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赖清德发话:国民党若现在不保沈伯洋,大陆下一个对付的就是你们

0
分享至

过去几天,大陆方面对“台独”顽固分子采取了一系列依法举措,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公安机关正式对沈伯洋立案调查。就在许多人还在观察台当局是否会保持低调时,赖清德却意外主动挑起了话题。



一、赖清德的突然发声

11月11日下午,赖清德出席工业节大会。在台下数百名企业代表与媒体镜头注视下,他主动提到了沈伯洋案。

他的语气并不激昂,却带着明显的挑衅意味。

第一,他声称大陆“对台湾没有任何管辖权”。这一表态并不新鲜,但选择在产业界公开会议场合说,却格外耐人寻味。
第二,他强调沈伯洋“在维护台湾的利益”,将其描绘成某种“岛内防线”的象征。

更令人意外的是第三点——赖清德要求国民党,尤其是立法院长韩国瑜,要“站出来声援沈伯洋”。

按照惯常的政治逻辑,这是国民党最敏感的领域。沈伯洋长期在岛内推动所谓“民防教育”“反大陆渗透”,与国民党路线并不一致。按理说,蓝营不可能为其承担政治成本。

然而赖清德的表态却像是早已设计好的。他甚至抛出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今天是民进党的沈伯洋,明天可能就是国民党、民众党里的任何一个。”

一句话,把整件事的政治味道完全揭开。




二、真正想敲打的是国民党

岛内政治观察人士普遍认为,赖清德此举不是单纯“护卫党内同志”,而是有更深层的政治计算。

一位蓝营资深幕僚私下形容:“赖清德这是在挖坑,让国民党跳。”

为什么这么说?原因很简单:

国民党与大陆的沟通渠道刚刚重新打开。

10月底以来,台海局势紧张,岛内谣言不断。但国台办明确发出信号:
只要国民党回到“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大陆愿意开展沟通与对话。

而郑丽文上台后,也多次公开承诺要重启内政、经贸、人文领域的一系列对话平台,让两岸关系回到过去较为平稳的轨道。

这本是一件对岛内社会有利的事。但对赖清德而言,却是他最不愿看到的局面。

因为一旦蓝营与大陆恢复稳定沟通,那么绿营赖以维持政治动员的“对立氛围”将难以继续维持。

所以现在,如果国民党在沈伯洋问题上公开与大陆翻脸,就会立即破坏双方刚建立的互信——

这正是赖清德真正的目标。

显然,赖清德比谁都清楚沈伯洋的“政治价值”。
此刻,他的作用不是“象征绿营立场”,而是作为“楔子”,用来插入国民党与大陆之间。



三、韩国瑜的沉默,是一种态度

到目前为止,不论是国民党中央,还是韩国瑜本人,都没有顺着赖清德的节奏走。

韩国瑜仅在场边向媒体简短回应了一句:

“立法院会按照程序处理。”

不支持,也不反对,但拒绝卷入民进党设下的舆论陷阱。
这句话看似平淡,却非常精准地踩在了中性立场上。

蓝营内部也意识到——谁先动,谁就会先掉进泥淖里。

四、郑丽文的压力越来越大

但就在沈伯洋事件不断发酵时,另一股压力向国民党逼近。

这一次,来自美国。

据多家台媒报道,美国在台协会(AIT)正准备与郑丽文进行会面。
这个时间点,极不寻常。

因为过去,美国通常不会主动介入岛内党派之争。但这次,AIT却表现得异常积极。

原因来自两个方面:



(1)台军预算问题

郑丽文上任党主席后,多次公开表示国民党不支持“无休无止的军费扩张”。她甚至直接点名五角大楼:

“台湾不是美国的提款机。”

这句话在美国国会引起非常强烈的反应。

而台军新一轮大规模军购预算最早可能在本月送进立法院审查。
在这种关键节点,AIT主动找上门来,自然是要国民党“配合投票”,至少不能挡在预算门口。

(2)美方想摸清国民党底线

另一件事更敏感——AIT想了解国民党对台海局势的真实判断。

其实这句话换个方式讲就是:

美国要确认——郑丽文是不是准备带领国民党与大陆直接沟通?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美国今后的很多布局都要重新调整。

所以AIT这次打算亲自“敲打”,这与赖清德之前的政治动作几乎可以说是同一节奏——两方力量正在合力向国民党施压。

一个来自岛内“执政当局”,
一个来自美国“外部力量”,
矛头却都指向同一个人:郑丽文。



五、国民党内部面临关键时刻

这几年来,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从“本土派”“深蓝派”“中生代派系”到“地方派阀”,很难在重大议题上保持一致。

而这一次的政治压力,是对国民党内部团结能力的一次真实考验。

如果各派还是各走各路:

  • 蓝营在立法院可能挡不住民进党、AIT和岛内舆论的联合施压;
  • 两岸刚出现的一点点缓和迹象可能又会被打回原点。

但情况也并非完全悲观。

据台媒透露,马英九、洪秀柱这两位蓝营代表人物,已经向郑丽文表达了支持。马英九甚至在受访时强调:

“两岸沟通永远比对立好。”

洪秀柱则表示,要挺住来自外力的压力,坚持让两岸回到对话轨道。

这两个声音对郑丽文来说,无疑是关键支撑。



六、结语:未来的岛内局势,仍会大幅震荡

沈伯洋事件只是一个引子,但它暴露的问题远不止一个案件本身。

它揭示了:

  • 绿营希望继续巩固“对立氛围”;
  • 蓝营希望重启沟通,但却缺乏足够的政治空间;
  • 美国对台政策正在进一步加码控制岛内政治走向;
  • 两岸关系即将迎来新一轮较量。

未来几周,立法院审查军费预算、AIT与蓝营的接触、国民党内部的整合,都可能成为关键变量。

可以肯定的是,台湾政治正在进入一个更加紧张、更具不确定性的阶段。
而国民党能否挺住这一次双重压力,也将影响未来两岸关系的走向。

事态仍在发展,我们将继续关注。

本期内容到这里就要结束了。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在某些方面观点与本文不一致是正常的。

大家要文明交流,互相赋能。

感谢理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爱下厨的阿酾
爱下厨的阿酾
分享美食视频,分享生活
358文章数 1654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