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初的上午,细雨纷纷。在珠海华发容闳幼儿园的连廊里,年轻的王女士迎面走来,一眼认出正在接待记者的李毅,惊喜地唤道:“李园长,您还记得我吗?二十多年前,我是您的学生,现在我的孩子也在您这里上学。”雨声淅沥,两代人的童年在此刻温暖重叠,只是曾经的“园长妈妈”如今已经成了“园长奶奶”。
这场跨越时光的邂逅,正是李毅扎根珠海学前教育三十四载最生动的注脚。她从零起步,先后筹建博爱、启雅、容闳等多所标杆幼儿园;她敢为人先,引进珠海幼教第一位男老师、第一位硕士、第一位外籍教师;她怀揣对教育的赤子之心,不仅照亮了无数特区孩子的童年,还培养了六七十名园长。
从怀揣梦想南下珠海的湘妹子,到珠海学前教育的“拓荒牛”…… 李毅在特区闯出了一片天。她的奋斗故事,也是珠海学前教育蝶变的一个生动缩影。
![]()
辞去公职南下珠海
“湘妹子”扎根特区幼教
1991年秋天,珠海依然热浪翻涌,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气息,吹过这座蓬勃生长的城市——彼时高楼虽少,但工地遍布,机器轰鸣,整个特区仿佛一张快速铺展的蓝图。正是在这样一个收获的季节,28岁的李毅带着两岁的女儿,第一次踏上这片热土,从此与特区幼教事业结下不解之缘。
在此之前,“湘妹子”李毅的人生轨迹几乎从未离开长沙——她18岁从长沙师范学院毕业,进入当地一所幼儿园任教,因表现优异又被调至当时的长沙市教委幼教科工作,成为当地学前领域的青年骨干。
但为了支持投身特区建设的丈夫,她毅然辞去了长沙的公务员岗位,选择南下珠海,重新打拼。
特区从不辜负有志者。凭借扎实的专业背景以及一线教学、行政管理的双重经验,李毅很快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她被珠海市妇联分配到市机关第三幼儿园(现已更名为桃园幼儿园)。从园长助理到副园长,她只用了不到一年,便跻身特区首批专业幼教管理者之列。“当时幼儿园以民办为主体,老师也大多是半路转行,专业院校毕业的属于凤毛麟角。”
![]()
转折发生在1993年。地方政府、香港知名人士、本地企业三方共同筹款,启动建设珠海市博爱幼儿园,目标是打造优质幼儿园。筹建重任,最终落在了不满30岁的李毅肩上。
“我当时初出茅庐,虽然经验不多,但没有思想包袱,唯一的念头就是倾注所有智慧,把幼儿园办到我能做到的极致。”带着这样一种信念,李毅一头扎进工地,既要紧盯工程进度,又要奔波于装修、设施设备购置、教师招聘等事务之间,异常忙碌。
珠海的盛夏,临时工棚的温度逼近40度,汗流进眼睛里辣得睁不开,向来只喝白开水的她,就这样跟着施工队学会了喝功夫茶解暑。
为了赶在当年10月开园,她借用场地组织教师面试。“当时幼儿园还在装修,等开园时连围墙和校门都没有,只能在主楼装一扇简易的门。”回忆筹建时的情景,李毅历历在目。
“一边办园一边建设”成为博爱幼儿园早期的真实写照。但年轻的李毅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从早到晚一天都是12小时的工作,早上7点多出门,晚上7点才回家,寒暑假也都没休息过。”
特区开放包容、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也给了李毅放开手脚工作、“敢为人先”的底气。
筹备期间,她面向全国公开招聘,成功引进了珠海幼教行业第一位硕士。“当时别说硕士,就是大学生、中专生都是各地争抢的‘宝贝’。”李毅说,此举在当时轰动一时,能成功主要得益于特区开放的政策,对全国人才的强大吸引力。
1994年2月,她又力排众议,招收了珠海幼教行业首位美术男教师。一时间,质疑如潮:“幼儿园向来都是女老师的天地,招男老师岂不是乱了套?发生问题怎么办?”但李毅顶住了压力:“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男性角色的参与,这对培养孩子的阳刚之气、冒险精神和突破性思维很有帮助。”
这股招聘男教师的新风,自此在珠海幼教行业徐徐吹开,逐渐被同行和家长认可。时至今日,男幼教早已成为珠海幼儿园的常态。仅李毅后来任职的珠海容闳国际幼稚园,男教师就超过20人。
