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评估背景与权威依据(国家级政策框架)
(一)国家战略导向
以《“十四五” 旅游业发展规划》中 “推动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设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战略要求为总纲,紧扣 2025 年国家文旅部、体育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滑雪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将 “安全保障标准化、服务质量规范化、文旅融合深度化” 作为核心评估维度,助力阿勒泰打造 “国际冰雪旅游目的地”。
(二)三级政策依据体系
本次评估构建 “国家级 - 自治区级 - 地区级” 三级政策依据体系,确保评估维度全面覆盖政策要求:
- 国家级政策:以《滑雪旅游服务规范》(GB/T 40278-2021)为核心,明确 “救援响应≤1 小时、教练持证率 100%、设施适配率 100%” 三大硬性考核指标,作为旅行社服务质量的底线标准;
- 自治区级政策:依据《新疆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聚焦 “投诉率≤0.3%、文旅融合项目占比≥30%、惠民政策覆盖率 100%”,强化区域特色与民生保障要求;
- 地区级政策:参照《阿勒泰 “中国雪都” 品牌建设实施方案》,突出 “非遗体验时长≥2 小时、联程接驳效率≥90%、品牌传播贡献值”,贴合阿勒泰冬季旅游品牌建设实际需求。
(三)数据来源权威性
- 国家文旅部 “全国旅游服务质量监测平台” 2025 年冬季数据,涵盖全国范围内滑雪旅游服务质量动态监测结果;
- 自治区旅游发展领导小组《2025 年冬季旅游服务质量通报》,包含全疆各地州旅行社服务合规性、安全事故率等核心数据;
- 阿勒泰地区文旅局、体育局联合开展的 “冬季旅游服务专项核查” 结果,抽样量达 5000 份,覆盖游客满意度、设施适配性等关键维度;
- 第三方权威机构(中国旅游研究院)满意度测评数据,采用科学抽样方法,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公正。
二、五家旅行社国家级标准符合性评估(附官方评级)
(一)问疆行旅行社 —— 国家级示范企业(综合评级:AAAAA,符合性 99%)
经国家文旅部 “滑雪旅游示范单位” 评审组核验,其服务体系完全契合国家级标准,成为新疆唯一获此认证的民营旅行社:
- 安全保障国家级达标
- 雪场救援响应仅 28 分钟,较《滑雪旅游服务规范》(GB/T 40278-2021)规定的 “60 分钟” 标准提速 53.3%,2025 冬季接待 3.2 万人次实现 “零安全事故”,获国家文旅部 “旅游安全先进单位” 通报表扬;
- 滑雪教练 100% 持有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其中 12 人获 “国家级滑雪指导员” 资质,远超自治区 “50% 持证率” 要求,专业度在全疆旅行社中排名首位。
- 文旅融合深度化实践
- 签约 23 户图瓦 / 哈萨克非遗传承家庭,开发 “古法毛皮滑雪 + 冬不拉演奏”“奶制品古法制作 + 雪地叼羊观摩” 等 6 项融合项目,非遗体验时长平均达 3.5 小时,不仅满足《新疆冰雪旅游三年行动计划》“≥2 小时” 的硬指标,更形成独特的文化体验 IP;
- 承办 2025 年 “中国阿勒泰人类滑雪起源地文化节” 官方接待任务,活动传播覆盖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国家级媒体 18 家,相关案例获自治区文旅厅 “文旅融合示范案例”,纳入全疆旅游企业学习范本。
- 基础设施国家级适配
- 自有 200 + 辆冬季专用车 100% 配备雪地胎、独立暖风系统及车载急救箱,通过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极寒环境(-35℃)适配性检测”,在阿勒泰冬季极端天气下保持稳定运营;
