川北深山寻找玉石遭遇什么未解之谜?工程师揭开声音背后的大秘密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是一个自驾游爱好者,喜欢在各地到处跑跑寻找各类奇石宝石。常年在山里转悠总会遇到一些稀奇古怪的事物,今天我就要把今年夏天在四川广元深山里遇到的一件怪事分享给大家。

如果哪位朋友能够解释清楚那件怪事背后困扰我的谜团,我将十分感激,在此先行谢过!以下就是我那次的难忘经历。


美丽的珊瑚玉原石

年初,同道上的朋友告诉我广元深山里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玉石——珊瑚玉,是3亿年前海洋中珊瑚虫的化石再经过玉化形成的。他们还给我看了一些精美的照片,五颜六色的透光玉石十分扎眼。

心动之余,我就踏进了那片人迹罕至的深山。

广元青川唐家河一带不仅拥有这个地区最高的山峰,更是拥有整个广元最原始的山林。依靠朋友们提供的简单路线图指引,我一个人小心翼翼地往山林深处探索,要知道这里可是有很多种大型野兽出没的记录。

艰难地穿过山脚下茂密的亚热带密林,好不容易挣扎到山半腰的阔叶林区。正当我想要坐下来好好地喘口气放松一下的时候,突然一阵杂乱的声音从远处灌木丛急速向我这边袭来。

惊慌之余,我赶忙躲到下风口的一棵大橡树背后。同时迅速取出背包里的防猛兽喷剂,心脏狂跳成一团,嘴里只感到一种奇怪的铜锈味。

随着灌木丛“咔嚓咔嚓”的折断倒伏声,三头半大野猪就像出膛的炮弹一样冲过来。它们似乎根本就没有发觉我的存在,毫不迟疑地一掠而过。看它们那副急于逃命的样子倒像是后面有什么东西在追赶它们。

常言道“一猪二虎三狗熊”,难道还有什么东西能把这山林中的霸主吓成这样?

脑筋稍微一转,我顿时感到事态不妙。正慌张寻找更隐蔽的地方时,眼前一花,灌木丛中一道亮丽的身影一闪而过——妈呀,竟然是一头硕大的金钱豹!

我暗自庆幸,幸好它急着赶路根本就没顾上我。可就在我浑身一放松以为危险彻底解除时,下意识地一扭头,只见一双冷漠无情的黄色怪眼正出现在杂乱枝叶的缝隙里。


金钱豹冷酷的眼睛

刹那间,我浑身肌肉紧绷竟像是掉进了冰洞里,寒气一下裹住了全身使我丝毫不能动弹。

那一眼让我终生难忘,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眼神呢?冷冰冰的,丝毫没有半点情感。我甚至能感觉得到它的精神已经集中到一点上,就像是一根针牢牢地锁住猎物。

我终于知道人类面对猛兽为什么那样脆弱,敢情第一个照面就被它们的气势给震住,直接吓破了胆,哪里还有什么还手之力?

不知道为什么,那双充满冷酷和邪恶的眼睛紧盯着我将近一分钟之后居然神奇地消失了。后来想起那场面,可能是我过于紧张一时间没能反应过来,但我的确没有看清它是如何消失的。

自从经历过那惊魂的一幕之后,我对四周的环境更加疑神疑鬼起来。幸好不久之后我就走出了那片阔叶林,在湿漉漉的苔藓石斛丛中发现了一大片发育良好的珊瑚化石

看着那一大片蜂窝状的痕迹我心花怒放,甚至完全忘记了刚才的危机。

沿着倾斜的矿脉一直向山顶攀登,珊瑚石也越来越漂亮。渐渐地,它们呈现出一团团美丽的淡紫色、浅红色,玉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在阳光下显得非常通透油润。

我的心开始兴奋地狂跳起来,我这是要发达了吗?

