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分文未出,名下竟“飞”来一家个体“小吃店”和一套约200平方米的房子,这样的“好事”落在四川籍男子李伟身上。然而,随着银行一纸诉讼,剧情陡转直下,他惊呼上当受骗。
贷款遭拒
男子拟贷30万创业遭拒,被网上广告诱惑后从川飞闽
今年30岁的李伟,老家在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绥山镇农村,目前在福建泉州市晋江市打工。
他说,3岁那年父母离异,他随父亲一起生活,长大后在外打工,后来通过努力考取了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成为一名建筑起重机械司机(塔式起重机)。
“2024年7月份,我在老家开塔吊,每月工资6000多元,那段时间父亲经常生病。”李伟说,有一天他萌发创业改变家庭面貌的念头,便到当地一家银行想贷款30万,因他没有任何抵押物,也无人给他担保,遭拒。
李伟回忆说,同年8月的一天,他要好的胡姓朋友在网上看到一则贷款广告,大意是“如果到银行贷款遭拒,他们有办法”。李伟联系上了打广告的男子高某,对方称他们在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他给我买了一张8月31日下午的飞机票,叫我去面谈。”
李伟给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出示的机票信息显示,当天下午1:55他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登机,乘坐成都航空公司的EU6661号航班直飞泉州晋江国际机场。
![]()
当初,李伟乘飞机从四川飞往福建
胡先生对记者称,当初他看到网上那则广告后,出自一番好意告诉了李伟,“后来听他说要去晋江面谈,我担心他被骗,想和他一起去,刚好我女友说想去福建旅游,那天我俩先飞到晋江并在机场等他,他抵达后被高某接住,当时高某说可先买一套房,再作抵押贷款,至于如何才能买到房,他说自己有办法。”
“后来,高某把李伟安顿在晋江市一家公寓里。”胡先生称,他和女友这才离开,到晋江和石狮等地旅游去了,后来还多次关心李伟,“得知他的遭遇后,我感到有些愧疚。”
飞来小店
刷流水5个月每月记录最高20余万,“飞”来个体“小吃店”
企查查显示,李伟所说的高某,早在2021年4月14日,在泉州市南安市官桥镇开有一家咨询部,经营范围主要是信息咨询服务,目前被列入经营异常。
李伟称,安顿下来后,高某说要给他配资产、配公司、配房子,把他包装摇身变成企业家,“我问他如何操作,他说他有办法,还说不需要我出一分钱。”
李伟介绍称,9月1日,高某叫他去打征信报告,发现良好,接下来便开始安排他在住处用手机刷流水,每天上午由群主在一个10人微信群里发红包或转账,群员抢红包或接受转账后每晚对账,群主要求将当天所有收入全部返回,“高某每天给我50元左右生活费,有时转账有时用现金。”
李伟给记者出示的“每月支出对比”显示,他2024年9月份是2.6万,10月份是9万,11月份是7829.80元,12月份是20.3万,2025年1月份是5万。
李伟说,有一天高某找他要身份证等证件,称要给他办营业执照。
![]()
图为李伟出示的营业执照
李伟出示的一份名称为“晋江市安海镇李伟小吃店(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显示,注册日期是2024年9月12日,经营范围为餐饮服务、小餐饮、小食杂以及食品小作坊经营,登记机关系晋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那里根本不是小吃店,我从来没有经营过。”
购买房产
被人首付40余万,每月帮还1万余元按揭款,4个月后断供
李伟称,有了流水有了收入,又有营业执照,接下来高某便带他去购买房子。
李伟给记者出示的《晋江市商品房买卖合同(网上签约)登记备案申请表》载明,2024年9月23日,他与晋江一家公司签订合同,将对方开发的一套建筑面积为197.69平方米房屋买下,套内面积156.7平方米,成交总价275.5601万元,建筑面积每平方米13939元。
“这套房子首付款是41.1415万元。”李伟介绍说,从中国农业银行晋江市支行(以下简称“晋江支行”)贷款234万元,每月按揭还款1万余元,“尽管如此,我自己没有支付一分钱,首付款全是高某给我支付的,他还给我支付了几个月的按揭款。”
![]()
高某汇给李伟的411415元
李伟提供的付款明细显示,2024年9月23日上午10:52,高某通过银行转给他41.1415万元,他随即分两次支付给开发商。
同年11月份开始,高某每月将按揭款支付给李伟,由他还贷,“他连续支付4个月后就断供了,原先说的叫我用这套房子抵押贷款30万供我创业,也没有了音讯。”
![]()
接房时,李伟在剪彩
李伟给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提供的多段视频显示,他购买的那套房子系毛坯房,“接房那天,在房门口还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剪彩仪式。”
李伟所言是否属实?
记者联系上了高某,就李伟所言向他求证,他称“不记得了。”当记者向他求证相关细节时,他情绪激动,连爆粗口。
![]()
李伟购买的房子
李伟购房小区附近一家房产中介介绍称,当时李伟所购小区二楼的市场价按建筑面积计算大约是每平方米10000元。
报警求助
称遭开发商和中介联合欺骗,警方建议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李伟说,断供后他多次找过高某,“他说房子是我的,要由我自己还月供。”
2025年3月底,李伟在晋江市一建筑工地找到一份开塔吊的工作维持生计,每天工作10小时左右。
令李伟没有料到的是,今年5月下旬,他收到晋江市法院的传票,称“晋江市支行”起诉他要求归还余下的230余万元贷款。
该传票称,此案于6月26日上午8:30在该法院第8法庭开庭审理。
接到传票后不久,李伟向当地水头派出所报警求助称,自己在晋江市陈埭镇某小区被开发商和中介欺骗,签订购房合同后背负银行贷款,希望民警介入调查。
该派出所相关人士称,李伟可自行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主张购房合同无效。
银行起诉
银行要求归还230余万元贷款,起诉后又撤诉
“晋江市支行”起诉称,2024年10月8日,他们与李伟签订《个人购房担保借款合同》,约定由他们提供234万元贷款,用于李伟购买住房,贷款期限360个月,至2054年10月7日止,李伟以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归还贷款本息,还款日为每月1日。
该起诉状还称,当时双方约定,李伟自愿以他购买的那套房子提供抵押担保,“2024年10月17日,我方依约履行了放款义务。”
同时还称,后来李伟未能按合同约定按时还本付息,根据合同约定,李伟的行为已构成违约,他们有权提前收回已发放贷款,提前行使担保权并在遭受损失时要求全额赔偿。
该支行请求法院判决李伟立即偿还余下的230余万元贷款,同时支付3000元律师费,他们对李伟的那套房子享有优先受偿权。
2025年5月27日,晋江市法院立案受理。
李伟说,他按规定给法院提交了相应材料,希望能公正处理,“我自己遭到欺骗,至今居无定所,老家还有多病的父亲,我根本无力偿还。”
晋江市法院的一份民事裁定书载明,“晋江市支行”与李伟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该院立案后进行审理,“原告以拟与被告庭外协商解决纠纷为由,曾向本院申请撤回起诉。”
法院认为,原告自愿申请撤诉,系对其诉讼权利的处分,符合法律规定,应予准许。
10月28日,该法院裁定称准许“晋江市支行”撤诉。
华商报大风新闻报道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