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涌在线40周年庆| 我在赵涌在线收藏这些年”征文比赛获奖名单已公布,我们陆续刊出获奖作品,以飨藏友。
![]()
作者 李翌丞
仔细想想,老赵从我的高一开始,到现在研一,已经陪着我走过了7年的时光了。再想想,这也是我第3次为老赵写论文了。它不像是一位学识丰厚的邮商,更像是我成长进步之路的见证者。见证着我是如何从一名新手小白,逐步向着“有邮识”的集邮爱好者成长。
我对于邮票收藏的理解,最开始的认知是“目录中价格昂贵的邮票”永远都是最珍贵的。其实这个说法有一点片面,仔细的往深处思考,就可以发现有很多的漏洞。比如说“价值贵的邮票”,促使这个邮票价值贵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它的发行量很少,是它是稀少的版式,是它的题材是像名画、花鸟一样引人关注,还是别有用心囤货邮户的虚假宣传炒作?每一点原因,都会对应着这套邮票的前景未来。集邮者在集邮的过程中,往往都会留意“性价比”最高的邮票,都希望自己所购买的邮票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维持价格的坚挺。
而随着集邮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明白了郭润康先生常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真正的好邮票,不在于它当下的标价,而在于它背后的故事和历史价值。"刚开始我还不太理解,总觉得邮票不就是按照目录价格来判断优劣吗?但是在老赵多年的“摸爬滚打”,我开始学会从多个角度去审视手中的每一枚邮票。那些“趁着一时间热度价格上天的邮票”往往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价格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一地鸡毛。而那些“发行量少或版式珍贵(组外品)”的邮票,往往更受人欢迎,价格也更加坚挺。
2016年是一个被许多邮友关注的一年,因为2016年再次邀请了黄先生设计猴票,基于前面 1980 年一轮猴价格的升天,许多邮人都对即将发行的新猴跃跃欲试,这就使得这套发行量巨大的猴票有了关注和炒作的焦点。“新猴王”的价格也扶摇直上,冲破了千元大关。我就记得,那时自己的邮识尚浅,跟风买票,但邮市最忌跟风!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了一版新猴王回家,结果自然就是不言而喻,一跌再跌,把我的压岁钱全赔了。不过现在想起来,也是一次邮市投资的经历吧,我至今都不愿意把那版猴票卖掉,为的也就是能够时刻提醒我自己,在邮市投资时,不要盲目跟风,重要的是需要保持自己最清醒的头脑。这份“亏本”的经历也告诉着我,邮票的价格也是多变的,你购买它,考虑的更不应该是当下,更多的是未来,它的发行量能不能够支撑的住它热度宣传后的冷场!
有了前面的教训,我在邮学的研究中也越来越趋向于正确的道路了。我开始认真的思考邮票价格的真正影响因素,并由此延伸到了邮票的版式研究中来,邮票的版式研究也是一门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的学问。不要认为版式研究没有用,实际上我捡漏邮票最多的就是版式识别。你可能也会好奇,真的有同一套邮票不同版式然后价格天差地别的吗?最明显的就是“改4邮票组外品”,可以留心一下“中国人民邮政”的“民”字中的“一”字与“民”字相连还是不相连,就是这一个小小的区别,价格却是相差着十万八千里!再有就是“普无号”解放军邮票,仔细观察看看横向是否多了 2-3 个齿,有的话恭喜你,捡漏一枚解放军细齿,新票价值上万!
但是我上面提到的,都是受到很多人关注的几乎很少能捡到漏的版式。要想在邮票中通过版式研究找到稀缺品,还要把目光放在一些很少人关注的“组外品”中,比如说“纪14”儿童年邮票实际上这套邮票在印刷的时候,因为打孔机设置的不同,造成全张“最底边”的齿孔数会比上边多,这就是“纪14底边细齿邮票”,在仔细深究,你就会发现真的存在上下两边齿度不同的同一枚邮票的情况。
再比如说普 12 的版式,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不止是“4分”大柳树细齿罕见,还有“2分”甲组粗齿邮票,这票实际存世量比猴票还少,在老赵中也没有标注组外品,但也被高手关注到。更多的还有普12(8分)金沙江邮票,再仔细深究,这张票竟然同时存在粗齿、正常齿和细齿三种版式,更多的因为毛齿的原因,齿度不容易被区分,所以很少被人关注到!
