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绮蝶
中美元首釜山会晤前,布鲁金斯学会曾邀请多位学者对特朗普亚洲行所涉及的利益与风险进行了评析(详见)。峰会结束后,该智库再次召集多位学者评估峰会成果。学者们普遍认为,釜山会晤仅暂时缓和两国经济摩擦,并未改变竞争本质,也未触及结构性矛盾。这场短暂“休战”更像是双方在有限时间窗口内进行的战术调整,为下一阶段博弈升级蓄力。不过,一些学者也肯定了两国稳定和管控双边关系的尝试,对未来半年或一年的双边关系提出了一些警示或期待。
峰会成果有限,中国反制有效
美国国务院负责东亚事务助理国务卿帮办、布鲁金斯学会非常驻研究员董云裳(Susan Thornton)提到,釜山会晤集中在相对狭窄、非战略性的问题上,达成的共识仍需进一步谈判和检验。此次会晤的意义在于,双方发出明确信号,将致力于管控两国关系,避免其像近期那样螺旋式下滑。双方已商定未来一年的高层接触日程表,这对于不可预测的特朗普政府而言,算是“最长远规划”。
布鲁金斯学会桑顿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乔纳森·钦(Jonathan Czin)称,釜山峰会后美中关系回到了原状,美国对中国的影响力减弱,因为中国展现了持续反制美国的意愿。会晤并未推进了美国政策目标,并没有让美国在未来一年中更有利于推进自身利益。
![]()
▲11月2日,特朗普在CBS播出的《60分钟》栏目采访中表示,和中国合作比对抗更能使美国更强大。
拜登政府的总统助理、布鲁金斯学会的客座高级研究员米拉·拉普-胡珀(Mira Rapp-Hooper):中美只是暂时“休战”,很多重要问题仍未解决。双发方公布的成果都是外界的低端预期,包括大豆贸易和芬太尼管控等。最棘手的问题(台湾问题)并未讨论。稀土这一最关键问题也未彻底解决。中国同意暂停实施稀土出口管制新规一年,不保证美国能确保关键矿产持续供应。美国出口管制“50%规则”暂停一年,但是否无限期暂停新技术出口管制仍不明朗。特朗普否认英伟达向中国出售Blackwell芯片,但暗示仍可能会开绿灯。双方今后仍有可能实施新出口管制。
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项目研究主任和高级研究员迈克尔·欧汉隆(Michael Edward O'Hanlon)更关注特朗普在釜山峰会前的核试验言论。
欧汉伦提到,特朗普在会晤前曾表示,如果中俄进行核试验,美国也会恢复核试验,这令人困惑,因为中俄并未进行此类试验。本世纪只有北朝鲜进行了此类试验,美国最后一次试验是在1992年。不过,现在没有国际条约禁止美国进行核试验。美国在1945—1992年间已进行超过1000次核试验。
但欧汉伦认为,从地缘政治角度,应努力降低国际关系中核武器的可用性和显著性。大多数情况下,特朗普本人也认同这一点。他应回到这一观点。或许釜山峰会事后的积极氛围将允许特朗普这样做。
![]()
▲报名入口(复制链接在浏览器打开):
https://www.hkforum.com/en/register-your-interest/
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凯欣(Kyle Chan)认为,釜山峰会检验了中方对特朗普2.0管制举措采取强硬反制策略的有效性。特朗普2.0持续扩大对华施压的手段,从关税延伸至出口管制、港口征费、签证限制与金融制裁。但中国则选择“对等反制”,以稀土出口管制、农产品采购和科技谈判为杠杆,找到了对美博弈最有效的杠杆。
成果解读不同
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项目资深研究员何瑞恩(Ryan Hass):尽管白宫大肆渲染,事实是峰会未达成真正突破性的“协议”。双方只是达成了一个有限的停火,交付成果甚少。中美公布的会晤内容大致相似,但并不完全一致。最大分歧在于中国暂停实施稀土出口许可新规的范围。白宫表述显示,中国承诺“有效取消当前和拟议的稀土及其他关键矿产出口管制”。而中国的表述远没有这么详细。总之,双方真正谈成可执行、双方认同、文字内容明确、承诺坚实的协议很难。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帕特里夏·M·金(Patricia M. Kim)也认为美中双方公布的内容都有会不同的解读,这表明贸易休战的稳定性有限。双方暂停新的出口管制措施,并撤回部分报复性关税。然而,这些只是回到原点,而非真正解决结构性问题。
![]()
▲10月31日,美国防长赫格塞斯在吉隆坡首次与中国防长董军举行面对面会晤。
布鲁金斯外交政策项目安全、战略和技术中心研究员梅兰妮·W·西森(Melanie W. Sisson):特朗普此次亚洲之行以经济议题为中心,但对地区安全事务进行了相对低调地处理。他访问日韩期间在安全议题上的言辞都很克制,注重强调同日韩的经济与投资合作。釜山中美元首峰会也是如此,以经贸议题为主,未提台湾或英伟达先进半导体议题。这表明特朗普可能更倾向于达成“议题导向型”协议,而非全面协议。鉴于特朗普经常做出承诺后又反悔,中国也有这种倾向。
不可谈判议题也可“交易”
