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贝达药业三闯港交所:资金趋紧与创新困局

0
分享至



2025年9月29日,港交所“等候”大厅再次迎来一位“熟面孔”——贝达药业(300558.SZ)。这家深耕肿瘤创新药领域二十余年的A股老牌药企,正式向港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拟于主板挂牌交易。

这已是贝达药业第三次冲击港股IPO,此前分别在2021年2月和12月递表,均因未能在有效期内完成发行而“失效”。如今卷土重来,贝达药业能否跨越资本审核的门槛?背后又折射出中国创新药企怎样的生存逻辑与转型阵痛?

递表背后:资本饥渴与战略升级的双重驱动

根据贝达药业向港交所提交的招股说明书,本次H股发行所募资金将主要用于四个方面:第一,为创新候选药物研发活动提供资金;第二,为潜在收购提供资金,以扩大研发管线并发展创新生态圈;第三,加强主要治疗领域的营销网络及市场扩张;第四,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这四条路径,勾勒出贝达药业清晰的战略图景:从一家依赖单一爆款的本土药企,转型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综合性平台型制药公司。而实现这一跃迁的其中一个重要前提,是资本的持续输血。

从财务数据看,贝达药业的“烧钱”属性较为显著。

2021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2.46亿元、23.77亿元、24.56亿元、28.92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7.17亿元,同比增长15.90%;但其盈利能力波动剧烈,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3亿元,2022年骤降至1.45亿元,2023年、2024年分别为3.48亿元、4.03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3.17亿元,同比下滑23.86%

这种不稳定性,可能引发监管对其持续经营能力的审慎评估。

增收不增利的背后,是高昂的研发投入与运营成本。

从公开财报可追溯,2021年至2024年,贝达药业研发投入分别为8.61亿元、9.77亿元、10.02亿元和7.17亿元,占当期营收比重最高达41.12%。

即便在2024年营收增长至28.92亿元的情况下,研发费用占比仍维持在24.8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支出再添3.73亿元,主要用于恩沙替尼、贝福替尼、EYP-1901、Balstilimab等在研项目。

高投入本是创新药企的常态,但问题在于,贝达药业的产出效率正面临严峻考验。其核心产品管线虽已扩展至8款,但真正形成规模效应的,仍是上市超过十年的首款自主研发产品——盐酸埃克替尼片(商品名:凯美纳®)。

从产品结构失衡中,可观凯美纳的辉煌与阴影。

凯美纳是中国首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于2011年获批上市,主要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的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患者。它的问世,打破了外资药企在该领域的垄断,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创新药的里程碑”。

然而,光环之下亦有隐忧。时至今日,凯美纳依然是贝达药业的营收支柱。根据多家媒体报道及公司公告交叉验证,该产品年销售额长期维持在10亿元以上,占公司总营收比重常年过半。

此外,贝达药业第二款自研新药盐酸恩沙替尼胶囊(贝美纳®),作为ALK抑制剂,自2019年上市以来逐渐放量,已有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之势。

第三款自研产品甲磺酸贝福替尼胶囊(赛美纳®),作为第三代EGFR-TKI抑制剂,于2023年5月获批,虽已纳入医保,但因上市时间晚于阿斯利康的奥希替尼、豪森药业的阿美替尼等竞品,市场渗透面临巨大压力。

据行业分析师估算,贝福替尼2023年及2024年销售额均未达到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0%的披露门槛,即低于2.89亿元。这一数字,与阿斯利康奥希替尼年销售额超60亿元形成鲜明对比。即便在2025年上半年,贝福替尼销售额也仅为1.73亿元左右,增长势头不及预期。而2025年第三季度的贝福替尼销售额也未达应披露水平。

更值得注意的是,贝达药业的产品迭代节奏明显放缓。

从2011年凯美纳上市,到2019年贝美纳获批,间隔长达八年;再到2023年贝福替尼问世,中间又历经四年。这种“青黄不接”的产品换挡期,暴露出企业在研发管线管理、临床推进效率等方面或存短板。

尽管公司在招股书中强调,“已成功推出8款创新靶向抗癌疗法及生物类似药”,但细究其产品构成,真正意义上的“自研创新药”仅4款:盐酸埃克替尼片、盐酸恩沙替尼胶囊、伏罗尼布片、酒石酸泰瑞西利胶囊。其余4款为合作或经销产品,包括贝伐珠单抗注射液(MIL60/贝安汀®)、注射用曲妥珠单抗(安瑞泽®)、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奥福民®)以及生物类似药等。

其中,奥福民®虽为国内首款重组人血清白蛋白药品,但由参股公司禾元生物研发,贝达药业仅享有部分区域经销权,对整体业绩贡献有限。而CDK4/6抑制剂酒石酸泰瑞西利胶囊(康美纳®)于2025年6月上市,一上市即面临辉瑞哌柏西利、恒瑞医药达尔西利等成熟竞品的围剿,市场突围难度较大。

资金链承压:5亿元货币资金能否撑起全球化野心?

