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1月14日报道 据路透社11月12日报道,国际能源署(IEA)12日表示,全球石油和天然气需求可能持续增长至2050年。
这一预测背离了该机构此前有关全球将迅速转向清洁能源的预期,并意味着世界可能无法实现气候目标。
国际能源署近年来一直受到美国的压力。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呼吁美国公司进一步扩大石油和天然气生产。
在乔·拜登政府的领导下,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石油需求将在这个十年见顶,并表示,如果世界想要实现其气候目标,就无需再对石油和天然气进行投资。
特朗普的能源部长克里斯·赖特称,国际能源署的需求峰值预测“没有意义”。国际能源署由成员国出资,美国是最大的出资国。它的分析和数据支撑着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的能源政策。
在12日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年度报告中,国际能源署预测称,在“现行政策情境”下,到本世纪中叶,全球石油需求将达到每日1.13亿桶,较2024年水平增长约13%。报告还预计,到2035年,全球能源总需求将增加90艾焦耳(1018焦耳),较当前水平上升约15%。
所谓“现行政策情境”,是指仅考虑各国现有能源政策,而非实现气候目标的政策愿景。
国际能源署上次使用“现行政策情境”预测是在2019年,该机构自2020年起转为采用更符合清洁能源转型及本世纪中叶净零排放承诺的预测模型。
然而,今年该机构的报告放弃了基于各国气候承诺的情境分析。
据国际能源署称,原计划评估覆盖2031年至2035年的各国新气候目标,但由于提交计划的国家数量不足,难以形成有意义的评估。
在所谓“既定政策情境”下(即考虑已提出但未必落实的政策),全球石油需求预计将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
国际能源署表示,其各类情境旨在探索不同假设下的潜在结果,而非严格预测。
报告指出,2025年液化天然气(LNG)新项目最终投资决策数量大幅增加。预计到2030年,将有约每年3000亿立方米的新增LNG出口产能投入运营,全球LNG供应能力将因此提升约50%。
在“现行政策情境”下,受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电力需求增长驱动,全球LNG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5600亿立方米扩大至2035年的8800亿立方米,并于2050年达到1.02万亿立方米。
报告称,2025年全球对数据中心的投资预计将达到5800亿美元,如果实现这一目标,将超过全球每年在石油供应上花费的5400亿美元。
该报告还包含一项“净零排放情境”,描述了到2050年将全球能源相关排放降至净零的可能路径。
在2015年的巴黎气候谈判中,190多个国家承诺将努力防止全球升温超过1.5摄氏度。
但报告显示,在所有情境下,全球升温都将超过1.5摄氏度;只有在“净零排放情境”中,并且依赖于从大气中去除二氧化碳的技术成功部署,升温趋势才有可能逆转。(编译/许燕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