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分开12年,在菜市场偶遇前岳母挑烂菜,我掏出8万相助,没想到两天后前妻携律师上门,文件一打开我手都在抖
创作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旨在探讨极端情境下的人性与家庭关系。文中情节,仅为推动戏剧冲突的文学创作手法,不代表作者认同或鼓励此类行为。请读者以包容的心态看待故事中的角色选择,并将其与现实生活加以区分。
时隔十二年,我几乎快要忘了陈静的模样。
记忆里,她总是在争吵。
为了下一顿饭的米,为了孩子将来的奶粉钱,为了我那看不到希望的装修队。
她的脸,总是因为愤怒和失望而扭曲。
最后一次见她,是在民政局门口,她把离婚证塞进包里,转身就走,没有回头,没有眼泪,甚至没有一句“再见”。
那个背影,成了我十二年里所有动力的来源。
![]()
01
我叫李威,今年四十岁。
在北州市,我有一家不大不小的装修公司,手下养着两个施工队,一年到头,忙得脚不沾地。
公司在市中心的高档写字楼里,一百八十平,落地窗,视野开阔。
我开着一辆黑色的奔驰,住在城郊的三层别墅里,院子里种着几棵名贵的罗汉松。
在外人眼里,我是白手起家的典范,是逆袭的榜样。
饭局上,总有人端着酒杯,羡慕地说:“李总,你这日子,真是熬出来了。”
每当这时,我都会笑着点点头,喝下那杯酒,但心里想的却是陈静。
我想,如果她看到我今天的一切,会是什么表情?是后悔,是嫉妒,还是会像当年一样,冷着脸说我一身铜臭味?
我承认,我心里憋着一股劲。
一股向她,也向那段贫穷的过去证明自己的劲。
我成功了,我把当年我们争吵不休的那些东西,都变成了唾手可得的日常。
钱,房子,车子,体面。
这些东西,我都有了。
而她呢?我偶尔会想象她的生活。
或许,她早就再婚了,嫁给了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每天还在为柴米油盐算计。
或许,她过得并不好,岁月在她脸上刻下了比我更多的痕迹。
这种想象,让我获得一种隐秘而残忍的满足感。
我不是恨她,时间太久,恨意早就淡了。
我只是享受这种对比。
那天是周六,一个难得的空闲下午。
我刚从一个私人会所出来,谈成了一笔别墅精装的大单。
心情不错,开着车在城里漫无目的地转悠。
车开到老城区时,我突然想起了些什么。
我让司机在路边停车,自己走了下来。
这里是朝阳路菜市场,北州市最老、最乱的菜市场之一。
空气里弥漫着鱼腥味、蔬菜腐烂的酸味和各种香料混合在一起的复杂气味。
地面永远是湿漉漉的,踩上去黏糊糊的。
十二年前,我和陈静就住在这附近的出租屋里,我几乎每天都会来这里买菜。
那时候,我最会跟菜贩子讨价还价,为了一毛两毛钱,能磨上半天。
我已经很久没来过这种地方了。
别墅区的生鲜超市里,蔬菜都用保鲜膜包着,干干净净,价格昂贵。
我的保姆会处理好一切。
我今天来,没什么特别的目的,或许只是一时兴起,想看看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像是皇帝巡视自己打下的江山。
我穿着定制的衬衫和擦得锃亮的皮鞋,与周围提着菜篮子、穿着朴素的大爷大妈们格格不入。
他们看我的眼神,带着一丝好奇和疏离。
我享受这种感觉。
我信步走着,目光扫过一个个菜摊。
就在市场最角落,一个几乎没什么人光顾的摊位前,我看到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
那是一个老人,头发花白,身形佝偻得厉害,几乎要缩成一团。
她正蹲在地上,从一堆被别人挑剩下、叶子发黄发烂的菜叶里,费力地捡拾着。
她的动作很慢,手指因为干瘦而显得骨节突出。
我的脚步停住了。
当她颤巍巍地站起来,把怀里抱着的几片烂菜叶递给摊主,用近乎乞求的语气问能不能便宜点的时候,我看清了她的脸。
那张脸,布满了皱纹,皮肤蜡黄,眼神浑浊。
但那五官的轮廓,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是我的前岳母,张秀兰。
我的脑子“嗡”的一声,像是被什么东西重重地砸了一下。
十二年前,她虽然对我很不满意,但总是衣着整洁,说话中气十足,看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挑剔和审视。
可现在,她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摊主不耐烦地挥挥手,像是驱赶苍蝇:“不要钱了,拿走拿走,别耽误我做生意。”
前岳母像是得了天大的恩惠,连声道谢,小心翼翼地把那几片烂菜叶装进一个黑色的布袋里,然后佝偻着背,转身慢慢地往市场外走。
那一瞬间,我心里涌起的,不是怜悯,而是一种强烈的、被冒犯的感觉。
她是我前妻的母亲,也曾是我的岳母。
她现在这副模样,像是在无声地嘲笑着我李威的成功。
仿佛在告诉我,就算我再有钱,我过去的一部分,依然烂在泥里。
一种莫名的烦躁和怒火涌上心头。
![]()
我快步跟了上去,在她即将走出市场的时候,喊了一声:“妈。”
她浑身一僵,缓缓转过身。
当她看清是我时,浑浊的眼睛里先是闪过一丝极度的震惊,然后迅速被一种更深的东西所取代——是难堪,是屈辱。
