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宣告两件大事!福建舰,正式交付入列!中国迈入海洋强国大门

0
分享至

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向全世界宣告两件大事!
第一件就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正式交付入列!
第二件事情就是:中国正式迈入全球海洋强国的大门!
电磁弹射航母来了!中国亲手造的、亚洲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福建舰,终于官宣入列!
这可不是普通的海军升级,这是一个标志性时刻:中国不再只是近海自保,而是真正走向了深蓝大洋。
就在福建舰正式服役的同一天,另一个信号也同时释放:中国正以实际行动迈进全球海洋强国的行列,不再是“守海”的国家,而是“用海”的大国。
世界海军版图上,中国的红点,越来越亮了。
这不是一艘普通的航母,而是一艘被全球军迷盯了三年、从上到下都写着“中国智造”的旗舰。
福建舰,全长320米、宽78米,满载排水量超过8万吨,体型比肩美国“福特”级,是亚洲目前吨位最大的航母。
更关键的是,它是全球第二艘、亚洲第一艘采用电磁弹射系统的航母——而且是完全由中国自主研发。
这项技术的意义在哪?传统蒸汽弹射航母启动一次得热上24小时,福建舰只需15分钟就能“热身”完毕.
弹射一次飞机,蒸汽系统要耗掉614公斤蒸汽,福建舰电磁弹射的能耗只要83千瓦时,既快又省,还能弹射从无人机到重型舰载机等多种机型,适应性极强。
舰载机配置上也毫不含糊:歼-35,是全球第二款五代舰载隐身战斗机,歼-15T,是目前唯一能在航母上起降的重型四代半舰载机。
这些战机配合福建舰的三条弹射轨与四条阻拦索,能保证高强度、高频率的起降节奏,形成全天候作战能力。
中国跳过了蒸汽弹射的阶段,直接掌握了电磁弹射核心技术,这背后是一个完整工业体系的支撑。
而这,正是福建舰最值得世界关注的地方:它不是“买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美国内部早在几年前还在为“福特”级的电磁弹射系统频频故障而头疼,特朗普甚至公开质疑“为什么不继续用蒸汽弹射?”
现在,中国的福建舰实打实地交付入列,技术成熟度和实战准备度,已经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福建舰的服役,不只是“又有了一艘航母”,而是标志着中国海军从“量变”走向“质变”。
如果说过去的辽宁舰是“从无到有”,山东舰是“从有到好”,那福建舰就是“从好到强”。
这背后的大背景,是中国在全球战略格局中对海洋的重新定位。
“海洋强国”不是单纯的军事概念,而是经济、科技、文化、资源等多维度的国家发展战略。福建舰正是这个战略的一个关键节点。
中国90%的外贸和能源运输靠海运,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这些“生命通道”背后,是中国经济的血脉。
福建舰的出现,让中国在远海拥有更强的保障力。
三艘航母形成的“一在执勤、一在训练、一在维护”循环体系,意味着中国已经具备常态化的远洋部署能力,作战半径可以覆盖到第二岛链以外,全球投送能力显著提升。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多航母部署的国家,其全球影响力与航母编队高度绑定。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的投入使用也被看作是其“重返全球”的象征。
现在,中国走到了这一步,用的不是租借、不是外援,而是自己的造船厂、自己的飞机、自己的系统。
福建舰的入列,是中国海洋战略的历史性突破,它不仅增强了中国在东海、南海等海域的存在感,更重要的是,打破了“近海防御”的思维限制,转向“远海护航”的全新模式。
这一切,并不只是军舰的胜利,更是一个国家工业、科技、战略选择的整体跃升。
福建舰不仅是一艘航母,更是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从高温超导材料,到智能电磁控制系统,再到舰载雷达、隐身涂料,每一项背后都是数以千计的科研团队、企业链条和人才梯队。
它拉动的不只是军工,而是整个高端制造业的升级。
也正因为这种链条效应,今天的中国,才有底气在智慧制造、芯片工艺、特种钢材等领域不断突破。
福建舰象征着中国不再是“造一艘船”,而是打造一个未来产业集群,换句话说,这艘航母走得越远,普通人的生活也会变得更稳。
从国际角色来看,中国的海洋战略一直强调“合作共赢”,不是扩张主义,不是军事冒险,更不是“炮舰外交”。
福建舰的出现,不是向谁“秀肌肉”,而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有能力、有责任参与全球海洋事务治理,有实力维护航道安全,有担当参与国际维和和人道主义救援。
中国的海军现代化进程,逐渐体现出“从跟跑,到并跑,最终实现领跑”的态势,福建舰就是那个“领跑”的标志节点。
福建舰的交付的背后是中国已经不满足只在陆地上强大,而是要在大洋上站稳脚跟。
这种从“近岸思维”转向“全球视野”的战略转型,不是一夜之间完成的,而是几十年沉淀的结果。
当福建舰在海面上滑行、舰载机从甲板一跃而起,中国不仅有了更强的军事实力,也有了更强的战略底气。
它意味着我们的海防有了新盾牌,也意味着我们的发展空间有了新边界。
信源:迈向远海!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入列2025-11-08 ·封面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ATP总决赛:辛纳2-0力克谢尔顿,豪取室内硬地29连胜

