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秦巴腹地的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是全国586个畜牧大县之一。近年来,该区按照“育龙头、强链主、补链条、搭平台、保要素、建集群”畜牧产业发展思路,紧盯“延链、补链、强链”核心任务,以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为突破口,不断加大政策引导,强化科技支撑,聚力构建以骨干企业为支撑的畜牧养殖体系、以“猪沼园”为特征的循环绿色种养体系、以“富硒猪肉”为代表的品牌体系,以阳晨牧业、民荣本牧、秦巴鼎牧等链主企业为支撑的良种繁育体系。不断做大做强“链主”企业,打造了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长、绿色底色足、安全可控制、联农带农紧的生猪全产业链企业,形成育种、扩繁、饲养、屠宰、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成为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重要产业支撑。
![]()
图为汉滨区关家镇安康秦巴鼎牧食品有限公司年出栏30万头良种仔猪楼房养猪场全貌。
在全面推进种业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汉滨区农业农村局立足区域优势和资源禀赋,聚焦生猪良种繁育和地方特色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致力于打造全国生猪良种繁育基地,扎实开展陕南白山羊、汉江黑猪(安康)、巴山黄牛等地方种质资源保种工作,在畜牧产业发展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种业发展路径,为全省乃至全国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和生猪良种繁育做出了汉滨贡献。
![]()
图为位于汉滨区五里镇柿树碥村的皮埃西年出栏5万头曾祖代种猪场全貌。
聚焦良种繁育,聚力打造生猪产业核心引擎。汉滨区以提升生猪种源质量为主线,依托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和皮埃西曾祖代核心种猪场,构建了“核心场+扩繁场+商品场”三级繁育体系。现有长白、大白、杜洛克、皮特兰等品种原种猪5000余头,每年可向全国提供优良种猪10万余头。全区现有良种猪扩繁场58家,存栏能繁母猪3.2万头,商品仔猪年供应能力突破80万头,秦巴鼎牧食品有限公司年出栏30万头仔猪繁育场投产,有效带动周边养殖户增产增收,将成为秦巴山区生猪种业发展的标杆。
阳晨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大平说:“陕西安康秦阳晨原种猪有限公司是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这是陕西唯一一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在国家种业振兴战略指引下,我们将努力培育一流的种猪,积极打造一流育种企业,力争为国家提供更多、更优秀的种猪。”
坚守保种底线,推动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利用。针对陕南白山羊种群萎缩风险,汉滨区高度重视,及时建立原产地保种场和基因库,实施“活体保种+遗传材料保存”双轨机制,开展系统性能测定和血统登记,已建成市级保种场1家,区级保种场5家,保种群规模稳定在2000只以上,群体遗传多样性得到有效维持。同时,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联保模式,推动保种与产业开发协同发展,使这一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强、肉质鲜美等优势的地方品种重焕生机。
![]()
据关庙镇甲升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唐甲升介绍:“陕南白山羊是我们地方优良肉山羊品种,肉质鲜嫩,深受消费者青睐,随着引进品种不断增多,地方品种濒临灭绝。近年来,在市、区农业农村部门的重视支持下,陕南白山羊品种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传承特色资源,擦亮汉江黑猪(安康)品牌底色。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汉江黑猪(安康)是汉江流域传统养殖文化的象征。已建成汉江黑猪(安康)保种选育核心场2家,选育核心群300余头,划定核心保护区,建立标准化保种场,实施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提升黑猪生长速度与瘦肉率的同时,保留其肉质细嫩、风味浓郁的独特品质。通过品牌化运营和高端市场对接,安康黑猪已进入全国多个一线城市高端消费市场,实现“保得住、用得好、卖得俏”。
![]()
图为华中农业大学雷鸣刚教授带领育种团队在汉滨区洪山镇金鹏牧业公司指导汉江黑猪(安康)保种选育工作。
位于汉滨区洪山镇瓦仓社区的安康金鹏牧业公司负责人刘显金说:“汉江黑猪(安康)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资源,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有信心把这一濒临灭绝的地方优良品种保护好,更好的满足群众吃好肉问题。”
守护生态瑰宝,激活巴山牛种质潜力。巴山牛作为适应高山放牧的珍贵黄牛品种,具有抗病力强、肉质优良等特点。汉滨区在巴山腹地建立原生态保种基地,推行“放牧+补饲”生态养殖模式,严格控制杂交,确保血统纯正。同时,联合科研机构开展巴山牛全基因组测序与功能基因挖掘,为后续品种提纯复壮和特色肉制品开发奠定科技基础。目前,已建立省级保种场1家,种牛规模200余头,保种群数量稳步回升,种群结构日趋合理,生态养殖示范效应逐步显现。
![]()
图为位于汉滨区五里镇柿树碥村月南印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巴山黄牛省级保种场选育巴山牛。
汉滨区五里镇柿树碥村月南印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喜介绍:“巴山黄牛是秦巴山区的老品种,我大学毕业后,在家开始饲养巴山黄牛,在政府的重视和政策支持下,现已选育巴山牛种群200余头,已被认定为省级种质资源保护单位。”
汉滨区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小龙表示,种业是农业的“芯片”,畜禽种质资源更是战略性资源。下一步,汉滨将持续加大政策支持与科技投入,不断完善种业体系,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构建集资源保护、良种繁育、产业开发于一体的现代畜禽种业体系,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强劲种业动能。
从保种到振兴,从传承到创新,汉滨正以坚实步伐走在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前列,书写着新时代山区种业振兴的生动篇章。
(黄文安)
责任编辑:刘旸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