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从“修水管”到“贴心管家”,珠海水控转型为市民带来何变?

0
分享至

从修水管、抄水表,到布局充电桩、提供直饮水、打造智慧平台,珠海水控集团以一场跨越六界的合作,正重塑着珠海市民的生活体验。

2025年11月14日,“水润万家,协同共赢——珠海水控集团银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珠海举行。珠海水控集团携手中国石油、中国移动、中国邮政、珠海农控四家头部企业,并与六大银行达成310亿元意向性授信。



这场横跨水、能、讯、邮、农、金多个领域的合作,标志着珠海城市公共服务从“单一职能”向“生态协同”的战略性升级。

01 战略转型:以水为媒构建城市服务共同体

在能源与便民服务领域,珠海水控与中石油携手,聚焦绿色能源与便民服务升级。双方将在珠海拱北及前山供水营业厅共建新能源充电站,并逐步推广至全市。同时,中石油所有加油站也将引入珠海水控的直饮水服务。中石油广东珠海销售公司副总经理聂海波表示,此举推动加油站“从传统能源补给向综合服务商转变”,既履行了社会责任,也优化了客户体验。

孙成进一步描绘了未来图景:“今后,市民来到水控营业厅,或许不仅能办理水务业务,还可以顺便办理通讯服务,甚至为电动车充满电。”他表示,水控集团将持续推动公用服务业务的整合,为市民节省时间、提升效率。



在智慧水务建设方面,珠海水控联合中国移动,共同打造行业领先的云网基础设施,为横琴水质净化厂实现5G全覆盖与算力支持,并引入AI监控、智能预警等先进技术,构建智能化厂站管理体系。孙成举例说明:“过去忘记关水龙头,可能要半天才能发现。接入智慧水务平台后,系统一两个小时内就会报警,业主可及时处理。”他透露,集团正在建设覆盖全业务的智慧水务平台,未来所有场站将逐步实现从少人化向无人化、智能化的跨越。

围绕环保服务网络的拓展,珠海水控与中国邮政达成合作,为中国邮政提供餐厨垃圾与煎炸老油的专项收运服务,并在邮政网点设置固废回收中转点,共同助力“无废城市”建设。同时,邮政网点也将引入直饮水服务,推动环保与公共服务的深度融合。

在农产品安全保障层面,珠海水控与珠海农控开展协作,依托专业水务技术,为农控集团的农渔业项目提供水质监测与智慧水务支持,共建农业节水示范区。此举从源头保障农业用水安全,助力珠海“菜篮子”工程提质增效。

孙成总结指出,这一系列合作实现了三大转变:从内生增长走向生态共生,从单一供水服务升级为全方位品质生活服务,从任务执行者转型为解决方案的创新组织者。

“水控将来就是一个公共服务的综合提供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修水管、收水费的企业,而是为大家生活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贴心管家。”

02金融赋能:310亿授信背后的价值逻辑

资本市场的强力支持为合作落地提供了坚实保障。今年9月,珠海水控便已获得标普AAA主体信用评级,本月再获六大银行310亿元意向性授信。

兴业银行珠海分行党委委员职国有阐述了银行的决策逻辑:“我们关注的不仅是AAA评级,更是水控集团展现的‘未来价值’。”他认为,水控集团正从“传统供水企业”向“资产+数据双轮驱动的科技型企业”转型,其手握的全市用水、排水、管网数据,与智慧水务的深度融合,构成了“穿越经济周期、持续创造价值的核心能力”。



在此次与多家头部企业的战略合作中,水控集团展现出联动环保、工程、科技等领域打造全产业链生态的能力,进一步拓展了环境治理、工程技术服务、数据服务等新增增长点,展现出多维度的抗风险能力与发展潜力。

据了解,310亿元授信将用于本次战略合作项目的建设与运营,涵盖新能源充电站布局、智慧水务系统升级、农产品冷链配送体系完善等多个领域,通过资金精准投放,确保民生项目快速推进、早见成效。

“这些项目完美地实现了投资价值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其还款来源基于项目自身经济效益,商业模式非常健康。”职国有表示,这些项目并非传统基建,而是具有持续价值和民生感知度的优质资产,能够为市民带来有温度的体验,并嵌入珠海高质量发展的整体脉络。

兴业银行珠海分行将通过“融资+融智”的综合服务,依托绿色金融领先优势,提供ESG绩效挂钩贷款等创新金融产品,实现利率与可持续发展指标联动。同时,构建“表内+表外”双轮驱动模式,引入长期低成本资金,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在资金监管方面,银行将建立资金流向真实性把控机制,并计划结合“物联网+区块链”技术构建智能监管平台,确保资金精准投向市民急需的民生领域,杜绝“形象工程”。

此外,职国有表示,水控集团的系列联动对珠海整体营商环境和产业发展生态具有积极影响。这种以市场化方式前瞻性投资于智慧水务和新能源的“国企担当”新范式,不仅增强了市场主体的长期信心,也为珠海的城市治理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这正是金融机构最为看重的高质量发展底层逻辑。

03 改革破局:从“水务服务”到“城市生态”的战略跃升

在获得资本市场强力赋能的背景下,珠海水控集团的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作为一家以水务为主业的公共服务企业,其改革的内生动力究竟来自哪里?

对此,孙成回应,尽管在供水等部分业务上具备专营属性,但在污水处理、管网运维等领域仍面临来自其他国企和民企的竞争压力,“不进则退”是客观现实。然而,推动其持续转型的更深层动力,更源于企业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

“我们的所有业务都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从供水安全、排水达标,到管网运行、垃圾处理,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事件或环保问责。”孙成表示,“特别是对澳供水,更是一项不容有失的任务。”

正是这种“不能出问题”的底线压力,倒逼水控集团必须通过管理提升与科技赋能,实现降本增效、优化服务,从根本上筑牢城市公共安全防线。

在这一战略跃升过程中,水控集团展现出“打破壁垒、聚焦痛点、依托金融”的实践魄力。孙成强调,要“打破行业壁垒敢‘联’,聚焦民生痛点敢‘破’,依托金融活水敢‘干’”,真正将“民生清单”转化为市民可感可及的“幸福账单”。

当问及珠海水控服务处于第几梯队时,孙成坦言,珠海在大湾区目前仍处于“第二梯队”。“与广深等第一梯队的主要差距在于‘精细化管理和信息化应用’。随着未来三至五年在智慧水务上的持续投入,配合内部管理机制与运营机制的深化改革,集团有信心补齐短板,跻身湾区水务环境领域的‘第一阵列’。”

当直饮水流进加油站的便民角落,当新能源充电桩点亮市民的出行之路,当智慧系统缩短办事的等待时间,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都是特区精神融入城市肌理的鲜活注脚。

未来,随着各项合作项目的落地生根,珠海水控集团将继续以特区精神为引领,在民生服务的赛道上持续创新,让“水润万家”的初心转化为更多民生红利,为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添上浓墨重彩的民生底色。

“珠水映城 幸福答卷”栏目出品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赵雨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南方都市报 incentive-icons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
583063文章数 358575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