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7日上午,在青岛城阳区一间名为“凝屿美术馆”满是色彩的工作室里,42岁的火照娟拿着一本巴掌大的迷你小书,向记者讲述着她用近20年时间,将孩子们的画作转化为上千种文创产品的故事。
![]()
孩子们的画作被变成各种文创产品
她把做儿童文创的想法落地,作为百万儿童迷你图书馆策划人,她圆了孩子们的小梦想,带人组织策划超108场儿童艺术展,是超过8000件儿童艺术品发行经验的经纪人,全民发行计划联合创始人,带领孩子公益支教十余年,这位“大火老师”讲述着她“创作、商业、再回到公益”的运营之路,更是突破发展瓶颈,从青岛这片沃土走向全国,一步步实现儿童文创“出海”的梦想。
一本迷你书感动无数妈妈
火照娟在新疆出生,在青岛长大生活至今,已带有海边姑娘的爽朗和自信。
![]()
火照娟展示把孩子们的画作变成文创产品用于生活
“临摹没有创造力,孩子自己脑袋里想到的才是创造力。”大学毕业后,火照娟进入美术机构工作,结果发现其教育模式是带领孩子模仿创作,于是火照娟突发奇想,做自己的教育模式,放手让孩子们创作,于是便开始了自己的创业梦想,这一干就是20年。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创作者,我们要做的只是给他们一个发声的平台。”她告诉记者,搭建平台正是从一本小小的迷你图书开始。作为儿童文创项目的创业者,她推出了“全民发行计划”共建百万儿童迷你图书馆,让孩子们从画画的人变成出书的作者,截至目前,已有链接到5万名儿童通过该计划发行了自己的第一本迷你小书。
![]()
“一张纸、一支笔,就能成就一个小作者。”她拿起一本印有小猪佩奇故事的迷你书介绍,这些充满童趣的作品,都能通过扫码获得专属作者编码,若被他人下载还能获得版费。
这些迷你小书除了走进了普通家庭,更亮相于北京BIBF等国际性展会。火照娟向记者分享道,三年前,他们耗时两年,带领孩子们将失传的非遗龙麟书转化为文创书籍,发布会当天,家长们纷纷戴上白手套翻阅,有妈妈感慨:“这简直能当女儿的嫁妆。”她还告诉记者,2021年,团队推出二十四节气非遗系列书籍,举办新书发布会,孩子们作为作者现场签售,让非遗文化以更贴近生活的方式被传承。
![]()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创作不仅能被看见,还能创造价值。”火照娟介绍,这些产品不仅在青岛本地的市集、艺术节上售卖,也走进了南通地铁艺术展的“儿童艺术交易所”,18个地铁站点的展览结束后,市民可直接购买孩子们的文创作品,而现场工作人员全部由儿童担任。
![]()
在现场,记者看到除了书籍,孩子们的画作还被转化为上千种文创产品:毛毡挂件、手机挂绳、窗帘装饰、刺绣配件,甚至与品牌联名设计IP。近期,团队正在筹备跨年之夜的新书发布会,今年孩子们创作的主题是“十二生肖”。而他们的儿童文创早已走出青岛,与南京、深圳、珠海等多地的学校、公园、博物馆达成合作,深圳一所拥有4800余名学生的学校,更是全力支持孩子们参与文创实践,让他们在儿童公园创作动物系列文创并参与义卖。
让山里娃发现家乡之美
“很多山区孩子不知道自己身边的文化有多珍贵,我们要做的不是灌输外来知识,而是帮他们建立文化自信。”她告诉记者。她每年都会带领团队深入山区支教,最远的云南爱民小学,单程车程就要六小时,且每天仅有一班车往返。他们不仅为当地学校捐赠书籍、物资,更重要的是带去了深入了解本地文化的课程。她教孩子们发现自己家乡的独特文化,并将其转化为文创产品。
![]()
“半小时内售出1.5万元儿童文创产品,加上画作拍卖所得,共筹集2.9万余元善款。” 火照娟分享道,去年团队通过市集义卖、文创拍卖等方式,筹集善款全部用于为云南爱民小学搭建专属的儿童美术教室。最令她动容的是,采购美术用品的全过程由孩子们主导,他们货比三家、筛选适配物资,在实践中学会了“只买对的不买贵的”,更体会到付出与回馈的对等。
自入行以来,火照娟带领团队和家长、孩子们,将公益的脚步迈向了云南、甘肃的偏远山区,累计捐赠爱心款近20万元。如今,公益已成为团队的日常,即便特殊时期无法实地支教,他们也通过捐赠书籍、线上课程等方式,持续关注着山区孩子的成长。
计划让儿童非遗文创出海
“我们不培养标准化的人才,而是守护孩子的创造力与审美力。”这是她坚守的教育理念。火照娟向记者分享道,近20年深耕,尤其让她骄傲的,是一位从小学便跟随她学习的女孩。如今,这位女孩从四川美院毕业,成为青岛小有名气的旗袍设计师。还有一位学生,如今已入职华为设计部,成为专业的产品设计师。
![]()
“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结果,让孩子相信自己的双手能创造价值。”火照娟坦言。除了自己带过的学生,她的女儿今年上初二,从小在文创氛围中长大的她,不仅不再购买市面上的文创产品,还能自主将喜欢的明星形象转化为文创作品,甚至在同学小团体中承接设计订单,用创造力赚取零花钱。
近年来,很多儿童美术机构面临倒闭潮,有人质疑“行业要消失了”,但火照娟始终坚信,“物质生活富足后,人们对精神需求的追求会更强烈,儿童美育不是小众需求,而是刚需。”火照娟向记者透露道,有不少学员跨越城区赶去找她上课,9人的团队虽精简却高效,每人身兼数职,月营收稳定在30万元左右。
![]()
如今,42岁的她仍在筹备青岛城市IP文创、计划将儿童非遗文创出海、与孔子学院洽谈合作、带领孩子参与更多国际展会。“很多人说做艺术很难,但我觉得只要坚持做有价值的事,就一定能被看见。”她直言。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钟迎雪 实习生 杨彦)
来源:大众·半岛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