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山东泰安山城联动共擎绿色画卷,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0
分享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秋日的泰山,雄伟壮丽,层林尽染,葱茏的植被漫山遍野。泰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泰山。泰安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

泰山是泰安生态的形象缩影,也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泰安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多措并举推动泰山生态治理,并以生态为笔,拓展全域治理,发展生态产业,激活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植绿护绿,筑牢泰山生态屏障

在泰山万仙楼盘道西侧,林木掩映处树立着一座大型现代石浮雕,这是为纪念泰山林场建场50周年而设立的植树造林纪念碑。山林面积达18万亩,泰山森林覆盖率达94.8%、植被覆盖率达95.6%,泰山林场成为山东第一大国有林场……然而在70多年前,泰山还不是眼前的景象。


“都云青未了,我看赤无毛。”郭沫若曾经反用杜甫诗意描述对泰山植被的初印象。据记载,由于历史战乱和灾荒,泰山植被曾遭到惨重破坏。新中国成立初期,泰山曾仅剩残林3000亩,森林覆盖率不到2%。

在泰山景区樱桃园管理区,至今还保留着一座建于上世纪的石屋子。选料简单、造型简陋的石屋子,记录着当年植树造林的艰辛。“造林人们在山上住石屋、饮山泉,栉风沐雨,植树造林,硬是用双手撑起了泰山的一片绿。”泰山景区樱桃园管理区党支部书记、区长张士鹏介绍。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泰山绿化,开始进行大面积封山育林和人工绿化。1955年至1958年,泰山打响植树造林战役,近万名林业工人、农民、解放军官兵、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开进深山,在没有机械化的情况下,肩挑手提、刨坑整地,在较短时间内超额完成了泰山绿化造林任务。1961年,郭沫若再次造访泰山,被泰山的变化深深打动,写下“人工方峻极,绿化到山椒”。

位于泰山南天门处的飞龙岩,曾经是陡峭裸露的山岩,经过30多年的蜕变,如今已长出一片蓊郁的绿意。连无法攀援的峭壁悬崖,造林人们靠着绳索种下幼苗,实现泰山无处不苍翠。如今,泰山景区依然保持着植树造林的传统,编制了《泰山林场森林经营方案》,每年投资200余万元,抚育森林都在1万余亩,着力营造垂直结构合理、针阔比例适宜的近自然森林生态系统。

被誉为“绿色国宝”的古树名木是泰山生态保护成果的重要“见证者”。据了解,目前泰山现有古树名木1.8万余株,其中300年以上的1821株,“秦松”“汉柏”“唐槐”“宋银杏”等23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泰山景区遗产保护部部长申卫星介绍,从2022年起,泰山景区开展了古树名木种质资源库建设,实施古树名木育苗工程,培育汉柏、唐槐等古树后代,传承古树优良基因。


“每一棵古树都有专属编号,享受着‘一树一策’的管护,监测系统24小时反馈古树的生长状态,一旦发现异常,管护人员便立刻赶往现场采取措施。”申卫星介绍。在育苗方面,截至目前泰山景区已培育幼苗290株,其中列入世界遗产要素的4棵古树名木培育幼苗219株,并向陕西茂陵博物馆赠送8株汉柏幼苗。今年10月,岱庙6株汉柏于今年入选第一批“国保单位·古树名木”协同保护名录,古树优良基因得以不断传承保护。

近年来,泰安持续加强保护管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完成了泰安市首批2167株二级保护古树的标牌制作工作,统一标牌样式和悬挂标准及信息要素,便于“一树一策”精准管理,计划今年对166株古树进行保护复壮,目前复壮方案已全部完成,围绕“护绿”的工作正全面展开。

串珠成链,拓宽全域生态空间

泰山花楸是泰山物种最具代表性的植物。为了扩大泰山花楸种群数量,泰山景区通过野外采集种子,在实验室内培育的方式,攻破了常温不育种和幼苗成活极低的难题。目前已人工繁育泰山花楸、泰山柳等特有植物2000余株,有效保障了泰山特有种质资源的繁衍延续。


“泰山区域先后观测到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黑喉鸫、乌灰鸫等。据最新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泰山野生鸟类记录已达376种,昆虫3000余种,其中新记录900余种。”申卫星说。除鸟类外,泰山特色泰山螭霖鱼已被列为泰山自然遗产名录,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泰安为此设立泰山螭霖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从2009年开始连续进行泰山螭霖鱼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投放鱼苗200余万尾。泰山景区每年超9000万元生态投入,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生态防护网,实现连续37年零灾害。

为维持泰山生态系统稳定发展,泰安还强化对泰山石的保护和监管,先后制定出台政策法规,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定期巡航技术以及对泰山风景区及周边地区是否存在盗采泰山石问题进行全覆盖排查,依法关闭取缔大型石头存放和交易场所,严格执行禁采、禁售、禁运、禁存“四禁”要求,盗采得到全面遏制,交易市场全部关闭,为泰山生态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生态治理不止泰山。近年来,泰安以泰山、大汶河、东平湖三大重要生态区域为重点,深入实施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

泰安是山东省唯一黄河干支流全域覆盖的地级市,大汶河是黄河下游最大支流。去年3月,泰山·黄河—大汶河文化旅游生态廊道正式动工,进一步提高流域生态治理水平和环境承载力,筑牢汶河沿岸生态屏障。


借绿发展 培植壮大生态产业

泰安抓住泰山得天处地的自然资源优势,打造原生态仿野生灵芝基地,逐步将泰山赤灵芝菌种植变仿野生为野生,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增收;岱岳区道朗镇的泰山九女峰片区,周边19个乡村发展特色种植产业,拥有58个泰山赤灵芝大棚等,实现村集体收入翻倍增长。

泰安实施“串珠成链、山城联动、全域融合、转型升级”战略,着力推动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泰山旅游向全域旅游、城市流量向发展增量、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四个转变”。 2024年,泰安全年接待国内游客9429.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02.7亿元;同年,外地游客平均留泰时间达到2.2天,提高10.4%;泰山游客量连续两年突破800万人次。至2025年11月8日,泰山游客人数已突破760万人次。

“绿色低碳”是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的亮点之一。泰安通过纵深推进新型工业化,全面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能源消费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制造体系绿色化、制造流程数字化等方面转型,实现生态保护与工业建设的高质量“融合”。

如今,泰安这座古老而富有活力的城市,山更绿、水更清、城更美,被评为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中国最具魅力文化旅游城市、中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还入选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抓住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机遇,坚定不移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积极探索富有泰安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泰安市委书记杨洪涛表示。(柳萍 秦浩/文 陈阳 吴方/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66175文章数 20078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