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7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公开叫嚣“台湾有事”,声称日本将行使集体自卫权,甚至不排除军事介入。
中方反应迅速且强硬,不到48小时,却又罕见地对一位日本文化界巨匠逝世表达深切哀悼。
这场中日外交风波,不只是一次口水战,是一次明确的信号交换,是一次底线的试探,是一场未来决策的前哨战。
高市早苗不是第一次发表极端言论,但这次她的表态,直接越线,11月7日在日本国会预算委员会上,她不再拐弯抹角,而是明确说出。
一旦“台湾有事”,日本可以认定为“存亡危机事态”,也就是可以动用“集体自卫权”,直接出兵。这不是普通的外交表态,这是对中国核心利益的直接挑衅。
她说完这番话后,各方批评声音不断,可到了11月10日,她态度依旧强硬,不仅不撤回,还说“今后不再明确假设”,等于把“擦枪走火”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
她的逻辑很简单:不说,就是没事;说了,也是合理;你中国不高兴,是你的问题,但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必须看清,这次她说出“集体自卫权”五个字,不仅打破了日本长期维持的“战略模糊”,更意味着日本政府正在系统性地调整其对华政策。而这个调整,背后有两个推动力。
第一个是她自己的政治立场。高市早苗一直被称为“女版安倍”,安倍路线的核心,是右翼民族主义、强化军备、修宪摆脱战后体制,她上任后,从未收到中方的正式贺电,这本身就是一个信号,北京对她没好感,也没信任。
第二个是她借助“台湾议题”进行政治操控,台湾在日本国内,是一个可以调动舆论、塑造“危机意识”的工具,高市在这场国会发言中,实际上是对内喊话,她知道,在日本国内,“中国威胁论”早已成为保守派拉票的王牌。
但问题来了,中国会让她这么轻松地“刷存在感”吗?中方的回应非常清晰,不会。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连出三问,直接戳破了高市的“算计”,你是不是在挑战中国统一?你是不是在干涉中国内政?你是不是想让日本重演历史错误?这些问题不是外交辞令,而是公开警告。
更引人注意的是央媒“玉渊谭天”的评论直接火力全开,用了“脑袋被驴踢了”“满嘴喷粪”这样的词汇。
这种语言风格,在中国媒体上极其罕见,几乎是近20年来首次如此直白地攻击日本现任首相,中方不是失控,而是要传递一个意思,你可以玩火,但别假装我们看不见。
![]()
就在高市拒绝撤回涉台言论不到48小时,中国外交部突然对一位日本文化界知名人物,仲代达矢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
这位演员曾主演中日合拍的《大地之子》,讲述一位日本战争遗孤在中国成长的故事,代表着中日文化交流中最温情、最人性的部分,他的去世让中方在舆论高压下,突然切换了语调。
这是不是矛盾?表面上看,是对比强烈,但背后其实是一种策略。
![]()
中国不是在示弱,而是在明确地划出一条线,我们反对的是挑衅,不是日本人民,我们拒绝的是战争叫嚣,不是中日友好。
中方在表达哀悼的同时,强调了仲代达矢在中日文化交流上的贡献,也就是说哪怕你高市早苗把气氛搞砸了,我们依然珍视那些曾在两国关系中起到桥梁作用的人,这不是情绪化,而是理性姿态。
![]()
我们看到的是“软硬兼施”的典型外交操作,一方面,对高市早苗进行毫不留情的抨击;另一方面,又在文化层面释放善意,这种手法的背后逻辑是让日本社会自己判断,谁在推动中日关系向前,谁在将它拖入危险。
中方这次的战略,不再是被动回应,而是主动设局,你高市早苗制造冲突,我就借此机会划线定调。你要玩极端,我就展示什么叫“有温度的对抗”。
![]()
高市早苗为何敢在台湾问题上“放狠话”?她是真的有决心,还是在借势博弈?答案可能是:两者都有。
她想借“台湾有事”话题巩固右翼选票,同时也在赌一个机会,美国的默许,但这恰恰是最危险的地方。
美国也没给出明确支持,特朗普在一次演讲中模糊回应说“有些盟友根本不是盟友”,看似是批评欧洲国家,但也可能在暗示对日本的态度,别以为我们会为你擦屁股。
![]()
这说明什么?日本的“自信”是建立在不确定的盟友关系上的,一旦美国不愿背书,日本的“集体自卫权”就是空中楼阁,高市的强硬,其实是虚张声势。
在日本内部,政局也并不稳定,右翼势力虽然声音大,但并不是全民共识,日本经济依赖中国市场是事实,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仍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双边贸易额超过1.5万亿人民币,无论高市怎么喊,企业界不愿陪她赌。
![]()
这就形成一个悖论,政治上挑衅,经济上依赖,嘴上强硬,行动上保守,日本政府像是骑在墙头的投机者,既不敢断绝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也想在安全议题上捞政治资本,时间长了,只会陷入更大的战略失衡。
中国看得很清楚,所以这次回应中,同时打的是“历史问题”和“现实利益”。
在联合国场合,中国代表直接抨击日本对冲绳问题的处理,点名其在历史问题上“遮遮掩掩”,这不是旧账重提,而是提醒你没资格在“和平”问题上说教别人。
![]()
高市早苗可以放狠话,但她不能决定中日未来的走向,中国的态度已经摆明我们不怕冲突,但更愿意理性沟通,如果你想玩火,我们奉陪,如果你愿意回归正常,我们也不会关门。
这场风波,不只是一次外交口水战,而是中日关系一次“价值观与现实”的较量,未来怎么走,不是看高市一个人的嘴,而是看日本整个政治体系是否清醒。
别忘了,中日之间的冷和平还在继续,而下一步,是撞枪口,还是找出路,日本必须做出选择。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