除了大胆破冰,李毅还积极引入港澳先进的幼教理念和管理模式,不断提升办园水平。在她的带领下,珠海市博爱幼儿园仅用两年多时间,就在1995年被评为首批“广东省一级幼儿园”,成为全省幼教领域的一个标杆。
十年磨一剑
泥泞土路中书写幼教新传奇
筹办博爱幼儿园,只是李毅扎根特区幼教行业的起点。1996年7月,一项更光荣的使命被交到她手中——筹建珠海市启雅幼儿园。
这所由香港爱国同胞陈绍祥先生捐资800万建设的幼儿园,是当时广东省港商捐资办幼儿园中收到的最大一笔资金,承载着特区幼教发展的新期望。宣布完任命的当天傍晚,她就直奔工地。“踩着夕阳,沿着一条泥泞道路,一直走到尽头,一个初具雏形的城堡式建筑静静矗立在青翠的板樟山下。”当时的一幕,李毅记忆犹新。
![]()
李毅(左一)筹建启雅幼儿园时在工地的照片
启雅幼儿园位于当时珠海的柠溪村,四周村落稀疏,尚待开发,只有一条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成为李毅早期筹建时的真实写照。她经常忙到深夜,没有路灯,回家走在黑漆漆的路上,“心里直打鼓”。
更艰苦的是,当李毅接手时,捐赠资金已全部投入基建,开办经费没有着落。随着园区建设完工,当施工队将临时接驳的水电撤走,摆在她面前的是无水无电的局面和一个空空荡荡的园舍。
但“不服输”的她并未退缩,靠着主管部门珠海市妇联借来的10万元起步,铺了一条临时电缆,接通消防用水;没有教学设备,她就凭借在业内积累的信誉,说服供应商垫资供货,一步步添置了课桌椅、教学设备和儿童教玩具……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启雅幼儿园终于在1997年3月正式开园。
尽管起步维艰,但李毅对高品质教育的追求却从未降低。此时,已成为广东省名校长培养对象的她,心中的目标明确:她锁定深圳、广州、上海三家当时国内顶尖幼儿园,通过对标学习,持续提升办园水平。她后来将这一方法总结为“向着标杆奔跑”。
1998年,伴随中国“入世”进程加速,为了更好地推动珠海与国际接轨,李毅又做出一个在当时颇为大胆的决定:招聘珠海幼教行业首位外籍教师,探索中西融合的教学模式。
在本地寻访无果,她将目光转向外地。偶然间,她从一位家长口中得知,曾在海南某国际学校任教的一名外籍老师,因丈夫调到珠海,正寻求工作机会。她如获至宝,立即联系,并安排幼儿园的面包车去广州将外籍教师一家人接到珠海。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不小的关注。值得一提的是,随后中外交流日益密切,国内很快掀起英文学习热潮,这位外籍教师的丈夫后来又创办了一所英语培训学校,为特区的国际化教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付出终有硕果。2002年,启雅幼儿园以近490分(满分500分)的高分通过广东省一级幼儿园评估。“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国家级荣誉接踵而至,背后是李毅与同事们无数个日夜的辛勤耕耘。
期间,李毅在办学模式上再开先河。面对当时财政吃紧与学前教育优质学位不足的双重压力,她主动找到捐资兴建启雅幼儿园的香港同胞陈绍祥先生,合作创办了启雅嘉园幼儿园,成为珠海首家中外合作办园的范例,为特区学前教育多元化发展探索了新路径。
从“园长妈妈”到“园长奶奶”
赤子之心守护快乐童年
2005年底,当李毅离任时,启雅幼儿园已从当年泥土路尽头的“城堡雏形”,蜕变为珠海、广东省学前教育的一面旗帜。作为筹建者以及首任园长,她用十年光阴,在这片热土上再次书写了一段幼教传奇。
也正是在这一年,李毅的职业生涯再次迎来转折——她被珠海市妇联调到儿童部任部长。在旁人看来,这无疑是令人羡慕的“高升”,然而她的内心,却始终割舍不下学前教育一线。
新的机会很快来临。当时,华发集团正计划兴建一所高品质幼儿园,经多方考察,将人选聚焦在李毅身上,集团领导多次登门热情邀请。几经抉择,李毅最终被企业“三顾茅庐”的诚意和“打造全国最好的幼儿园”的愿景打动,2008年辞去公职,回归幼教一线,担任珠海华发容闳幼儿园园长(原珠海容闳国际幼稚园)。