她的嘴唇翕动了几下,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下意识地把那个装着烂菜叶的黑布袋往身后藏。
这个动作,彻底点燃了我。
我不想跟她叙旧,也不想问她这些年发生了什么。
我只想尽快结束这场让我感到难堪的重逢。
我快步走到我的车旁,打开后备箱,里面有一个我刚从银行取出来,准备下周给项目经理发奖金的现金袋。
我没有数,直接抓起厚厚的一沓,用另一个袋子装好,走回到她面前。
“拿着。”我把钱塞到她手里,语气生硬,不容拒绝。
她像是被烫到一样,连连后退,摆着手:“不,不,李威,我不能要……”
“这不是给你的。”我打断她,声音冷得像冰,“这是我给陈静的。我们夫妻一场,就算离了,我也不想看到你们过成这样。”
我说的是“夫妻一场”,但语气里没有半分温情,更像是一种施舍。
我看着她,一字一句地说:“拿着钱,去买点好东西吃,别再来这种地方了。”
说完,我没再看她一眼,转身拉开车门,坐了进去。
司机发动了车子,黑色的奔驰平稳地驶离了这片嘈杂混乱的老城区。
从后视镜里,我看到前岳母还呆呆地站在原地,手里攥着那个装钱的袋子,像一尊风干的雕像。
一种报复般的快感,在我心底升起。
这十二年,我终于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回到了她的面前。
我用钱,堵住了她当年所有对我的轻视和不满。
02
接下来的两天,我过得很平静。
那种在菜市场门口的烦躁感,在把钱塞给前岳母的那一刻,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掌控一切的安稳。
我偶尔会想,她们拿到那笔钱后会是什么反应。
我大概拿了八万块。
这笔钱,对现在的我来说,不过是一两个月的开销,但对她们,或许是一笔能改变生活的巨款。
我甚至在脑海里预演了接下来的剧情。
最大的可能,是陈静会打个电话过来。
电话接通后,她会沉默很久,然后用一种复杂的、带着点不甘和屈辱的语气,对我说一声“谢谢”。
而我,会用一种非常大度、非常平静的口吻告诉她:“不用谢,都过去了。有什么困难,以后还可以找我。”
我甚至想好了,如果她真的开口求我,我或许可以给她安排一个清闲的工作,或者干脆再给她一笔钱,让她去做点小生意。
我李威,现在有这个能力。
这个设想,让我感到非常满意。
这不仅仅是金钱上的胜利,更是姿态上的胜利。
我不再是当年那个在她面前抬不起头的穷小子,我可以俯视她,甚至可以决定她的生活。
第一天过去了,我的手机很安静。
或许,她们母女俩正在为这笔“飞来横财”如何使用而商量,或许陈静还在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我。
第二天,我照常去公司开会。
会议间隙,我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手机,依然没有任何未接来电和信息。
一种微妙的情绪开始在我心里滋生。
我导演了一出戏,付了钱,买了票,但主角却迟迟没有登场。
这让我感觉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
下午,我正在办公室审阅一份设计图纸,助理敲门进来,说楼下有一位姓陈的女士和一位张律师找我,没有预约。
姓陈?律师?
我的心猛地跳了一下。
是她。她来了。
但为什么会带着律师?
无数个念头在我脑海里闪过。
嫌钱少,想来敲一笔?
还是觉得我给钱的行为侮辱了她,要来告我?
我放下手里的图纸,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
不管她想干什么,我都接着。
在我的地盘上,我没什么好怕的。
“让他们上来。”我对助理说。
几分钟后,办公室的门被推开。
我抬起头,看到了十二年未见的陈静。
她瘦了很多,颧骨突出,眼窝深陷。
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清晰的痕迹,眼角有细密的皱纹。
她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牛仔外套,和一条黑色的裤子,脚上一双普通的运动鞋。
![]()
一身装扮,和这个光鲜亮丽的写字楼格格不入。
唯一没变的,是她的眼神。
依旧是那么倔强,那么冷。
她看着我,目光里没有一丝波澜,没有恨,没有怨,也没有久别重逢的激动。
她就像在看一个完全陌生的人。
她身边的男人,大约四十多岁,穿着一身合体的西装,戴着金丝眼镜,手里提着一个公文包。
他朝我礼貌地点点头,自我介绍道:“李先生,您好,我是张正,陈静女士的代理律师。”
我站起身,没有和他们握手,只是指了指对面的沙发:“坐。”
我的办公室很大,中间隔着一张巨大的红木办公桌。
我们三个人,就像是谈判桌上的三方,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而压抑。
助理端了两杯水进来,放在他们面前。
陈静没有碰那杯水。
她只是静静地坐着,目光环视着我的办公室,从落地窗外的城市天际线,到我身后书架上摆着的各种奖杯和合影。
我能感觉到,她的目光像一把尺子,在丈量着我这十二年的成果。
我打破了沉默,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有什么事,需要这么大阵仗,还把律师都请来了?”
