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半年,已有4条高速公路在收费期满后停止收费,均位于中西部地区——
11月2日,湖南长永高速(长沙-永安高速)终止收费;9月4日、9月17日,成绵高速(成都-绵阳高速)和成都城北出口高速停止收费;6月19日,武汉天河机场高速停止收费。继北上广深之后,中西部城市也陆续加入免费大军。
免费之后,路段拥堵、道路养护、运营管理等问题很快随之而来。武汉天河机场高速停止收费后,日均车流量从1.5万辆增至4.5万辆,“堵车感”明显增加。
除此之外,长永、成绵、武汉天河机场等高速已经放出了改扩建消息,未来或将重新收费。
![]()
长永等高速启动改扩建招标
未来收费期限或将重新核定
![]()
公路收费政策的制定,要追溯到1984年。彼时由于交通基建落后、财政资金不足,国务院作出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决定,由政府或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款,通过收费来偿还借款。
当然,收费并非没有限制。2004年出台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规定:政府还贷公路和经营性公路的收费期限分别为最长不得超过15年和25年,中西部地区最长不得超过20年和30年。
收费的目的是还贷,贷款还清后,自然应该“按期免费”。2011年,时值全国首批高速迎来或即将迎来收费大限,交通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清理公路超期收费、通行费收费标准偏高等违规及不合理收费。
2011年底,上海宣布从2012年起将沪嘉高速公路调整为城市快速路,全面取消收费。这是全国首条通车、首条停止收费的高速公路,其通行费年入过亿,早已覆盖2.3亿的投资成本,完成了“收费还贷”的使命。
但这一趋势并未延续下去。2013年、2015年和2018年,交通部分别起草了《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正案征求意见稿)》《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征求意见稿)》和《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探索延长公路收费年限——
政府还贷公路实行“统贷统还”,到期后可以继续收费,用于偿还地区高速公路建设债务;经营性公路收费期限一般不得超过30年,对于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收费公路,可以超过30年;实施收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增加高速公路车道数量,可重新核定偿债期限或者经营期限。
虽然这些政策并未正式出台,但不少地区已经开始如此操作。2014年京石高速完成原址重建,又获得22年收费年限;2019年济青高速完成改扩建,获得25年收费年限;2027年即将到期的广深高速也在改扩建,未来收费期限将重新核定。
因此,自2012年至今,虽然有不少高速已经到达收费期限,但“按期免费”的并不多,基本都集中在最近三年——
2022年,荣乌高速威海至烟台段、广佛高速、武黄高速停止收费;2023年、2024年,京平高速李天桥至京津界段、广州北环高速相继停止收费;2025年,津沧高速、武汉天河机场高速、成绵高速、成都城北出口高速、长永高速停止收费。其中,长永、成绵、武汉机场等高速已经放出了改扩建的消息,未来或将重新收费。
![]()
比较特别的是,2014年梅观高速,2016年南光、盐排、盐坝高速及龙大高速深圳段,是深圳政府回购后提前免费的,主要是为了降低物流成本、助推经济发展,属于特殊案例。
![]()
武汉机场高速免费后
日均车流量增加2倍
高速免费带来的利好是显而易见的,背后的挑战也是不容忽视的。
好处在于,它可以降低民众出行成本和企业运输成本,提升社会经济运行效率。以深圳政府斥资27亿回购的梅观高速为例,这段高速从梅林到观澜,北部集聚富士康、华为等知名制造企业,南部连接皇岗口岸,取消收费能大大降低民众出行成本和企业物流成本。
经济运行效率提升,沿线地区自然“水涨船高”。经测算,梅观高速实施市政化改造之后,高速沿线500米范围内土地增值,换来300亿元的增值空间,长远之“益”大于短期之“亏”。
挑战在于,高速免费后车流量大幅增加,路段拥堵、道路养护等问题随之而来。武汉机场高速免费之后,日均车流量从1.5万辆增至4.5万辆。成绵高速免费后,不仅车流量增大,还多了很多大货车,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
成绵高速免费后,不少车主在网上表达担忧,或提出建议。
失去车辆通行费收入后,高昂的道路养护和运营管理成本,对地方财政也是巨大考验。2021年,全国收费公路运营管理、养护支出共1578亿。未来随着里程增加、物价上涨,这一数字还将继续攀升。根据交通部专家预测,“预计到2030年将增加超过3000亿元的养护管理资金需求。”
对此,专家媒体也普遍认为不能“一刀切”。大河网评论表示,中国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高速公路的车流量也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在实施高速公路到期停止收费这一政策时也不宜“一刀切”。对有改扩建的高速公路要实事求是地进行重新核准收费时限,但对那些以改扩建为借口而要求延长收费时限的高速公路坚决予以驳回。
![]()
云南广东债务余额最高
河北广东收支缺口最大
![]()
一个大的背景是,随着公路建设、偿债及养护管理成本不断增长,全国收费公路的收支缺口呈逐年扩大趋势,累积债务余额也逐年扩大。
2013年至2021年,交通部公布了全国收费公路统计公报。9年时间里,全国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收支缺口从661亿增加到6279亿,债务余额从34308亿增加到79179亿,分别扩大了9.5倍、2.3倍。
2019年以来,全国收费公路支出总额冲破万亿,其中8成用于偿还债务。以2021年数据为例,全国收费公路支出总额1.29万亿,其中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共1.06万亿、占比82%,运营管理、养护支出共1578亿、占比12%。
越是地域面积广袤、地形条件不佳的省份,债务余额越高,收支缺口通常也越大。以2021年数据为例,云南、广东收费公路债务余额超过6480亿,几乎并列全国第一;贵州、河北、陕西、湖南、湖北债务余额超过4000亿,居全国前列。
![]()
2021年,河北、广东、河南、云南收费公路收支缺口分别为627.2亿、589.0亿、533.7亿、512.2亿,位居前四。浙江(412.4亿)、福建(342.5亿)、山西(317.9亿)、贵州(313.1亿)、江苏(312.5亿)缺口超过300亿,位列前十。
![]()
在此背景下,构建更合理的收费体系显然更加现实。正如南方都市报评论所述,高速免费不是目的,提升通行效率才是。与其盲目追求“免费”,不如构建更科学的公路治理体系——对到期公路坚决免费,对新增项目合理规划融资模式,对养护成本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参考资料:
[1] 各地收费公路统计公报
[2] 高速公路收费密集到期:“免费时代”渐近?中国城市报
[3] 今年已有多条高速在收费期满后停止收费,高速免费时代真的要来了吗?海报新闻
[4] 高速收费即将成为历史?大象新闻
[5] 高速公路停止收费不宜“一刀切”.大河网
[6] 为高速公路“按期免费”点赞,也要警惕“免费即正义”.南方都市报
[7] 距离高速免费时代还远吗.半岛都市报
[8] 中国公路的养护挑战.经济观察报
-en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