这一待,就是十七年。李毅把“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的理念,深深植根于这片教育的土壤。
![]()
“如今青少年抑郁焦虑症高发,许多问题的根源大多在童年。”基于数十年的观察与实践,李毅深刻认识到,学前阶段是人格塑造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相较于超前灌输知识,她认为学前教育的核心在于“为孩子奠定一生幸福的底色”——创造一个自由、快乐的环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理念,如今已融入容闳体系幼儿园的每个角落:步入园内,树木上挂着的观察卡片记录着孩子们与自然的对话——树高、花期、果熟,这些细节通过亲手测量、观察、记录,并由孩子们录制视频讲解;项目墙上挂着“小鸡课题”,从孵蛋、小鸡出生、养殖、生蛋……孩子们在协作中体验和观察生命成长,总结科学饲养方法。
创意美术室、陶艺堡、木工坊、科技馆、中医馆、小剧场、回声墙……李毅巧妙利用每一处空间,将其与环境融合,转化为激发孩子探索与想象的窗口。她把每一个思考与项目,记录在记事本上,如今已是厚厚的一沓,见证的不仅是幼儿园筹建以来的发展历程,更是她数十年如一日对学前教育孜孜不倦的探索。
![]()
从公办到民办,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她锐意创新的精神。在容闳的17年间,她不仅引进了珠海幼教界第一位博士当副园长,还在2015年参与筹办横琴中心幼儿园,后者开创了全国“公办民管”的先河。
从一所园区起步,如今的华发容闳幼儿园已发展成为一所总园、九所分园、立足珠海、辐射全国的品牌幼教机构,成为珠海、广东民办教育的一张名片。而李毅“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的教育理念,也随着园所的扩展,在更广阔的土地上落地生根。
今年年中,李毅正式退休,昔日孩子们眼里的“园长妈妈”已经成了“园长奶奶”,但她对幼教事业的热爱未曾稍减。如今,她每周仍会抽出时间回到幼儿园,给孩子们讲故事、陪他们做游戏,与家长沟通育儿困惑,与老师们座谈交流,并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参观交流……
![]()
三十四载躬耕不辍
特区幼教“拓荒牛”谱就华章
时光飞逝。转眼间,李毅已在珠海幼教行业辛勤耕耘34载。这位当年怀揣教育梦想扎根特区的“湘妹子”,如今已成长为珠海学前教育的“拓荒牛”和领军人物——她不仅在特区筹建了多所标杆幼儿园,开创了珠海幼教行业多个第一,30多年来还通过“园长工作室”“广东省幼儿园园长培训实践基地”等平台以及交流分享活动,为珠海、广东培养了一批学前教育的中坚力量。
据统计,仅李毅培养的园长就有六七十人。他们不仅扎根珠海多所幼儿园,还分布在深圳、广州、中山等大湾区城市,其中既有她一手带出来的“徒弟”,也有其早年招聘并悉心指导的青年教师。“看着他们如今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是我三十四年奋斗最踏实的回报。”李毅的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幼教专家,她的足迹远不止于珠海。李毅多次受邀到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北京、上海、南京、武汉、杭州、云南、四川、广西、内蒙古等多个省市参加全国幼教论坛并作分享。特别是在珠海西区学前教育相对薄弱的时期,她带领团队开展定点帮扶,不仅树立了行业标杆,更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耕耘自有收获时。李毅先后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广东省首批基础教育系统名校长、广东省首批学前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荣誉,并担任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珠海市学前教育协会理事长、广东省人民政府第十届教育督学等多个社会职务。