张律师推了推眼镜,正准备开口,却被陈静抬手制止了。
她终于把目光重新落在我身上。
“李威,”她开口了,声音有些沙哑,像是很久没有好好说过话,“我今天来,不是来感谢你,也不是来跟你吵架的。”
她的平静,让我感到一丝不安。
这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想。
“我妈都跟我说了。”她继续说道,“你给了她八万块钱。”
我靠在椅子上,双臂环胸,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那又怎么样?我说了,那是给你的。看你们过得不容易,帮一把而已。”
我的话音刚落,陈静的嘴角,竟然露出了一丝极淡的、近乎于无的笑容。
那笑容里,没有感激,只有一种我看不懂的,像是怜悯又像是嘲弄的复杂情绪。
这个笑容,刺痛了我。
“帮一把?”她重复着我的话,声音不大,却像针一样扎进我的耳朵,“李威,你是不是觉得,你现在很有钱,很成功,就可以随意评判和施舍别人的人生了?”
“我没有这个意思。”我皱起眉,辩解道,“我只是……”
“你只是在满足你自己,不是吗?”她毫不留情地打断我,“你看到我妈捡烂菜叶,你心里很得意吧?你觉得你终于赢了,终于可以站在高处,用钱来羞辱我们了。”
我被她说中了心事,脸上一阵燥热,声音也大了起来:“我没有!陈静,你不要把人想得那么龌龊!我只是看你们可怜!”
“可怜?”陈静看着我,眼神冷得像冰,“我们不需要你的可怜。”
她转向身边的律师,仿佛在给出一个信号。
一直沉默的张律师会意,开了口。
他的声音很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专业性。
“李先生,”他一边说,一边把公文包放在茶几上,发出一声轻响,“我想,私人恩怨可以先放一放。”
陈静接过了话头,目光重新落在我身上:“今天我请张律师过来,是想和你谈一笔交易。”
我愣住了。
我看着陈静,她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
“交易?”我冷笑一声,“我们之间,除了失败的过去,还有什么可以交易的?”
张律师没有理会我的嘲讽,他打开公文包,从里面拿出一个厚厚的牛皮纸档案袋,放在桌上,推到我的面前。
那档案袋看起来有些年头了,边角已经磨损。
陈静看着我,终于再次开口,声音平淡无波:“李威,你打开看看。”
我的手有些发抖。
我深吸一口气,撕开了档案袋的封口。
![]()
我把里面的东西倒了出来。
散落在我红木办公桌上的,不是我想象中的任何法律文书。
那是一沓厚厚的、打印精美的纸张,和一张折叠起来的医院收据。
我拿起最上面的一张,那是一份《北州市重点中学初中部缴费通知单》,上面的学生姓名栏里,打印着一个陌生的名字:陈默。
我一张张往下翻,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每一张缴费单上的名字,都是陈默。
学费、补习费、竞赛费……每一笔费用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我的心,开始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
陈默?这是谁?
我的目光,最后落在了那张折叠起来的医院收据上。我颤抖着手,将它展开。
那是《北州大学附属医院住院预缴款收据》。
病人姓名:陈默。
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预缴款金额:叁拾万元整。
收据的开具日期,是上个星期。
当我看到“陈默”那个名字,和后面触目惊心的诊断结果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
我猛地抬起头,死死地盯着陈静,声音因为恐惧而变了调:“这是谁?陈默是谁?!”
陈静看着我,看着我惨白的脸和颤抖的手。
十二年来,她的脸上第一次,有了一种称得上是“表情”的变化。
那是一种混杂着痛苦、疲惫和决绝的神情。
她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李威,陈默是你的儿子。今年,十一岁。”
03
我有一个儿子?
我盯着陈静,嘴巴张了张,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不可能……”我下意识地反驳,声音干涩,“我们离婚的时候,你……”
“我没有告诉你。”陈静的语气依然平静,像是在陈述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发现怀孕,是在我们办完手续之后。那时候,我不想告诉你。告诉你又有什么用?让你跟我一起为了几百块的产检费吵架吗?还是让你看着我,唉声叹气,说又多了一张吃饭的嘴?”
她的话,像一把把尖刀,精准地刺进我最不愿回首的过去。
“我不想我的孩子,出生在那样一个充满争吵和绝望的家庭里。”她看着我,“所以,我选择了一个人。他跟我姓陈,叫陈默。”
我的身体晃了一下,跌坐回椅子上。
办公桌上的那些缴费单和诊断书,此刻变得无比刺眼。
“为什么……为什么现在才来找我?”我艰难地问道,声音里带着我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