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山海间的“丰”味答卷:青岛农品以创新实践联通城乡促共富

0
分享至

本文转自:人民网-山东频道

促进农产品消费,关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乡村全面振兴。

作为农业大市和农业强市,青岛围绕“优化供给、创新流通、激活市场”等方面多维发力,推动农产品消费市场更加活跃,让农产品消费这驾“马车”跑出更稳、更快的节奏,为青岛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近日,由青岛市农业农村局举办的2025青岛品牌农业媒体行先后走进崂山、胶州农品种植源头与加工销售企业,深入挖掘青岛农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品质密码,全景呈现青岛在促进农产品消费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成效。

数智赋能,构筑“青岛农品”品质护城河

锚定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创新是不可忽略的关键点。当农业遇上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一场深刻的生产革命在青岛的田间地头悄然上演。现代种业良种频现,智慧农业智能高效,种养模式多元创新,农机装备迈向智能……在新质生产力赋能下,青岛农业各领域革新显著。

而这些智慧农业的生动实践,不仅重塑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方式,更以全程可控、数据可视的标准化生产,为“青岛农品”构筑起坚实的品质护城河。



在麻辣天下(青岛港东海田食品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工人们正将本地小海鲜加工成麻辣风味零食。通过引进全自动生产线、建立WMS物流体系,青岛港东海田食品有限公司盘活了闲置厂房,带动当地就业与海产养殖链延伸,成为崂山区乡村振兴的“产业引擎”。

走进青岛绿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智慧农业的应用场景令人耳目一新。作为一个集智慧农业展示、有机采摘、科普研学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近年来,青岛绿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通过“农业+科技+教育”的融合发展模式,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标杆。以科技赋能,延伸产业链条,合作社引入了棚架栽培技术与微喷灌溉系统,有效抵御风害并实现水肥精准供给。


而在上合美谷植物工厂,农业的“智慧升级”展现得更为极致。在这里,工作人员仅需通过几个按键,便能调控蔬菜的光照、营养液成分、温度、湿度等,机器人成为生产线上的“主角”。其核心种植区虽然仅950平方米,但达产后可实现日产新鲜蔬菜500公斤,年产量可达180吨,蔬菜种植在这里像工业产线一样高效、精准。




上合美谷植物工厂是富士康落子青岛的智慧农业项目,由青岛上合富士康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运营。企业总经理谷宇表示,项目集成催芽、育苗一体化、模块化立体种植、多光谱光照体系、精准营养液施肥等解决方案,辅以环境控制、自动化设备、大数据收集分析应用等技术手段,可实现作物零残液、零农药、零重金属、零大肠杆菌、零寄生虫卵以及低硝酸盐、低生菌数的品质保证。

一个个现代设施农业项目高效运转,解锁了一个又一个农业科技应用新场景,突破了资源环境制约,拓展了农业生产空间,正成为食物供给保障的“大宝库”、农民增收就业的“金饭碗”、撬动农业投资的“驱动器”。

扎实的创新支撑,保证了青岛重要农产品综合产能和保供能力始终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扛稳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的责任。而这份由科技铸就的“硬核底气”,最终也转化为激活市场的强劲动能,为农产品消费升级注入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场景破圈,农文旅融合重塑乡村价值

过硬的品牌与品质是征服市场的“通行证”,而通过构建“农文旅融合”的沉浸式消费场景,则让青岛农品真正走进消费者的心坎里。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要求“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这为“农文旅融合”提供了重要支撑。

创新业态场景,重塑乡村价值,青岛正打破产业边界,通过创意设计和场景营造,将乡土资源置于更广阔的现代消费图景中,根据市场需求开展定位、拆解、重塑,将农文旅从“物理叠加”升华为“化学融合”,将乡村打造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和“消费场”。


位于崂山区的王哥庄街道是青岛农文旅融合促消费的典范,山海相依的地理环境孕育出独特的民俗饮食文化,其核心产业“王哥庄大馒头”凭借百年传承与创新发展,成为青岛农品地标性消费符号。


以“王哥庄大馒头”品牌为核心载体,王哥庄街道构建了“产品升级+场景融合+多渠道触达”的消费促进模式,成为青岛农品场景化消费的标杆。

街道通过将农事文化融入节庆旅游中,打造“老面发酵”“花样塑形”“起锅仪式”等一系列场景,让游客读懂技艺传承、感受非遗魅力。纷纷加入体验,成功打造出了乡村游特色IP。


9月28日,2025第十二届青岛王哥庄大馒头文化节启幕,活动期间,“山海盛景·献礼祖国”面塑作品展、“婚旅茶渔馒宿宴”“非遗主题游”等项目接续上新,借势黄金周的人气与流量,持续放大节庆效应。

数据显示,2024第十一届王哥庄大馒头文化节期间,累计举办活动10场,线下参与活动人数超12万人,线上参与活动人数超20万人,直接拉动消费额200万元,间接拉动消费额1000万元。

走进二月二生态农场,这里提供了“亲子采摘、农事体验、民俗学习”等一系列充满趣味的活动。依托“农文旅+消费”融合运营模式,孩子们在这里认识作物,家庭在这里共度周末,游客在这里感受乡愁。“亲子采摘+农事体验+农品即时购”沉浸式场景搭建细节,让农产品成为了美好记忆的载体和乡村生活的切片。



步入尊圃茶园,作为上合组织秘书处指定用茶和多个国际峰会指定用茶,这里不仅拥有标准化制茶流程,更打造了集品茗、餐饮、打卡、展销于一体的茶文旅综合体。而这些沉浸式消费场景带来的体验价值和情感价值,也成功将“游玩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高效流通,让丰收“果实”变增收“实效”

农产品的价值,最终在于实现“卖得出、卖得好”。为此,青岛将产销一体化作为破题关键,在打通从产地“最先一公里”到餐桌“最后一公里”的全链条上双向发力,持续拓宽线下渠道,促进产销精准衔接。

例如,胶州大白菜通过畅通产销对接,在青岛本地大型商超设立专柜,并上线社区团购,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快速直达。同时,延伸加工链条,开发泡菜、脱水菜、白菜汁等10余种产品,进入餐饮企业、学校食堂及电商礼盒市场。

为了让全国各地都能吃到正宗的胶州大白菜,位于胶州市铺集镇彭家庄村的青岛胶河源农产有限公司,目前已入驻抖音、京东等电商平台,微信视频号、多多买菜等平台同步线上销售。


据青岛胶河源农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成敏介绍:“胶河源基地年生产蔬菜5000余吨,主打有机、零农残的胶州大白菜,今年种植460亩胶州大白菜。公司农产品供应青岛海信广场、永旺、丽达集团等18家高端超市,年销售额达8000万元左右。”


破解农产品流通成本高、销售环节冗杂、产销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青岛还通过推动“农超对接”“青岛农品进社区”等方式,让农产品直接进入城市餐桌,降低中间成本,让消费者享受实惠,让生产者获得更大利润空间。


此次2025青岛品牌农业媒体行不仅是一次对青岛农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品质溯源,更是一次对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深刻洞察。从筑牢品质根基到创新消费场景,再到打通全链渠道,青岛以创新实践,生动诠释了农产品促消费与产业振兴的深度融合。

山海寻味,寻的是风物本真;丰物惠民,惠的是城乡两端。站在新的起点,青岛正以农品为媒,绘就出一幅关于消费升级、产业兴旺与乡村振兴的“青岛丰景”。(牟钧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人民资讯 incentive-icons
人民资讯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487003文章数 5600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