ATP总决赛:辛纳2-0力克谢尔顿,豪取室内硬地29连胜

懂球帝
2025-11-14 23:26:22
日本开始备战:防卫省官员叫嚣优先击沉福建舰,主流媒体配合疯狂

日本开始备战:防卫省官员叫嚣优先击沉福建舰,主流媒体配合疯狂

李子橱
2025-11-12 07:32:54
特朗普已经不装了?直接对台湾“改口”

特朗普已经不装了?直接对台湾“改口”

阿光的技巧课堂
2025-11-14 17:38:36
德国财长:低于150欧元的都是垃圾,中国别卖来欧洲,我们不想要

德国财长:低于150欧元的都是垃圾,中国别卖来欧洲,我们不想要

小陆搞笑日常
2025-11-15 02:09:46
薄一波晚年反省,当年不该支持此人上台,他给国家带来大麻烦

薄一波晚年反省,当年不该支持此人上台,他给国家带来大麻烦

扬平说史
2025-11-06 20:22:42
单亲妈妈考察女儿男友,竟酒后发生关系,事后无法收拾……

单亲妈妈考察女儿男友,竟酒后发生关系,事后无法收拾……

极品小牛肉
2025-03-25 12:49:18
红军城战场清理开始!俄军遗体回收队:乌军阵亡者外国面孔超三成

红军城战场清理开始!俄军遗体回收队:乌军阵亡者外国面孔超三成

南权先生
2025-11-14 16:13:02
祝贺!袁励岑/王艺迪大战7局4-3拿下辽宁队友,摘得全运混双铜牌

祝贺!袁励岑/王艺迪大战7局4-3拿下辽宁队友,摘得全运混双铜牌

乒谈
2025-11-14 22:15:01
震惊!北大研究发现,男性每增加一个亲生子女,死亡风险降低4%

震惊!北大研究发现,男性每增加一个亲生子女,死亡风险降低4%

火山诗话
2025-11-13 11:37:14
一旦台海爆发冲突,最难的不是台湾,而是距大陆仅50公里的东引岛

一旦台海爆发冲突,最难的不是台湾,而是距大陆仅50公里的东引岛

放开他让wo来
2025-11-08 22:41:14
杭州44年老店突然歇业,老板急寻接棒人:配方全教,老客还能找到“当年味儿”

杭州44年老店突然歇业,老板急寻接棒人:配方全教,老客还能找到“当年味儿”

杭州之声
2025-11-14 21:26:30
美媒提前摊牌:若台海战争爆发,中国高价买的设备可能被远程瘫痪

美媒提前摊牌:若台海战争爆发,中国高价买的设备可能被远程瘫痪

阿凫爱吐槽
2025-11-12 20:07:11
当菲律宾网友质疑中国“只亮剑不拔剑”,加拿大网友:中国不拔剑,非不敢而是不值

当菲律宾网友质疑中国“只亮剑不拔剑”,加拿大网友:中国不拔剑,非不敢而是不值

雨先森观察
2025-10-20 04:11:07
什么事是你交了男朋友才知道的?网友:鼻子大的真的大还厉害

什么事是你交了男朋友才知道的?网友:鼻子大的真的大还厉害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12 00:05:08
日本要求中国就薛剑给个说法,以免影响中日关系,外交部霸气回应

日本要求中国就薛剑给个说法,以免影响中日关系,外交部霸气回应

史纪文谭
2025-11-14 17:30:26
周杰伦暗巷操新欢,林允为满足周星驰停经,港媒的嘴是真敢说啊

周杰伦暗巷操新欢,林允为满足周星驰停经,港媒的嘴是真敢说啊

娱乐官已上任
2025-11-14 08:28:07
发文道歉,官宣分手,疑似闹离婚…才一天,娱乐圈中曝出多个大瓜

发文道歉,官宣分手,疑似闹离婚…才一天,娱乐圈中曝出多个大瓜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1-15 01:19:05
历史第1人!31岁汪顺游出了无人区:斩获全运第18金 200米混4连冠

历史第1人!31岁汪顺游出了无人区:斩获全运第18金 200米混4连冠

风过乡
2025-11-14 21:15:18
世界上两位外长在位时间长,王毅位列其中,还有一位是俄罗斯外长

世界上两位外长在位时间长,王毅位列其中,还有一位是俄罗斯外长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5-11-13 20:40:26
正在被饿死的县医院们

正在被饿死的县医院们

医脉圈
2025-11-12 12:14:28
2025-11-15 04:04:49
南权先生 incentive-icons
南权先生
知史才能明今。
4445文章数 155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国防部:日方若胆敢铤而走险必将碰得头破血流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旅游
艺术
手机
时尚
数码

旅游要闻

别挤黄果树了!茂兰才是贵州顶流,森林穿洞 + 溶洞探险超上瘾!

艺术要闻

伟人写给宋庆龄的信:狂草艺术的巅峰之作

手机要闻

华为Mate80 Pro Max突然曝光:定制20GB大内存,双长焦也来了!

“羽绒服+半身裙”,混搭风太好看了!保暖又气质!

数码要闻

小米发布Xiaomi Miloco,探索大模型驱动全屋智能生活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