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宋绪政
在山东省宁阳县法治文化阵地,常有普法志愿者为过往群众讲解法律知识,展板上的案例解析与法治宣传资料相映成趣。从城市的法治公交专线到乡村的法治公园广场,从校园的法治课堂到企业的普法讲座,法治元素已深度融入宁阳社会肌理。
近年来,该县深耕“八五”普法实践,以机制创新、阵地拓展、基层深耕为抓手,推动法治泰安建设动态指数保持全市前列,让法治成为县域发展的坚实底色。
“遇到校园欺凌要勇敢说不,及时向‘法治班主任’求助!”在宁阳县中小学的课堂上,法治副校长结合真实案例为学生们上着生动的法治课。该县2024年创新推行“法治班主任”机制,选派政法干警担任中小学法治班主任,形成“双副校长+双班主任”法治教育新模式,相关经验获省教育厅推广。
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宁阳构建“普法提示函+一月一主题”精准普法体系,编制《普法“十进”责任清单》,明确29个单位分别牵头10类场所的普法任务。通过每年组织“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压实20余家牵头部门责任,累计开展“法治护航惠民助企”等主题普法活动1300余场,让精准普法走进千家万户。如今,全县组建“八五”普法讲师团和210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开展各类专项普法活动320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48万余份,公民法治素养显著提升。
基层治理中,法治根基不断夯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推行“1471”服务模式,2025年参与调解463次、提供法律咨询5368次,成为群众身边的“法律贴心人”。宁阳创新“党委领导、府院联动”路径化解历史遗留问题,设立全市首家驻法院行政复议办公室,建成22个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县乡两级合法性审查全覆盖,五年来受理行政复议696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2万余件,调处成功率达99.2%。法治乡村“六个一”模式入选司法部案例库,4个村获评国家级、7个村获评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绘就乡村善治图景。
法治的生命力在于文化浸润,宁阳将法治精神融入日常生活的每个场景。全县建成331个乡村法治公园、广场,585个法治宣传栏,以“每村不低于2平方米”标准让普法融入休闲。该县推动“非遗+普法”深度融合,依托葫芦烙画等非遗技艺创作法治作品,进校园、进社区传播法律知识;普法微电影《汶河未央》斩获全国奖项,开通“法治宁阳”公交专线,拓展“互联网+”智慧普法平台,让法治宣传触手可及。
从“被动普法”到“主动学法”,从“事后调处”到“事前预防”,宁阳正以法治建设破解发展难题、增进民生福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联系齐鲁晚报泰安融媒中心,热线电话:0538-698211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