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与巴基斯坦接连遭受袭击事件冲击,事件发生后,印度总理莫迪于国外紧急发声表态。与此同时,巴基斯坦方面公布了相关调查结果。随着双方动态发展,印巴局势再度陷入紧张状态。就在这一关键节点,中国明确表达了自身态度。
11月10号这天,印度新德里的红堡边上,一声巨响把整个首都的神经都绷紧了。这个见证过莫卧儿王朝兴衰的地标周边,突然发生汽车爆炸,当场造成13人死亡、20人受伤。印度警方很快确认这是一起恐怖袭击,更让人揪心的是,这是新德里13年来发生的最严重爆炸事件——上一次这么大动静的袭击,还要追溯到2012年的连环爆炸案。
![]()
爆炸现场的视频在社交平台上迅速扩散:烧焦的汽车残骸扭曲成一团,救援人员抬着担架在烟雾中穿梭,受伤的民众满脸血污地哭喊。印度内政部紧急启动最高级别应急响应,封锁了红堡周边5公里范围,防爆警察带着排爆犬逐街排查。
调查人员从现场残留物中发现了烈性炸药成分,更让人脊背发凉的是,就在爆炸发生前几小时,当地警方刚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查获近3000公斤炸药,这两件事的关联性让调查方向立刻指向了跨境恐怖主义。
![]()
谁都没想到,这场惊魂还没过去。11月11号,也就是印度首都遇袭的第二天,巴基斯坦伊斯兰堡的司法大楼附近,又响起了自杀式袭击的爆炸声。一名袭击者试图闯入司法大楼未遂后引爆炸弹,造成12人死亡、27人受伤,死者中包括3名警察。巴基斯坦塔利班(简称“巴塔”)很快宣称对袭击负责,但巴政府的表态却把事件引向了更复杂的方向。
48小时内,两个敌对国家的首都接连遭遇恐怖袭击,死亡人数相近,袭击目标都选在具有象征意义的地点——一个是历史地标周边,一个是司法核心区域。这种诡异的同步性,让国际社会纷纷猜测背后是否有同一组织操盘,甚至有分析认为这是有人故意挑起印巴矛盾,想让南亚次大陆陷入混乱。
![]()
就在新德里爆炸案发生的当天,印度总理莫迪正身处不丹廷布。按照原定计划,他要对不丹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重点讨论边境合作和经济援助。爆炸消息传来时,莫迪正在与不丹首相托杰举行会谈,现场视频显示他接到助手递来的纸条后,脸色明显凝重,但还是坚持完成了会谈流程。
当天下午,莫迪在廷布举行的记者会上首次回应爆炸事件,语气出乎意料地克制:“幕后策划者绝不会被放过,所有责任人都将被绳之以法。”他没有像以往印巴冲突时那样直接点名巴基斯坦,只是强调“印度将用法律和安全手段捍卫国民安全”。
![]()
这种克制让外界感到意外,毕竟就在不久前,因“朱砂行动”引发的边境摩擦,印巴两军还在克什米尔实控线交火,双方敌对情绪正处于高位。
与莫迪的低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的强硬表态。伊斯兰堡爆炸案发生后,夏巴兹立刻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紧急会议,会后公开指责:“这起袭击是印度情报机构支持、阿富汗塔利班(阿塔)协助的‘巴塔’代理组织所为。”
![]()
他拿出的“证据”包括袭击者的资金流向和通讯记录,称其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恐怖组织分支有关联。《印度时报》很快反击,刊登了印度情报机构的报告,称新德里爆炸案的凶手来自印控克什米尔的分离主义武装,而该武装长期接受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的资助。
报纸还引用军方消息人士的话警告:“如果调查证实巴基斯坦与爆炸案有关,印度将采取强力反击,绝不会像2019年那样仅进行空袭警告。”2019年印巴空袭事件中,印度因Pulwama恐怖袭击对巴基斯坦发动空袭,引发双方空战,这一历史让外界对当前局势更加担忧。
![]()
其实印巴双方的互相指责早有渊源。作为英属印度殖民统治结束时留下的“后遗症”,克什米尔争端已经让两国爆发过三次战争,至今仍控制着该地区的不同区域。近年来,印度推行“印控克什米尔一体化”政策,取消该地区特殊地位,引发巴基斯坦强烈不满,双方在实控线的交火几乎成为常态。这次双重恐怖袭击,无疑给本就紧张的关系火上浇油。
更值得关注的是国际势力的介入。有消息称,美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已紧急会见夏巴兹,呼吁“保持克制”;而印度则在与俄罗斯沟通,希望通过上合组织框架推动反恐合作。南亚次大陆的局势,正在从双边冲突向多边博弈演变。
![]()
就在印巴双方隔空对峙、局势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中国的态度成为稳定地区局势的重要变量。11月12号,也就是印度首都遇袭后的第二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亲口证实了两件关键事,给混乱的局势注入了确定性。
林剑首先明确表示:“中方已关注到印巴两国首都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目前未收到中方人员伤亡的消息。”这句话看似简单,却传递出重要信号——中国在印巴两国都有大量侨民和项目人员,尤其是中巴经济走廊沿线,中方一直高度关注当地安全。确认无中方人员伤亡,既回应了国内关切,也为后续表态奠定了客观基础。
![]()
紧接着,林剑代表中方亮明立场:“中方对此次事件深感震惊,对遇难者表示哀悼,向遇难者家属及伤者致以诚挚慰问,并祝愿伤者早日痊愈。”不同于美俄等国的“选边站”倾向,中国的哀悼覆盖了印巴两国受害者,这种中立立场正是推动地区和平的前提。
但中立不代表无立场。林剑话锋一转,点出了中方的核心关切:“巴阿边境的恐怖主义威胁关乎‘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中巴经济走廊作为旗舰项目,安全稳定至关重要。”
![]()
这句话点透了中国的利益所在——中巴经济走廊北起中国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是“一带一路”的标杆工程,仅巴基斯坦境内就有超过20万个就业岗位依赖这条走廊,中国企业在这里的投资超过600亿美元。如果巴基斯坦安全局势恶化,走廊建设将直接受影响。
更重要的是,中方明确划出了安全红线:“中国坚持和平立场,但绝非软弱可欺。若阿塔庇护‘巴塔’、危害地区安全,周边国家包括中国必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利益。”
![]()
这一表态针对性极强——“巴塔”长期在巴阿边境活动,而阿塔掌权后的阿富汗对其采取纵容态度,中方此举既是警告“巴塔”,也是向阿塔施压,要求其履行反恐承诺。
中方的表态很快产生影响。巴基斯坦外交部当天就回应称“感谢中国的反恐支持”,印度外交部也表示“注意到中方的中立立场”。有分析认为,中国的介入让印巴双方都意识到,升级冲突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巴基斯坦需要中国支持经济发展,印度则希望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拓展与南亚国家的合作,而恐怖主义是双方共同的敌人。
![]()
目前来看,印巴双方虽仍在互相指责,但都没有采取实质性军事行动。印度警方将新德里爆炸案的调查重点放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分离武装,巴基斯坦则加大了对“巴塔”的清剿力度。
![]()
南亚次大陆的这场危机,在中方的表态和双方的克制下,暂时避免了走向失控。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印巴双方重启对话,而中国或许将成为推动这一进程的关键力量。
参考资料:印度首都汽车爆炸已致12死 国家调查局接手调查
![]()
最新!印度新德里汽车爆炸事件致多人死亡,莫迪发出严厉警告
![]()
新德里发生汽车爆炸事件,中国外交部:目前没有中方人员伤亡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