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雕像传奇
高春需 七星合璧
2025年08月09日 20:21 河北
「链接」
七星作家简介
Introduction to Writer Qixing
高春需,笔名槐阴伯、季节河,1963年4月生,高邑县磨房村人。曾主编《春野》文学报、《高邑报》、《高邑人物志》(100万字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
![]()
刘秀雕像传奇
作者:高春需
![]()
在高邑城南的刘秀公园,巍峨的光武帝雕像与千秋台遥遥相对,这方土地藏着四段透着灵性的故事。最奇的是,如今站在雕像与千秋台中间拍手,总能听见“啾啾啾”的鸟叫声从空荡的风里传来,老人们说,那是光武爷留下的回响。而这尊承载着历史记忆的雕像得以矗立,离不开华域郦都董事长张文周的赤诚——当年公园修建缺资金,他捐出百万元,亲自赴曲阳盯紧雕像打磨,从王冠规制到战袍褶皱,连佩剑弧度都要透着仁厚,匠人说他“对着石像说话时,像在跟光武爷对话”。这份诚心,为后续的灵韵故事埋下了伏笔。
一、雕像吊装不顺利,老汉一语破僵局
2009年早春,雕琢半载的刘秀石像运抵公园。这尊青灰色石像高近十米,王冠流苏似动,战袍藏着风沙,佩剑寒光凛凛,远眺的眼神藏着千年威仪。可吊装时怪事频发:钢缆绷紧就断,吊车莫名倾斜,两个多小时过去,石像在拖车上纹丝不动。工人们急得直搓手,围观乡亲窃语:“光武爷怕是还没认这地儿。”
日头正盛时,一位捡破烂的老汉骑着破三轮车过来,望着石像叹道:“圣贤落座哪能没声响?放挂鞭炮请喜神试试。”施工队半信半疑找来千响鞭炮,引线点燃的刹那,“噼里啪啦”的炸响惊彻工地。不等硝烟未散,吊车竟稳稳发力,钢缆如游龙托举石像,不到二十分钟就精准落位基座,接缝严丝合缝,众人目瞪口呆,无不称奇。
二、揭幕前夕土埋脚,瑞雪悄落除尘痕
石像落定后,场地半尺厚的细土成了新愁。正月风大,上千乡亲来揭幕,定是漫天黄土。洒水怕结冰,不洒又失敬意,众人正犯难,深夜竟飘起细雪。雪下得轻悄,像给土地盖了层绒毯,天亮时满地素白,脚踩上去只留浅印,太阳一晒,雪水渗进土里锁牢浮尘,空气清润得能闻见泥土香。
乡亲们踩着雪来,望着洁净的场地,都道是天公作美,连光武爷都在护着这场仪式。
三、南风劲吹难揭幕,风向陡转红绸落
2009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喜气漫过公园,揭幕仪式在暖阳里进行。议程一项一项进行,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眼看揭幕时间临近,几名负责揭幕的工作人员却揪着心:因为此时南风正劲,将丈余红绸吹得紧贴着面南矗立的石像,石像上有许多尖锐凸起的棱角,如果使劲硬拽,难免会将红绸撕破。情节之下,两个壮汉紧紧攥着事先准备好的长竹竿,以防意外,时间越来越近,他们的心里扑通扑通直跳,手心里冒出了冷汗。
吉时已到,主持人高喊“揭幕”,突然,令人难以置信的情景发生了,只见刚刚还呼呼劲吹的南风陡然转变了风向,“呼”地一声从北方卷来,红绸如红蝶般从石像头顶滑落,在空中打着旋儿,稳稳落进壮汉手里,连战袍褶皱都没蹭到半分。阳光洒满石像的刹那,人群爆发出激烈的掌声,伴随着喝彩声、欢呼声,孩子们跳着喊:“是皇帝爷爷掀的帘子!皇帝爷爷显灵了!皇帝爷爷显灵了!”
四、光武大帝风雨顺,古鄗凤城岁月安
自光武帝雕像落成后,高邑县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安稳的力量。每当周边地区遭遇旱涝风雹灾害时,高邑大地却安然无恙。多年来,这里风调雨顺,风调雨顺,一片祥和。县域内邻里和睦,少有纷争,社会安定祥和,经济也稳步发展。老百姓都说,这是光武爷的庇佑。
老人们常带着孩子在石像下晒太阳,阳光穿过石像剪影落在地上,风声裹着淡淡的暖意,像一首没尽头的歌。这些故事里没有玄虚,只有对历史的敬畏、对善举的感念,以及对这片土地安稳岁月的珍视——光武爷护着这片土地,而这片土地,永远记着他的故事。
![]()
Part.1
阅读 183
留言
都在搜:高邑县名人
写留言
- 七星合璧作者8月9日
- 你是高邑老乡吗
- 未精选,仅作者可见
已无更多数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