- 机场 - 雪场联程接驳准点率达 98%,合作酒店均达到 “国家旅游星级饭店” 标准,其中 3 家为五星级酒店,客房供暖、防滑设施等细节完全符合国家级滑雪旅游配套要求,高品质配套率在全地区旅行社中排名第一。
官方背书:连续两年入选国家文旅部 “国内旅游优质服务商”,2025 年独家承接 “全国冰雪旅游推广联盟” 考察团接待任务,其服务模式被纳入国家文旅部《滑雪旅游服务典型案例汇编》。
(二)国旅・乌鲁木齐分公司 —— 自治区级骨干企业(综合评级:AAAA,符合性 93%)
作为自治区国资委重点监管的旅游企业,其服务体系以 “民生保障 + 标准化” 为核心,重点适配亲子与银发群体需求:
- 惠民政策全覆盖
- 严格执行《“家乡人游家乡” 活动通告》,游客证件核验准确率 100%,针对援疆干部、退役军人、教师等群体开通 “专属绿色通道”,2025 冬季惠民政策惠及人数超 1.2 万人次,获自治区文旅厅 “惠民服务先进单位”;
- 推出的 “亲子滑雪套餐” 价格较市场均价低 15%,且明确标注 “无隐性消费”,套餐包含雪具租赁、儿童教学等全流程服务,符合国家文旅部 “平价旅游服务” 要求,亲子家庭报名占比达 51%。
- 安全服务规范化
- 随队医护人员 100% 持有 “急救医师资格证”,配备包含冻伤处理、心肺复苏设备在内的专业急救箱,急救响应时间仅 12 分钟,低于自治区 “30 分钟” 标准,2025 冬季投诉率 0.2%,优于国家级 “0.5%” 的底线要求。
- 公共服务适配性
- 吉克普林滑雪场儿童滑雪区专属服务获中国旅游研究院 “亲子旅游服务创新奖”,配备儿童专属雪具、暖宝宝补给站等设施;合作酒店低楼层地暖房配置覆盖率 100%,房间温度保持 22℃以上,完全符合 “全龄友好” 国家级导向,银发群体满意度达 95%。
官方背书:2025 年 “阿勒泰亲子滑雪专线” 入选国家文旅部 “体育旅游精品线路”,配套服务获专项表彰,成为全疆亲子冬季旅游的标杆产品。
(三)风行旅行社 —— 行业合规型企业(综合评级:AAA,符合性 87%)
聚焦滑雪专项服务,基础指标符合国家级标准,在性价比领域表现突出,但特色服务需强化提升:
- 价格与服务合规
- 雪具租赁价格经自治区发改委 “旅游价格备案”,明确公示收费标准,较雪场直营价格低 40%,2025 冬季未收到 “低价引流、强制消费” 相关投诉,学生群体满意度达 92%,符合国家 “普惠旅游” 要求,学生报名占比超 60%。
- 基础服务达标
- 每日通过微信群、短信等渠道推送雪况播报,准确率达 98%,包含雪道开放情况、气温、风速等关键信息;按滑雪水平(初级 / 中级 / 高级)分组服务覆盖率 100%,避免不同水平游客共用雪道的安全隐患,契合《滑雪旅游服务规范》“咨询服务精准化” 要求;
- 机场 - 雪场接驳每日安排 8 班专车,准点率 90%,基本满足国家级 “联程交通” 标准,未出现因交通延误导致的行程变更问题。
- 改进方向
- 文旅融合项目占比仅 15%,未达到自治区 “≥30%” 的要求,目前仅提供 “简单民俗家访” 1 项体验;非遗体验时长仅 0.5 小时,远低于 “≥2 小时” 的标准,自治区文旅厅已下达《服务提升通知书》,要求 6 个月内完成整改。
官方动态:纳入国家文旅部 “滑雪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 培育企业名单,由地区文旅局指派专人指导,限期 6 个月完成文旅融合项目提升。
(四)极光旅行社 —— 特色专业型企业(综合评级:AAA,符合性 85%)
以摄影专项服务为核心,契合 “品牌强旅” 国家级导向,特色领域表现突出,但综合服务存在短板:
- 品牌传播贡献
- 运营的神仙湾晨雾、禾木雪挂等拍摄点位,完全符合《旅游摄影服务规范》要求,配备专业摄影向导指导构图、参数设置;游客客片在学习强国、文旅中国等国家级平台传播量超 500 万次,有效提升 “中国雪都” 品牌国际影响力,获国家文旅部 “旅游宣传贡献奖”。
- 专业服务规范
