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日14上午,在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120指挥中心四楼会议室,开展了一场以“创新案例与成果转化”为主题的分享会。特邀嘉宾用真实的案例与深刻的思考,为与会同仁带来了一场关于创新思维的学术盛宴。
一、 活动现场回顾:思维碰撞,座无虚席
本次活动吸引了全院各科室的医护人员、科研骨干及众多对创新充满兴趣的同仁参与。会场座无虚席,交流气氛热烈。大家带着对“成果转化”的好奇与疑问而来,满载着启发与思考而归。
![]()
二、 嘉宾分享精华:干货满满,启迪深刻
1. 产业视角:打开创新方法论之门
张建超老师,从医疗器械产业的宏观视角出发,系统分享了如何精准识别临床痛点,并将其转化为具备市场价值的创新产品。他提出的“需求挖掘-概念设计-工程实现”的创新路径,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了将想法落地的系统性思路。
![]()
2. 本院典范:讲述“点石成金”的实战历程
本次分享会的重磅环节,由来自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泌尿外科的张敬红老师主讲。她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从一名临床护士成长为拥有20项专利的“创新达人”的心路历程。
![]()
“创新,始于对‘不方便’的零容忍。”——张敬红老师从几个最寻常不过的临床操作场景入手,生动讲述了她是如何发现那些被习以为常所掩盖的“真问题”。她强调,“真正的创新不一定高大上,但一定源于真实的需求和持续的思考。”
她通过展示自己多项专利的诞生过程,详细拆解了如何将一个“灵光一现”转化为专利文本、如何将专利设计与课题申报相结合,并最终成功获批50万元科研基金,荣获河北省医学科技奖的完整闭环。她的分享朴实真挚、极具说服力,完美印证了“人人可创新,处处有课题”。
三、 现场反响:点燃热情,引发共鸣
在交流环节,与会者踊跃提问,就自己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创意的可行性以及专利申请的流程等问题,与两位讲师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场思维的碰撞,激发出更多创新的火花。
许多同仁会后表示,本次分享会“干货满满”“非常接地气”。张敬红老师的成功案例,极大地鼓舞了临床一线人员的信心,让大家意识到创新并非遥不可及,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发明家”。
本次分享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传播了创新理念,更展示了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在临床研究与成果转化领域的巨大潜力。它像一个火种,点燃了更多医护人员从临床实践中探寻科研价值的热情。未来,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将继续搭建此类交流平台,助力更多临床“金点子”转化为推动医学进步的坚实成果,共同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高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