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的时代,本来应该文青昌盛的。毕竟什么都花钱,悲春伤秋是最不费钱的。君不见当年文艺青年们横行,就是因为要聚众抱团对准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横刀立马。
原来没有,原来各行各业都不景气了。
小红书首页飘着万赞的帖子,点进去一看,是马思纯女士在大发感慨,表达如今的自己是多么自信:“我觉得我的自信并不是来源于别人夸我好看,或者说我胖了或瘦了。我自信来源于我看到的东西,我看过的电影,我读过的书,我听过的音乐,我对这个世界认知的维度。或者是我对世界的好奇心,我的自信随着我恢复了对世界的热爱而与日俱增。”帖子的标题是:《马思纯谈自信来源,是可以开课的程度》。
![]()
![]()
上面这段话还是我规整过后的,现在读起来比较通顺。看完我也恍惚,读几本书看几套电影就自信了?怎么出走半生,归来还是绩优主义这种卷法?
![]()
她这套“我渊博故我自信”的叙事里最核心的一点,在她四十岁上谈起来,仍然有着高屋建瓴般天真之感:只谈态度,不谈条件;只谈意愿,不谈情境。语境里隐去了客观的情景,不讨论有没有时间读书,只强调愿不愿意自我提升;不去承认有没有心情进影院,只呼吁要“认真拥抱世界”;不去面对加不加班的现实,只鼓励在回家路上“与自己对话”。当叙事把结构性的难题转写为个体修养的缺口时,“力所不及”很容易被误认成“我本可以”。
留意的是,这些“自信模板”往往来自相对更安全的位置,它们需要一定的时间余裕、经
济缓冲和情绪消费空间。能说出“我通过电影、书籍、音乐重建对世界的热爱”的人,通常已经站在相对稳妥的地面上。可当这套经验被切片、加滤镜、配字幕,投向被房贷车贷追着跑、被老板连环call、被父母催婚、被孩子夜里吵醒的人时,听者很容易既心动又无力。在水里抓木板的人,收到岸上递来的游泳心得时,是没有胃口消化吸收的。不是这份心得毫无价值,而是它需要前提与方法,而非简单的一句口号。
更深一层地看,如今一些“自信叙事”带着一种洁癖,一股脑儿把狼狈、窘迫、愤怒、委屈,都收纳进一个叫“成长”的盒子里。“读书”“看电影”“听音乐”从理解世界的路径,悄悄变成给情绪消毒的工具。大家逐渐习惯把不够体面的感受打磨成社交媒体里可展示的脆弱,有点伤感,但不失从容;有点委屈,但仍然独立;最好再配一句“我越来越享受独处”或“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在这种氛围里,连痛苦也被要求“时髦”。
![]()
得时髦,社交媒体时代里,痛苦也必须要时髦。
倒不是说马思纯的天真是刻意做作,不是,她在她的世界里又是百分百真诚的。她一切外化的快乐、痛苦、内耗、脆弱,具象出的动作都源于真实的发心。她只是命好,一个命好人士在沉浸式享受着折叠后的空间与时间,她在最掐尖的那一层生存资料里活着。
像我第一次看王思聪说“在输想你的液”时一样,心里涌起的倒还不是嘲笑或者讽刺,是实打实有点羡慕。这个年纪还是能有这种心态,说明什么?说明生活的苦他们俩是一口都没吃过。节目的结尾,马思纯给每个人手写信,还是青春疼痛文学的笔触,来描摹她眼中的众人。写得如何见仁见智,但那英说她是文艺青年,心情估计是跟我差不多的。
![]()
自信这种事,说到底是自知之明。知道什么是我之可为,与我之万万不可为。
识人难,认识自己更难。
马思纯的自信是脚下不粘一点泥的自信。鞋底干干净净,心里觉得自己已经踏遍山河。说“我对世界的好奇心”、“我对世界的热爱”,更多爱的是书页里的、银幕上的、歌单里的,是已经被人编辑好、剪辑好、配好BGM的世界,而非凌晨两点在医院走廊等检查结果的世界,不是跟房东据理力争押金的世界,不是银行APP上盯着账单发呆的世界。
![]()
所以她到了这个年纪,依然可以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眼里含泪,显得纯真又忧伤。痛吗?应该痛过,谁失恋抑郁纠结,都是实打实的难受。痛苦之间没什么纯度高低之分,谁疼谁知道。但这种痛苦和生活的重量比起来,又充满少年听雨式的梦幻与哀愁。真好,她有资格把青春期的敏感与迷茫,一直拉长到中年,仍然以“少女”的方式悲伤、以“文艺”的方式自救。她的人生允许她一辈子站在雨棚底下听雨,而不用冲到雨里去拧井盖、疏水沟、抢沙袋。
![]()
在她悲伤逆流成河的世界里,窗外的雨是真,屋里的愁是真,可是屋顶是牢靠的,家是暖的,第二天早上醒来,还有人做早餐。
事实上,真实世界里真正有分量的自信并不总是好看的,值得被截图在小红书刷屏的;它往往来自长期的实践与摸索,并常伴随试错与挫败。一次又一次被打倒后翻身再来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学会适应对现实的不适与质疑、对不公平的温和但坚定的抗辩、以及对自我边界的清楚守护。它不一定总是温柔好相处,却总是力求诚实与可靠的。
相比之下,社交鸡汤界如今爱聊的尽量安抚情绪、避免触碰秩序,把复杂的问题收束为“调整心态、完善自我”的这套磕,反而容易让许多困境再次循环回个体。好像只要更努力、更自律、更热爱世界,就能一劳永逸。这更像错误的归责。而我更期待看见的是,我们在尊重个人修复的同时,也保留讨论现实条件与结构性议题的空间,让自信既有内在的成长,也有被支持、被看见的外部土壤。
当情绪能够被安顿,能力有了证据,界限逐渐清晰,自信也就不必端着姿态,即使并不是豆瓣看书看电影最多的青年,自信也会像耐心长出的骨骼,在需要时托举你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