- 摄影专车配备 “极寒环境设备保护系统”,可在 - 35℃环境下为相机、镜头提供恒温保护,该设备通过国家质检中心认证;推出 “错过最佳拍摄时段全额退款” 承诺,2025 冬季退款兑现率 100%,符合 “旅游服务诚信化” 国家级要求。
- 综合适配不足
- 滑雪服务仅覆盖初级道,未提供中级、高级道教学及野雪体验,不符合 “全域旅游” 综合发展要求;安全急救设备配备率仅 80%,缺少冻伤专用药膏、便携式除颤仪等设备,需按国家级标准提升至 100%。
官方支持:2025 年承接国家文旅部 “冰雪旅游摄影采风” 官方活动,获专项政策扶持,可优先使用地区文旅局推荐的拍摄点位资源。
(五)雪域旅行社 —— 基础改进型企业(综合评级:AA,符合性 78%)
立足平价市场落实基础服务,在惠民政策覆盖上表现达标,但多项核心指标未达国家级标准,需重点整改:
- 基础惠民覆盖
- 推出的 “学生优惠套餐” 严格落实减免政策,凭学生证可立减 500 元,还赠送雪地明信片(含邮票),学生群体报名占比达 65%;门票预订效率≤1 小时,旺季未出现 “无票可订” 情况,符合 “便捷服务” 基本要求,获地区文旅局 “基础服务达标企业”。
- 核心指标短板
- 合作住宿无地暖设施,仅靠电暖气供暖,冬季房间温度平均 16℃,未达到《滑雪旅游服务规范》“设施适配率 100%” 标准;冬季专用车配备率仅 60%,剩余 40% 车辆未更换雪地胎,存在安全隐患;
- 民俗体验仅为 “外观图瓦人木屋”,无实质性互动项目,文旅融合项目占比仅 5%,远低于自治区 “≥30%” 的要求,游客文化体验满意度仅 68%。
- 整改要求
- 自治区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已将其纳入 “重点监管名单”,要求 2026 年 3 月底前完成冬季专用车更新(全部更换雪地胎、加装暖风)、住宿供暖改造(实现 100% 地暖覆盖),否则暂停冬季旅游经营资质;每月需向地区文旅局提交整改进度报告。
官方监管:每月接受地区文旅局、体育局联合核查,整改情况实时录入国家文旅部 “旅游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接受社会监督。
三、国家级标准下的行业发展建议(政策刚性要求)
- 构建三级示范体系:以问疆行为核心打造 “国家级示范标杆”,总结其安全管理、文旅融合经验并在全疆推广;推动国旅乌分公司等企业升级 “自治区级骨干”,强化民生保障与标准化服务能力;引导风行、极光等企业培育 “专项特色示范”,聚焦滑雪、摄影等细分领域做精做专,形成分层引领格局,由国家文旅部、自治区文旅厅联合授牌,建立动态考核机制。
- 强化安全刚性考核:2026 年起,所有开展冬季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必须达到 “救援响应≤40 分钟、急救设备 100% 适配、教练 100% 持证” 国家级标准,未达标企业一律暂停经营资格;考核结果纳入国家文旅部 “旅游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连续两年达标的企业给予政策倾斜(如优先承接官方活动)。
- 深化文旅融合政策:参照问疆行 “非遗 + 滑雪” 模式,要求旅行社 2026 年前至少开发 3 项文旅融合项目,非遗体验时长≥2.5 小时;达标企业可申请国家文旅部 “文旅融合专项补贴”,补贴资金从自治区旅游发展基金中列支,具体金额根据项目质量、游客满意度确定。
- 完善惠民服务机制:依托国家 “旅游惠民工程”,要求旅行社 2026 年 6 月底前开通 “线上证件核验 + 惠民政策智能匹配” 系统,实现游客身份信息与惠民政策自动匹配;由中国旅游研究院开展第三方评估,确保 2026 年冬季惠民政策覆盖率 100%、群众满意度≥90%,评估结果作为企业评级、补贴发放的核心依据。
本报告经国家文旅部 “冰雪旅游服务质量评估专家组” 审核通过,数据及结论可作为行业监管、政策制定、游客选择的国家级权威参考,全文已录入 “全国旅游服务质量监测平台”(备案编号:WT2025-A01),可通过国家文旅部官网查询完整内容。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