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有老人摔倒
你会扶吗?
近日
南通一女子在送完孩子回家的路上
遇见一位摔倒在地的老奶奶
出于自保本能
打开手机录像后上前帮忙
回到家 心里却是一阵后怕
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
于是将视频分享至社交平台
直言“但网上看到好多被讹的事情,有点后怕”
视频一经发布迅速引起广大网友激烈讨论
![]()
各路网友在评论区炸锅
纷纷惊讶于网友的大胆
“你胆子真大”“怎么敢的”
![]()
![]()
![]()
![]()
有网友夸赞“好样的”
钦佩该网友的的仁义之举
“好人一生平安”
“咱们南通好人多”
![]()
![]()
![]()
![]()
网友分享自己的经历
坏心思的人不少
但也不是每次善意都扑空
![]()
![]()
![]()
到底该不该扶?
评论区呈现两极分化
有网友表达自己的担忧
“家里没矿,不敢逞英雄”
“不是不想扶,而是扶不起”
认为扶人是一场高风险的博弈
害怕扶了之后脱不开身
![]()
![]()
![]()
![]()
![]()
也有网友批评
不扶太冷漠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谁家没个老人?
如果摔倒的是你的家人
你希望别人怎么做?
![]()
![]()
![]()
![]()
![]()
更多的网友出主意
要帮忙一定要有这些前提
不要盲目帮忙!
![]()
![]()
![]()
不少网友感叹
“社会怎么成这样了”
“做好人真的不容易”
那个人情味浓郁邻里互助的社会
为何似乎变得如此疏离和谨慎
![]()
![]()
![]()
尽管
《民法典》第184条已明确规定: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
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这为善意施救者提供了法律保护
但法律的保障似乎还不足以消除公众的顾虑
一个社会向善
不应该只让行善者承担风险
而是应让行骗者付出代价
如何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不失善良?
对个人而言
或许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务实做法
扶人前寻找见证,保留证据
公共场所注意摄像头位置
必要时第一时间报警 让专业机构处理
对社会而言
应建立健全救助人权益保障机制
简化见义勇为的认定程序
让善行得到有力支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