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奚伟 通讯员:戴燕)
“以分类赋能文旅,用行动守护生态!”11月14日上午,江夏区灵山生态文化旅游区内人声鼎沸、暖意融融,一场集趣味性、知识性与互动性于一体的沉浸式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在此热闹启幕。活动由江夏区城管执法局联合湖北经济学院、湖北小东物业有限公司、灵山生态文化旅游区共同主办,创新将垃圾分类与文旅场景深度融合,以群众喜闻乐见的互动形式搭建环保实践平台,吸引百余名游客踊跃参与,让生态理念在休闲打卡中自然浸润,让绿色生活在欢声笑语中触手可及。
![]()
作为江夏城市生态修复的“标杆样本”,灵山生态文化旅游区的蜕变堪称“点石成金”,从昔日废弃闲置、乱石裸露的矿山,到如今层林叠翠、溪涧潺潺,集生态保护、科普教育、休闲游憩于一身的绿色秘境,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此次活动选址于此,巧妙将垃圾分类这一“关键小事”与生态修复的宏大叙事同频共振,让参与者在满目苍翠中直观感受环保带来的蝶变力量,为活动赋予了更深刻的生态内涵与实践意义,也让环保宣传有了更鲜活的实景课堂。
![]()
活动现场亮点纷呈,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互动环节让环保宣传彻底告别“说教式”枯燥,趣味与参与感拉满。身着“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主题卡通服装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化身园区里移动的“绿色使者”,时而与游客亲切互动、摆出俏皮合影姿势,时而发放图文并茂的垃圾分类宣传手册,用通俗语言讲解分类要点,热情引导大家前往“分类留言墙”打卡。留言墙上,一句句“践行垃圾分类,守护绿水青山”“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的真挚倡议掷地有声,字里行间承载着人们对生态保护的坚定向往与自觉坚守,成为园区内一道灵动鲜活的生态风景线。
![]()
最受瞩目的当属四大“垃圾分类闯关游戏”。“投投乐”考验精准投放能力,参与者亲手将模拟垃圾投入对应分类桶,在实操中强化分类认知;“大转盘”比拼知识储备,趣味考题涵盖分类标准、环保常识,答题过程紧张又欢乐;“粘粘乐”玩转分类记忆,通过匹配分类标识加深知识点记忆;“飞行棋”解锁策略互动,在棋盘上规划“环保路线”,让分类逻辑在游戏中扎根。四个打卡点前人头攒动,大人小孩齐参与,在欢声笑语中轻松掌握垃圾分类知识与技巧。
![]()
“完成闯关还能赢门票,这样的环保活动太有意义了!”一位集齐印章的游客兴奋地说。据悉,完成全部关卡并成功集齐四枚分类印章的前30名参与者,均获得了灵山生态文化旅游区提供的门票一张,这份“环保福利”进一步点燃了大家参与实践的热情,让“环保有回报、践行有乐趣”的理念深入人心。
![]()
“此次活动创新性地将生态景区资源与环保宣传深度融合,既为灵山文旅注入了绿色文明内涵,也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读懂环保、践行环保。”灵山生态文化旅游区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把垃圾分类宣传融入景区运营、旅游动线,在观景平台、休息区设置分类提示牌与互动装置,让“生态底色”成为灵山最亮眼的文旅名片。
江夏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强调,后续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动垃圾分类宣传走出“会议室”、走进“生活场”,打破传统宣传模式的局限,通过更多常态化、场景化、趣味化的创新活动,让绿色生活理念渗透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真正实现入耳、入脑、入心,推动环保成为全民自觉践行的生活方式。
暖阳遍洒灵山,草木葱茏吐翠,参与者的灿烂笑容与满眼绿意相映成趣,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这场融合了生态之美与文明之举的宣传活动,不仅是一次环保知识的集中普及,更是一颗绿色种子的广泛播撒。当垃圾分类邂逅生态文旅,当文明实践碰撞趣味互动,既让环保理念以更鲜活、更易接受的方式扎根人心,也为文旅融合赋能公益宣传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生动范例,更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一次次实践中落地生根、行稳致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