当我越来越靠近山梁的时候,突然听到一种奇怪的响声随着山风若有若无地传过来。因为不久前刚经历过惊心动魄的一幕,我变得非常警惕,赶忙暂时放开那些五颜六色的玉石,开始小心翼翼地寻找起怪声的来源。

“轰隆隆”,一阵低沉的声音就像是闷雷从岩石下面滚过来又渐渐消失。再凝神细听,山风中似乎又传来断断续续的哀叹声,一会儿又变成低低的抽泣声。乖乖,难道是……?

我的脑海里突然跳出一个名字“喊魂凼”。

临近山脚的时候,我曾向一位当地的老乡问路。他劝我不要深入这片峡谷深林,说这片山谷当地人称为“喊魂凼”,自古以来就经常有怪事发生,他们当地人平常都不敢贸然闯进去。

当时我心里还在笑他们试图用这种小伎俩吓阻我这个久经山林的老登山客呢。莫非,那位老乡讲的竟是真的?

可自小就已经被科学观念武装到每个细胞的大脑顿时又告诉自己,哪来的什么鬼神?肯定是当地人自己编造的谎话,或者是解释不了的自然现象罢了。

胡思乱想中,我还是硬着头皮一路寻找,感觉渐渐靠近了怪声的源头。

登上山脊,我一眼就看到了那个奇怪的岩洞,似乎是深嵌在那块巨石里。洞口正对着前面的幽深峡谷,直径大约有一米半的样子。不知道为什么,我几乎在刚看到它的第一眼就断定怪声肯定和它有关系。

山梁的另一侧是一道近乎垂直的百丈断崖。这时崖下正处在阳光照不到的大片阴影里,远近一片黑乎乎的,乍一眼望去竟像是无底深潭。假如洞里发出什么声响,岂不正好传进下面的深谷,然后再形成巨大的回音?

脑子里飞快地推理,使我浑身越来越放松,胆量也越来越大起来。从背包里翻出一支强光手电之后,我一猫腰就钻进了那个山洞。

哎,当时的我哪里知道,这里竟然藏着一个让我至今感到匪夷所思的巨大谜团。更想不到事情接下来的发展根本就不按常理进行,它把我一步步推进了迷茫的深渊里。

通过一段狭窄的洞道之后,面前的洞腔突然宽阔起来,渐渐能够直起腰走路。

四周光滑的洞壁不知道是哪种岩石构成的,手摸上去居然很光滑。我举起强光手电四处小心查看,奇怪啊,这是什么地质现象,宽阔的洞腔里这时竟然出现了近乎正圆的一圈圈涡纹。

大约十几米的洞腔尽头又是一段狭窄的洞道,就像是刚才进来的洞口一样。这时候,我鼻端似乎闻到了一种潮湿的腥味,说不上具体是什么,但那股味道是随着一股微风从里面隐约吹来的。

我心里有些发毛,迟疑了一会,用手电探照着洞深处的巷道侧耳倾听了好一阵子并没有什么异常的动静。可正当我猫腰在往里钻的时候,身后突然传来一阵幽咽的“哭声”。

“呜呜……”,这种声音时大时小,飘飘悠悠,但我却一下子就能感到它正在身后不远处!浑身一震,我急忙扭头去看时,洞口处正有明亮的阳光斜照进来。刺眼的阳光中,山风正扬起细微的尘土掠过洞口。

刹那间,我的脑海里一阵空明。

对啊,按照这个岩洞的奇特构造,山风掠过洞口不正好形成口哨效应吗?刚经过的圆形洞腔又正好把那种“口哨声”放大好几倍,这不就是那种怪声的由来吗?

一阵豁然开朗的感觉顿时让我全身放松,不禁哑然失笑。可怜的老乡们,还不知道被这种奇怪地形搞出来的怪声欺骗多少年了!我心里暗自发笑,一边回过头继续探索这个奇怪的山洞。

又经过一段狭窄的巷道之后,洞腔再一次宽阔起来。这一回形成的圆形洞腔比上一个更大了许多,强光手电照过去才刚刚能够分辨出洞壁上那些细密的天然涡纹。


宝葫芦

观察了好一会儿,我的脑海里突然显现出一个古怪的念头:这样奇特的岩洞构造不正好像极了宝葫芦的形状,也就是我们老家人们嘴里的“丫腰葫芦”吗?怪不得洞口处细微的风声能够被扩大、扭曲成鬼哭狼嚎的怪声!

