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银杏叶黄时,陕西南路上的长乐邨迎来一年中最美的时刻。社交平台上,“上海秋日最美里弄”等标签引来络绎不绝的打卡者。但比季节更美的,是这个百年社区的治理新韵。
从车辆穿行无序到弄堂回归安宁,从停车纠纷不断到公约赢得认同,从公共空间杂乱到花园各展风情——长乐邨的“逆生长”,秘诀不在资金投入的多寡,而在治理模式的创新。面对公房小区“三驾马车”缺位的困境,长乐邨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建立“自治家园执委会”机制,通过公房公司管理权合法适度让渡,打通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这套机制的精妙之处,在于既尊重居民主体地位,又确保专业合法边界。执委会构成覆盖老居民、党员代表、租客、商铺主等多元群体,恰似社区生态的微缩镜像;公房代表依据住宅小区管理相关政策法规拥有一票否决权,为自治装上了“安全阀”。它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平台,也成为培育社区认同的土壤。
长乐邨的变迁,也是上海人民城市建设的缩影。在这里,城市更新不仅是硬件的升级,更是治理智慧的迭代,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城市的建设者、守护者和享有者。当居民们能为自己家园的整洁、安宁、美观做主时,他们的智慧和热情就会被激发。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最有活力,也最持久。
原标题:《百年长乐邨的“青春密码”丨新民快评》
栏目编辑:郁晶陶
本文作者:新民晚报 潘高峰
题图来源: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 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