![]()
面对纷至沓来的赞誉,她始终谦逊而真诚:“是特区这片热土,给了我实现教育梦想的舞台。有了这块沃土,有了珠海开放包容的环境,才有了这些创新和突破。”
正是在李毅和一代代幼教人的接续奋斗下,珠海学前教育也在过去三十多年实现了从“有园上”到“上好园”的跨越式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珠海已有幼儿园418所,在园幼儿9.6万余人。其中,普惠性幼儿园344所,占比82.3%;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8.2万余人,占比超过85%,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达50%。“我刚来珠海时,公办幼儿园加在一起都没有10家,占比不到5%,绝大部分是小作坊式的民办幼儿园。如今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李毅感慨道。
34年间,李毅的工作、生活轨迹在珠海不断延展,特区的沧桑巨变也深深融入她的日常。除了焕然一新的城市面貌,交通的飞跃让她感触尤深。
“30多年前,珠海还是珠三角的交通末梢,去广州既无铁路也不通高速,出行极为不便。”李毅至今仍记得第一次从长沙到珠海的情景:先坐一夜的绿皮火车到广州,再换乘大巴,一路颠簸4个多小时才抵达。旅途的劳顿,转车的匆忙、孩子的哭闹,让她手忙脚乱。
这种不便持续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李毅回忆,筹办博爱幼儿园时,珠海几乎找不到符合要求的教具、玩具,她只能到广州采购。“每次都是一大早出发,深夜才能回来,那时候出差,最头疼的就是交通。”
不仅对外联通不畅,珠海市内交通一度也颇为艰难。“最初到西区,没有珠海大桥,既要坐车还要坐渡轮,往返一趟就得花上一天。”
然而,李毅的这些记忆,伴随珠海一路狂飙的交通建设逐渐被重塑:自1999年起,伴随京港澳高速广珠段、粤西沿海、江珠高速、广珠西线等陆续通车,四通八达的高速路网从无到有,改写了珠海在区域的交通格局;2012年,伴随广州至高栏港货运铁路、广珠城轨全线相继开通,珠海正式告别了没有铁路的历史。市内交通近年来更是日新月异,珠海大桥、洪鹤大桥、香海大桥、金海大桥等跨海通道相继竣工,将被出海口分割的东西部紧密相连,特区建设之初需依靠渡轮往返的历史早已终结。“现在交通好了,物流发达了,再也不用跑到广州采购,网上下单,供应商送货上门。”李毅感慨道。
2018年12月,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也让李毅真切感受到了“一桥飞架伶仃洋,天堑变通途”的震撼与便捷。“以前去香港交流只能坐船,错过晚上九点多的最后一班船就得等第二天。现在大桥24小时通行,坐车就可在海上快速穿梭,过去想都不敢想。”李毅回忆,大桥通车次年,一批香港同行首次乘大巴来幼儿园交流,刚出珠海口岸便兴奋地赞叹“好方便!”。
![]()
退休不褪志,赤子心依旧。面对未来,62岁的李毅仍然带着那份初抵特区时的热忱:“我正在撰写一本学前教育管理的书,希望系统总结30多年办园经验,并将目光更多投向多子女家庭的教育,愿意继续为珠海构建更加公平、优质、创新、多元的学前教育新生态贡献力量。”
于李毅而言,退休并非终点。特区不断向前,她在教育征程上的步履也并未停歇。
策划:刘岸然 谢江涛
统筹:胡怀军 杨亮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杨亮
摄影:刘华
(部分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特别鸣谢:健帆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