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11月12日,希拉里在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场演讲中抛出一个足够炸场的说法:五角大楼内部正在讨论一个“新世界格局”的分区模式。
她听说,美国将把重心放在西半球,俄罗斯主导东欧,中国掌控东亚大部分地区。
希拉里把这种构想称为“灾难”,理由是这会削弱美国处理“主要问题”的能力,她没说名字,但谁都知道她指的是中国。
现场另一位前国务卿蓬佩奥竟当众点头称“几乎完全赞成”,这反常的默契,引出了一个更大的问题:美国,真的准备把东亚“让出来”了吗?
![]()
回过头看,这场“划分势力范围”的说法并非突然冒出来的奇谈怪论。
五角大楼早在去年末就开始调整战略重心,最新的防务草案中,美国明确要将资源优先倾斜回本土和西半球。
这意味着,美国或许不再把遏制中国和俄罗斯放在战略首位,而是集中精力守住自己门口的“后院”。
就在希拉里放话的前几天,美国宣布了从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匈牙利和保加利亚撤出部分部队的计划,加勒比海和东太平洋的美军力量却在明显增加。
名义上是打击毒品走私,保护“本土安全”,但换个角度看,就是战略收缩,加强对西半球的立体掌控。
![]()
2月19日,罗马尼亚加拉茨附近,北约举行大规模军演“坚定飞镖-2025”,来自9个北约国家的约1万名军人参演。
在这种背景下,希拉里的“爆料”不过是把五角大楼的算盘说破了。她担忧的是,如果真按这个思路走下去,美国会在亚太地区失去地缘主动权。
希拉里曾是“重返亚洲”政策的主推人,对印太地区的战略地位再熟悉不过。在她眼里,只要美国一收手,对手就会趁虚而入。
她担心的不是中国做了什么,而是美国不做什么。
蓬佩奥的表态则更耐人寻味,这位曾经跟希拉里隔空互掐多年的政治对手,居然在这件事上罕见地跟她站在了一起。
他公开表示支持“继续主导全球”,还强调“美国价值观应该继续影响每一个势力范围”。
![]()
这番话听起来像是老派冷战思维的回潮,但也透露出一种焦虑:美国建制派对“全球领导力可能旁落”的担忧正在加重。
但特朗普就没那么多顾虑,他的思路一直很明确:资源有限,优先照顾家门口。
特朗普很清楚,美国现在的日子不好过,国内分裂、财政吃紧、民意疲软,已经撑不起过去那种“大包大揽”的全球角色。
而且俄乌战争还在打,欧洲那边看不到尽头,如果美国不想被拖进去,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抽身。
减少驻军就是一种明智而必要的避险。说到底,这不是战略冒险,而是现实退让。
![]()
![]()
中国的崛起也让美国感到越来越吃力,东亚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可以随便插手的区域了,中国的影响力早已渗透到经济、外交、科技等多个层面。
继续硬刚只会加速消耗,搞不好连手里的牌都打散。
既然无法赢得全面对抗,那就换个打法,把精力留在对自己最有利的地方,西半球正是特朗普政府眼中的“自留地”。
当然美国不会甘心就这样放权,即使战略收缩,它也不会真正退出东亚,只是方式变了。从过去的正面压制,转向更隐蔽的牵制。
比如推动盟友加大军费、炒作地区安全议题、利用技术封锁和供应链控制对中国施压,这些手段成本低、风险小,正符合当前美国的“省钱战略”。
![]()
从中国的角度看,美国这场“收缩”更像是一种被动调整。外交部早就表态,亚太不是地缘博弈的棋盘,而是合作共赢的舞台。
中国一贯主张区域和平、稳定与发展,不认同什么“势力范围”的划分逻辑,我们要的不是主导谁,而是和谁一起把事情办好。
在这个前提下,美国的退出,反倒为中国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去发挥引导力,推动地区合作机制更加成熟。
这也是为什么中美关系看似紧张,但又在一些节点上出现缓和。
两国都知道,硬碰硬走不远。美国想稳住基本盘,中国则在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两国都在寻找一个新的平衡点,避免直接冲突。
![]()
希拉里的担忧,其实是对这个新平衡的不信任,她怀疑中国会趁势扩张,而美国会错过机会。
但现实并不简单,美国国内的问题越来越多,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虽不招建制派喜欢,却确实回应了选民的情绪。
民调显示,超半数美国人希望政府减少国际事务的参与,把钱和精力花在国内。这就意味着,即使换总统,也不一定能回到过去那种“到处插手”的状态。
再看五角大楼的态度,就更说明问题了。
面对希拉里的说法,五角大楼发言人直接开火,指责她是“全球主义傀儡”,强调国防部仍然专注于“遏制中国”,要开启一个“以实力求和平”的新时代。
![]()
![]()
这番回应既暴露出美军内部的分歧,也说明他们对外界的质疑高度敏感,表面上强硬,骨子里焦虑。
从整个格局来看,美国的战略收缩已经是既定事实。无论是希拉里担忧的“灾难”,还是蓬佩奥强调的“领导权”,都改变不了眼下美国资源有限的现实。
希拉里和蓬佩奥的同场“合唱”,更像是美国内部的意识形态回响,他们对外说的是中国,对内喊的是美国自己。
面对一个日益复杂的世界,美国精英阶层正在经历一场“角色焦虑”,他们既不愿意彻底放弃霸权,又知道维持霸权的代价越来越高,这种拉扯才是真正的“灾难”。
![]()
对中国来说,这正是稳住节奏、拓展空间的关键窗口。不是去接手谁留下的地盘,而是踏实走好自己的路。
国际格局不会因为任何一场演讲而改变,但每一次战略调整,都会留下余波。把握住这个节奏,才能看清未来的方向。
这场关于“势力划分”的争论,其实说到底,是美国在全球角色上的自我叩问。希拉里揭开了话题,蓬佩奥附和了声音,特朗普则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回应这个世界的变化。谁在精打细算,谁在稳扎稳打,谁才真正掌握了主动权,时间会给出答案。
参考资料:
《“特朗普和中俄划势力范围”,希拉里和蓬佩奥急得蛇鼠一窝》观察者网
《美国出台的这三份文件,不再专注于对抗中俄,一个地区被“重点关照”案》上观新闻
《美国将减少中东欧驻军兵力 》腾讯网
《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 》国家统计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