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把房子卖了,卖在了高点!”最近,不少成功套现的房东心里可能正暗自庆幸。面对当前部分城市出现的“翘尾”行情,他们选择高位离场,手握大把现金,感觉自己成了市场里“聪明的赢家”。
然而,历史的经验常常告诉我们,市场里大多数人的一致行动,往往预示着拐点的来临。如果我们结合近期的中央定调与深层逻辑来看,2024年、2025年或许正是这一轮房产周期的“出清之年”,而真正的分水岭,可能在2026年开启。现在看似“聪明”的高价套现,未来是否会成为一拍大腿的后悔决策?
![]()
一、当前的“高价”,是陷阱还是馅饼?
我们必须认清一个现实:当前部分区域出现的房价回暖,其本质是 “政策强心针” 和 “积压需求释放” 共同作用的结果。
经历了两年多的深度回调,一系列史诗级的救市政策(降首付、降利率、优化限购)确实稳住了市场信心,让一部分被压抑的刚需和改善需求得以释放。但这股力量能否持续?答案可能并不乐观。
![]()
- 购买力的天花板已现: 居民杠杆率已处于高位,大众的钱包经此一役,修复需要时间。
- 供需关系的根本逆转: 中国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已突破新高,从“缺房子”到“缺好房子”的时代已经来临。
因此,当下的“高价”,更像是一场波峰,是市场在深度调整前的最后一次“能量聚集”。如果你在这个阶段,仅仅因为一个不错的价格就仓促卖掉手中唯一的、优质的资产,可能正中了“周期的圈套”。
二、中央定调:楼市正在下一盘大棋
中央对房地产的定位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不再是“万能刺激器”,而是 “平稳健康发展” 。这个定调背后,藏着2026年可能开启“新一轮洗盘”的伏笔。
- “三大工程”是未来的胜负手: 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这三大工程的核心目的,是构建房地产发展的 “新模式” 。简单说,就是“市场的归市场,保障的归保障”。这意味着,从2026年起,大量的保障房入市,将彻底分流纯商品房的底层需求,中低端商品房的市场将被重塑。
![]()
- “防风险”与“软着陆”是底线: 中央的首要任务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这意味着,不会让房价暴跌,但同样也不会让它再次暴涨。政策的目标是让市场 “温和出清” ,用时间换空间,慢慢挤掉泡沫。这个过程,预计将在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
三、2026年:新一轮洗盘,洗掉的是什么?
当市场完成出清,新模式开始发力,2026年的房地产市场或将呈现一个全新的格局,这场“洗盘”将洗掉三样东西:
- 洗掉“伪优质资产”: 那些没有学区、没有地段、没有品质、没有物业的“四无”老破小,将彻底失去金融属性,回归纯粹的居住价值,甚至可能面临流动性枯竭。现在不卖,以后可能更难卖。
- 洗掉“投机心态”: 梦想着普涨、暴涨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未来的市场是 “分化市” ,只有核心城市的核心地段、拥有稀缺资源(如顶级学区、稀缺景观)、高品质的好房子,才具备保值和增值的潜力。
- 洗掉“平庸的产品”: 同质化严重、设计落后、配套跟不上的普通住宅,将难以在市场中脱颖而出。而符合新时代居住需求(绿色、健康、智慧)的“好房子”,将成为硬通货。
![]()
结语:卖or不卖?关键看你的房子是什么“牌”
所以,“现在高价卖掉房子的人,都将后悔吗?”这个问题,答案不能一概而论。
- 如果你卖掉的是上述的“伪优质资产”或“平庸产品”,那么你可能做对了一道“止损”题,是明智的。
- 但如果你在“洗盘”前夜,为了一点价差,仓促卖掉了手中位于核心城市、占据稀缺资源、品质过硬的“王牌资产”,那么当2026年新周期开启,你会发现,你卖掉的是能够穿越周期的“诺亚方舟”船票。届时,用卖房的钱,你可能再也买不回同等量级的资产。
![]()
未来的楼市,不再是闭着眼睛都能赚钱的舞台,而是一个用知识和眼光投票的考场。在做出卖房这个重大决策前,请先审视一下你手里的,究竟是一张即将过期的“船票”,还是一艘能够带你驶过风浪的“方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