仔细查看老赵近几年的组外品成交记录,你也就会发现,实际上在邮票投资中,真的还是有漏可捡的,不过漏的前提就是“你知道的别人不知道”,这就需要你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邮票版式识别的总结!多留意平时老赵上的各种拍品,当看到有些标着“组外品”自己不知道的邮品的时候,可以截图下来回去慢慢研究,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你已经超过了很多人的集邮水平。
2025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我也看到了很多唱衰邮票市场的论调和视频。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回复,只是感觉“一叶障目”,井底之蛙怎么能够看到汪洋大海?不要总是把目光放在“编年邮票”上,可以更多的关注一下“首日封特别是首日实寄封”,那些早期集邮总公司实寄的首日封,价格早就已经一飞从天了!我在 2024 年 2 月的时候也拍过一枚首日封,5月的时候在老赵转手一卖就赚了40张。其实有时候与其拿着手机漫无目的的在床上刷着短视频,倒不如多看看老赵,多关注一下时时行情价格的变动,真的能够找到不太一样的东西!
在2025年,同样也出现了很多之前都没有的东西—AI 智能。这是全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也是一个大的趋势。我们所能做的,是顺应着这个趋势,通过 AI 智能去学习更多的知识。我也很庆幸,我的青春生活在了一个和平且繁荣发展的新中国中,我较前面更多的集邮前辈有着更多的资源和渠道去学习更多有关邮票的知识。通过在百度贴吧中与邮友们的思想讨论,我知道了什么是“二胶”、 “换底”,“老赵是什么、老赵到底可不可靠”。在老赵中学习和购买藏品的过程中,我知道了邮票品相的界定标准,为什么上品和全品邮票的价格差距这么大是有原因的,就像一个尖子班中再挑出一个成绩最好的,就是“百里挑一”,价格肯定是不同凡响。
想要学习的邮票版式、组外品, 我也经常和AI交流,让AI推荐给我更多邮票学习的网站,就这样,我认识了更多的集邮名家,在与他们讨论的思想碰撞中邮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和提高。在信息化时代,我们所要做的,不应该是去遏制“AI有朝一日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而应该是“人类永远不应该像AI模式一样思考”。面对邮票行情的冷漠,我们看的不应该只是唱衰唱败的冰山一角,而是应该思考如何才能够以一种更新颖的方式让邮票受到更多年轻人的喜爱,怎么样才能够让他们感受到无论身在何处,看到一枚小小的邮票就可以忽视周围的环境想起自己的祖国,想起一代又一代先辈们为新中国发展的光辉岁月。年轻人集邮并不是玩物丧志,而是获得知识,解放学习压力的一种更好的渠道!
我是一名邮识尚浅,在集邮之路上还有待学习的初级集邮者。但是我能为我自己骄傲的是,我把集邮作为一项可以发展的兴趣爱好,我通过集邮了解、学习、掌握了更多的知识。比如说我在考研参加复试的时候,我就把我集邮的爱好讲给复试答辩的各位专家学者,我骄傲的告诉他们说,“正是因为邮票,我认识了北林的名人-梁希先生”,也靠着自己的努力考进了北林的“梁希实验班”,正是因为邮票,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从“一穷二白”到“全民小康”,邮票是中国奇迹最好的历史见证者。也正是因为邮票, 我学习到了更多的与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植物、菌物,了解了常见菌物、植物的拉丁学名,让我的知识更加渊博!就这样我在复试现场收到了教授们的一致认同,复试总成绩排名第1名,以总排名第3的成绩继续在北林书写我的绿色故事!
今年是老赵的40周年庆,我也很高兴的继续以一名在读研究生的身份,通过邮票架起我和老赵沟通的桥梁。希望我的学业也会和老赵一样繁荣发展,一起为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注:本文系赵涌在线用户原创文章,版权归赵涌在线所有(包含文字、图片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赵涌在线联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