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广电·天下泉城客户端11月14日讯初冬时节,群泉欢腾,济南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西藏白朗县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活动交流团成员漫步在趵突泉边,清澈喷涌的泉水令他们赞叹不已。“在海拔4000多米的白朗,我们见过雪山融水,却是第一次亲眼目睹‘泉涌’奇观。”交流团成员感慨道,“这让我们对‘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济南有了更真切的理解。”
鲁藏情谊跨越山海
这段跨越3000多公里的情谊,始于1995年。那一年,济南与白朗正式缔结帮扶关系,开启了长达三十年的援藏历程。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三十年来,济南市先后选派10批共228名干部人才奔赴雪域高原,扎根白朗县开展对口支援工作。这些援藏干部人才在高原上落地援建项目超过280个,从农田水利到校园建设,从卫生院所到产业园区,一批批民生工程、发展项目在雪域高原落地生根。
三十年来,济南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助力白朗县结出如青稞酒般醇厚的发展成果。
2025年8月19日至20日,济南市党政代表团再次赴白朗县考察调研对口支援工作。在座谈会上,双方一致表示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对口支援工作,推动两地交流合作走深走实,为这段山海情谊续写新篇。
从者下斗牛到泉水叮咚
就在济南代表团赴藏考察后不久,9月5日至9日,第600届西藏白朗者下斗牛暨全民健身特色品牌活动在白朗县者下乡当木雄草原隆重举行。者下乡位于白朗县西南方,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是典型的高海拔纯牧区乡镇。
![]()
近年来,白朗县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针对高海拔乡镇实施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和软文化提升工程。者下乡特有的斗牛文化得到了飞速发展,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带动了当地文化产业发展壮大。
济南广播电视台派出专业记者赴白朗,对这项具有深厚历史渊源的民俗活动进行了深度挖掘和多角度专题报道,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一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11月6日-12日,“泉朗相依 文脉相连”济南・白朗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系列活动济南站也如期举行。白朗县交流团来到济南,先后走进趵突泉、大明湖、曲水亭街、三涧溪村、芦南村等地,深入济南城乡一线实地考察。
![]()
从非遗传承到乡村振兴,从“二安文化”到城市发展,交流团成员全方位感知着济南的文化活力与发展脉搏。“济南的泉水文化与白朗的草原文化虽然形态各异,但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交流团成员表示。
从单向援助到双向赋能
三十年的援藏工作,见证着两地合作模式的不断创新。从最初的项目援建,到如今的产业协作、文化交流、人才互动,济南与白朗的交往日益深入,合作领域持续拓展。
在白朗县,济南援建的农业科技示范园让高原蔬菜种植成为可能;在济南,白朗特色产品通过展销平台走进千家万户。两地的合作早已超越简单的对口支援,迈向互利共赢的新阶段。
“这次交流活动,让我们对济南的发展经验有了更直观的认识。”白朗县巴扎乡便民服务中心馆员白玛表示,“特别是在乡村振兴、非遗保护等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站在即将迎来对口支援三十周年的历史节点,济南与白朗的交流合作正在开启新的篇章。
在未来的援藏工作中,济南将坚持携手同心,筑牢产业援藏根基,强化民生援藏导向,拓展援藏深度,在兴边为民中创造新业绩。
秋日的大明湖畔,垂柳依旧婀娜。来自雪域高原的客人们在这里感受着泉城的温婉秀美,也传递着高原的壮阔豪迈。这种文化的交流、情感的融合,正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生动体现,也是"泉朗相依 文脉相连"的深刻内涵。
未来,这段跨越山海的情谊将继续书写,两地人民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道路上将携手同行,共同绘就更加美好的画卷。
记者:杨天
编辑:石跃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