当我浑身轻松,正得意洋洋地认为自己破解了一个困扰当地多年谜团的时候,手里的强光手电光柱偶然掠过洞腔底部的地面,那里显现出一个不起眼的黑洞,我赶忙凑上去仔细观察。

黑漆漆的竖井笔直下去不知道有多深,当我靠近前用手电往下探照的时候,先前那种奇怪的潮湿腥味又一次扑鼻而来。难道这深不见底的竖井下面连接着某处地底水域?或者是某条地下河流?

我脑子里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强光手电的光柱中突然涌上来一股白色的雾气,紧接着脚底下整个洞穴猛地颤抖起来。“轰隆隆”,一种巨大的闷雷声从竖井中奔腾袭来,吓得我当场一屁股就坐到地上。

更可悲的是,慌乱中我的手一抖强光手电竟然跌落到竖井里,莫名其妙的恐惧感顿时裹住了我的全身。

当时的情形现在讲出来不怕大家笑话,我真是连滚带爬地逃出了那个山洞。直到整个人又一次沐浴到明亮炽烈的阳光下,我这才略微稳住了心神。

乖乖,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难道是发生了轻微的地震?

可回想起先前在山梁上就曾听到的怪声,再联系洞里的所见我又隐约感觉不像是地震。难道是竖井底下藏着某种巨大的未知怪物?或者,真像老乡们所讲的那样……?

坐在洞口的阳光里又侧耳倾听了好一会,直到那种震动完全消失,我才满腹疑惑地离开了那个岩洞。说实话,没有了手电筒我实在是没有勇气再进岩洞。

那一天接下来的行程可就简单得多了。

我捡了几块好看的珊瑚玉石把背包塞得满满的,运起洪荒之力背起来往山下蹒跚走去。一路上倒也没有遇到什么野兽,只是在山腰的阔叶林遇到了一个像我一样背着沉重背包的中年人。

我们彼此一笑,心知肚明,就热情地搭伙一起往山下赶去。

一路上无话不谈,渐渐地我对这个人越来越感兴趣。他自称是搞地质勘探的工程师,退休后闲着没事就到处转转散心,又不喜欢和那些无聊的人打交道,于是就一个人到处自驾游,运用他的专业经验在各地寻找宝石美玉。

可我怎么看他的样子都不像是退了休的年纪?

老郑(工程师姓郑)很善谈,滔滔不绝地讲起了珊瑚玉的专业知识:如何辨别矿脉,如何识别珊瑚玉的品质,甚至还告诉我哪里的珊瑚玉市场靠谱……

我们两个人兴趣差不多,对于他讲的这些诀窍我越听越入迷。快到山脚下停车场的时候我们几乎已经成了好朋友。

不用说,我肯定不能放过这样的内行高人。于是我就热情地邀请他去前面的镇子上一起喝酒聊天,干脆住上一晚明天再走,反正天色已经不早了。老郑倒是爽快得很,一口就答应下来。

当晚我们喝得高兴,谈得更有兴致。

谈着谈着,我就讲起了今天在那个山洞里经历的惊魂一幕。老郑听后嘴角挂着那种高深莫测的微笑,眯着眼睛盯了我一会儿,突然问出一个奇怪的问题。


声音的秘密

“你知道声音到底是怎么回事吗?如果你了解了声音的奥秘,你或许对这个世界看法就不同了。太阳底下哪有什么新鲜事……”听起来这里有嚼头啊,我识趣地闭上嘴巴,竖起耳朵满脸期待地听他“论道”。

谁知道,接下来老郑的一席话竟然差点就颠覆了我的三观。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