帕特里夏·M·金(Patricia M. Kim):这次交锋说明中美都能“卡对方脖子”:美国依赖中国稀土,中国依赖美国半导体技术。即便双方在战略领域推动自给自足(比如中国的“十五五”规划),其他领域的彼此依赖仍然存在。“脱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高度全球化的现代经济中,完全自给自足几乎不可能。美国和中国被全球供应链、市场和金融体系紧密绑定,无法退出。
布鲁金斯学会桑顿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乔纳森·钦(Jonathan Czin)提到,特朗普今年上任之初,中国就已采购美国大豆、并在芬太尼问题上开展合作(尽管有限且不全面),并未出台稀土出口管制举措。而釜山峰会后美方换来的不过是临时性措施。而作为交换,美国降低了对华关税,并撤回了一项技术出口管制规则。这两项措施树立了一个不好的先例,即美国曾经因为国家安全因素不可谈判的出口管制举措是可以用来“交易”的。
在该学会高级研究员卡里·赫曼(Kari Heerman)看来,这就是特朗普2.0时期经济与安全边界的模糊化。她认为,双方暂停经济对抗,预示着一个更受管控(managed)、而非由市场驱动的贸易关系。双方的协议让彼此继续掌握着经济关系的关键战略杠杆,并且扩展到国家安全领域。中国同意为美国提供关键矿产与稀土的获取便利,美国商务部则暂停一项出口管制规则,表明涉及美国国家安全的对外管制举措在商业背景下是可谈判的。
2026年中期选举前,中国占据优势
对于接下来的中美博弈,帕特里夏·M·金(Patricia M. Kim)认为,美国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塑造对自己有利环境,既推进自身利益,又给盟友与伙伴带来互利感,同时与中国建立稳定的平衡。特朗普提到对华贸易协议可能每年都需要重新谈判,这难以为企业与盟友提供可预测性。在特朗普计划于明年四月访华前,大约还有六个月时间,这是将双方脆弱休战转化为更具建设性、综合性协议的最佳机会。卡里·赫曼(Kari Heerman)认为,中国大豆采购承诺可能给美国农民带来喘息空间,但主动权仍在中国手里。
![]()
▲11月4日,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在京会见美农产品贸易代表团。
乔纳森·钦(Jonathan Czin)也认为,接下来的谈判对中国更有利。原因在于,双方达成的成果比较精简,留下足够模糊空间,包括日后重启摩擦。例如,特朗普仍考虑在此次峰会成果之外采取进一步贸易行动,可能引发新一轮紧张局势。不过,即使此次短暂休战得以维持,中国通过同意暂停一年实施稀土出口新规,也是巧妙地打出了自己的牌。因为一年后,美国将接近中期选举,特朗普不愿在选前看到自己和中方的交易破裂。这一时间设定增强了中国对华盛顿的杠杆作用。同时,中方将有时间和空间打造执行出口管制新规的能力。相比之下,美国不太可能充分弥补其在稀土供应上的短板。
何瑞恩称,釜山峰会后,从更深层次看,双方都认为时间站在自己一边。中国可能认为,贸易休战可以缓解来自国内的结构性压力,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争取时间。出于类似逻辑,特朗普及团队也认为需要数年时间摆脱对中国稀土和磁体的依赖。因此,如果特朗普2.0认为可以利用这一时间打破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就有理由与中国周旋拖延时间,为未来获取更大让步做准备。所以,真正重要的,是评估哪一方更善于利用时间来强化自身的相对经济地位。
特朗普深度参与对华决策
乔纳森·钦(Jonathan Czin)称,从此次釜山峰会成果来看,特朗普在计划双边关系紧张方面动作频繁,但没有实质性的对华“竞争机制”。董云裳认为,虽然双方都有可能偏离今后半年或一年的接触轨道,但特朗普似乎决心维持与中国领导人的“绝佳关系”,并且看起来他是在深度参与对华决策过程。或许特朗普已感知到,这符合亚洲及其他地区乃至美国国内的主流民意。
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最近一项调查显示,美国人对华舆论风向可能略有转变。去年仅有40%的美国人支持与中国接触与合作,这一比例最近上升至53%。特朗普升级贸易战以及中方的反制也让美国民众认识到了对抗的高成本。不过,董云裳认为,无论动机如何,特朗普要想把当前美中“休战”转化为更全面双边关系框架,将面临困难。
董云裳认为,双边关系存在诸多争议议题,自然倾向于回归竞争这一底层逻辑。特朗普似乎明白这种默认路径的危险,但要阻断这一路径,需要一个严谨可控的机制,而这并非特朗普政府的强项。若缺乏这种机制,双方高层接触后又会陷互相指责和关系恶化的循环。
![]()
报名入口(复制链接在浏览器打开):https://www.hkforum.com/en/register-your-interest/
高端访谈
更多访谈(下滑查看)
基金会动态
更多动态(下滑查看)
中美聚焦网|中美交流基金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