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张波 通讯员 乐续伟 隆霞)今年以来,安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高质量项目推进年”为工作牵引,充分发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支撑作用,着眼“标前标中标后”全链条,聚焦减费、降负、增效全维度,为重点项目建设提质提速提供高效交易服务保障。截至目前,该中心保障各类项目交易3866笔,交易总金额达240.56亿元,节资增收6.36亿元。
聚焦标前,让项目轻松进场。通过优化入场流程、降低交易成本、提供精准服务,为项目顺利启动扫清障碍,营造便捷高效的交易初始环境。免费进场,零成本启动。坚持公共服务定位,常态化免收交易服务费、场地使用费;全面推行电子标书,取消招标文件工本费,年均为企业节约直接成本约3500万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绿色通道,优先保障。针对重点工程、民生项目建立“绿色通道”服务机制,实行“容缺受理、专人导办、优先办理”,提供7*24小时技术支持,优先发布公告、分配场地,已保障39个重点项目高效落地。保函承诺,减负增效。全面取消政府采购投标保证金,在工程建设项目领域推行保函、信用承诺替代投标保证金,对信用好的企业减免投标保证金,今年共为企业减少资金占用5.13亿元,有效提升资金周转效率。
聚焦标中,让项目公平交易。依托技术赋能,确保交易过程规范透明、竞争公平公正,有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不见面开标,全流程电子化。深入实施“不见面”开标和全流程电子化交易,项目注册、投标、开标、评标等环节全程网办,目前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占比达97.80%,不见面开标占比超88.31%,极大节约了项目企业交易时间与交通成本。远程异地评标,专家资源共享。全面推行远程异地评标,积极与呼和浩特、济南等全国多地交易中心合作,促进评标专家资源跨区域、跨平台共享,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干扰,保障评审公正性。今年共开展远程异地评标项目138个,主场项目20个。智慧监管上线,交易阳光透明。强化电子监管系统使用,及时关注预警信息,并转办相关责任部门调查核实,提高监管质效,以数字化监管推动交易环境公平透明,今年共向18个单位移送预警信息41条。
聚焦标后,让项目顺利履约。强化后续服务与金融支持,保障项目履约顺畅,持续激发市场活力,促进项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保证金及时清退,盘活企业现金流。严格执行保证金集中收退管理制度,优化退付流程,确保开评标结束后及时退款,保证金及时退付率连续保持100%,有效加速企业资金回笼。“中标贷”精准滴灌,化解融资难题。拓展“中标贷”金融服务,中标企业凭中标通知书即可通过平台向合作银行线上申请融资,以“互联网+交易+金融”模式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履约保函推广应用,保障合同执行。组织召开电子履约保函系统操作培训会,推动电子履约保函在公共资源交易项目中的广泛应用,为项目顺利履约提供坚实保障,降低合同执行风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