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记者 瞿祥涛
金秋时节的湖北,层林尽染间满是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气息。舞剧《乐和长歌》、楚剧《田耕牛本传》、歌曲《世界赠予我的》摘得3项文华奖载誉归来;湖北省博物馆里“穿越青铜纪”VR体验项目前排起长队,游客戴上设备“亲历”战国铸剑场景;湖北省“聚力建支点 引领新风尚”广场舞展演舞出新风尚;武汉黄鹤楼前,游客举着手机、相机定格“黄鹤楼映金秋”的景致……
“湖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要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殷殷嘱托。一年来,湖北牢记嘱托,书写了一份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文旅产业量质齐升的亮眼答卷。
作为长江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湖北承载着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一年来,湖北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上双向发力,向世界讲述长江文明的厚重多彩和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我们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建设为引领,推进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和‘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加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建设。”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克克介绍,盘龙城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铜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挂牌成立,武陵山区(鄂西南)成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填补湖北空白,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的“技术创新突破难点堵点 让有机质文物重获新生”获评全国“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
此外,湖北坚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文化遗产魅力,各博物馆一年来举办展览1300余场,接待观众超5000万人次。湖北省博物馆“穿越青铜纪”VR体验、屈家岭遗址博物馆“夜游幻境”灯光秀等,更是成为吸引游客的“引流王牌”。
山西的鼓点擂响粗犷豪情,江西的采莲舞诉说红色记忆,湖北的薅草锣鼓唱响田园新声……11月7日,2025年湖北省“聚力建支点 引领新风尚”广场舞展演暨中部六省广场舞交流活动在湖北黄石启动。除主会场展演外,还设置了“文艺团队进景区快闪”“文艺赋美基层惠民演出”及“四季村晚”等系列联动活动。来自黄石的观众陈女士说:“既能欣赏到六省不同的文化特色,又能参加市集活动,这样的文化活动特别有意义。”
文化惠民工程直抵百姓心坎,绘就幸福生活的温暖底色。据介绍,今年以来,湖北省文旅系统扶持100支基层文艺团队,开展“四季村晚”、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等惠民活动超万场,线上线下惠及群众逾1亿人次,让文化润泽千家万户。
今年,湖北在文旅品牌建设上精准发力,重点构建“520100”景区品牌矩阵——以黄鹤楼、武当山、长江三峡、神农架、恩施大峡谷为核心引领,同步联动创建20家5A级旅游景区与100家精品景区,推动景区品质全面升级。在空间布局与线路打造上,湖北进一步整合文旅资源,聚力打造“神武峡”“赤黄红”两大文旅主轴,形成集聚发展的文旅产业带。
为推动品牌线路落地见效,今年9月,湖北举办了知音湖北·2025全球旅行商大会,吸引了来自41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旅行商以及各界代表共600余人参加。大会期间,200多位国际旅行商代表与文旅达人,开启“神武峡”核心区域的深度踩线之旅,用脚步丈量湖北的山水之美,用镜头记录荆楚的人文之韵。法国国际旅游联合会主席埃里克·杜吕克表示,计划将“神武峡”线路列入欧洲高端生态游线路,激发欧洲游客前往湖北旅游的热情。
湖北文旅强劲的发展势头在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得到印证。8天时间,全省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036.34万人次,较2024年同比增长12.9%,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69.7%,较2024年同比增长6.5个百分点。
以山水为笔,以文化为墨,湖北正朝着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自信迈进。近年来,湖北旅游综合收入连续跨越7000亿元、8000亿元、9000亿元“三大台阶”,预计今年可以突破万亿元大关。
来源:中国文化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