贝达药业此次冲刺港股,最直接的动因或为日益加剧的资金压力。

根据招股说明书及相关财报数据,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余额为4.14亿元,较2021年末的7.92亿元持续下滑。而同期短期借款1.05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7.31亿元,长期借款15.49亿元,短期偿债压力凸显。

更令人关注的是,公司此前被曝出拖欠合作方款项。合作开发贝福替尼的益方生物(688382.SH)在2024年年报问询函回复中披露,贝达药业延迟支付1.8亿元里程碑款项,且截至2024年底仍未到账。益方生物已对该笔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1800万元。

据了解,贝达药业目前尚未支付益方生物的1.8亿元里程碑款项,但双方已就该款项达成谅解并制定了支付计划。

贝福替尼作为肺癌创新药,在2023年获批二线和一线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后,触发了1.8亿元的里程碑付款条件(分两笔支付)。

2025年11月,贝达药业回应称已与益方生物沟通并达成谅解,制定了具体的支付计划,但尚未完成全部付款。益方生物则持续通过多种方式催收欠款。

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贝达药业的资金紧张状况,也可能对其未来BD(Business Development)合作能力造成负面影响。在创新药行业,信用是合作的基础。若因资金问题失信于合作伙伴,将极大削弱其在License-in/out(授权引入/转出)、联合开发等领域的议价能力。

与此同时,贝达药业销售费用却在持续攀升。2021年至2024年,贝达药业销售费用从8.15亿元增至10.94亿元,2025年第三季度已达9.29亿元。随着新产品陆续上市,营销投入将进一步加大。如何在“烧钱换市场”与“现金流安全”之间取得平衡,将成为公司管理层必须面对的难题。

研发管线:能否撑起“四位一体”的增长引擎?

面对外界质疑,贝达药业在招股书中提出了“持续增长的核心在于一个经过验证、可重复的成功模式”,即“将商业化、研发、战略合作和创新生态圈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模式”。这一被其称为“四位一体”的引擎,旨在形成“科学创新→市场转化→资本反哺→生态扩张”的良性循环。

从理论上看,这一体系极具吸引力。但从实践看,其闭环尚未完全打通。

目前,贝达药业研发管线涵盖超过10个处于不同阶段的创新药物项目。除前述已上市产品外,重点在研项目包括:一款用于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的在研药物EYP-1901,采用玻璃体内植入剂形式,具备长效缓释优势。该项目源自与美国Eyepoint Pharma的合作,贝达拥有大中华区权益。

一款PD-1单抗Balstilimab,系与美国Agenus公司合作引进,目前处于临床III期,适应症为宫颈癌、非小细胞肺癌等。以及一款针对EGFR突变的第四代抑制剂BPI-15086,用于克服三代TKI耐药问题,目前处于临床前阶段。

这些项目涵盖了肿瘤、眼科等高潜力领域,显示出公司拓展治疗边界的决心。但需要注意的是多数项目仍处于早期阶段,距离商业化尚需多年时间与巨额投入。尤其第四代EGFR抑制剂BPI-15086,虽具前瞻性,但全球范围内已有多个同类项目进入临床,竞争前景较为激烈。

此外,贝达药业在ADC(抗体偶联物)、细胞与基因治疗等前沿技术方面的布局相对薄弱。相较于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同行在PD-1、双抗、CAR-T等领域的全面开花,贝达的技术平台则稍显单一,更多依赖外部引进与合作。

从这些维度看,贝达药业虽有凯美纳的成功先例,但后续产品接续乏力,研发效率偏低,创新密度不足。若无法在招股书中充分论证其“四位一体”模式的可复制性与可持续性,恐难完全打消监管疑虑。

此外,三度冲刺港股的“失败史”,也可能成为市场关注点。为何前两次未能完成发行?是否涉及财务、合规或市场环境问题?若未能给出合理解释,可能影响投资者信心与监管判断。

贝达药业的三次港股闯关,是创新药行业发展到特定阶段的缩影。

贝达药业曾以凯美纳打破国外垄断,书写了国产医药行业的荣光。但如今,它正面临典型的“中年危机”:创始产品进入生命周期后半程,后续产品未能及时接棒,研发投入高企但产出效率下降,资金链趋紧而外部竞争加剧。

在此背景下,赴港上市不仅是融资需求,更是一次战略宣言:通过引入国际资本,加速国际化布局,重塑市场形象,摆脱对单一产品的依赖。

但资本市场从不为情怀买单。未来能否持续创新、能否构建真正的平台型能力、能否在全球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才是贝达药业真正要解决的问题。

若能借此次H股发行,优化资本结构,加快管线推进,强化BD能力,贝达药业或有望成功实现转型升级,完成从“单品驱动”到“平台驱动”的跃迁。反之,若仅将港股视为“输血通道”,而无根本性变革,或也难逃估值低迷与增长乏力的宿命。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财说网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800年来第一个访华的泰国国王,这是干嘛来了?

800年来第一个访华的泰国国王,这是干嘛来了?

观察者网
2025-11-14 16:04:07
重磅!中国航天首次“换船返回”展现硬实力,神二十飞船情况披露

重磅!中国航天首次“换船返回”展现硬实力,神二十飞船情况披露

派大星纪录片
2025-11-14 16:20:01
王中磊破产,携全家搬出庄园住进别墅,老婆愁眉苦脸被迫接受降级

王中磊破产,携全家搬出庄园住进别墅,老婆愁眉苦脸被迫接受降级

不写散文诗
2025-11-13 14:08:21
台湾赖岳谦预测:美国或2025-2027,将因台海问题对华发动战争

台湾赖岳谦预测:美国或2025-2027,将因台海问题对华发动战争

文史旺旺旺
2025-11-13 20:17:12
震惊!北大研究发现,男性每增加一个亲生子女,死亡风险降低4%

震惊!北大研究发现,男性每增加一个亲生子女,死亡风险降低4%

火山诗话
2025-11-13 11:37:14
张家界荒野求生最后一名女选手“冷美人”退赛,还剩14名男选手,赛事方:她呕吐晕倒被送医

张家界荒野求生最后一名女选手“冷美人”退赛,还剩14名男选手,赛事方:她呕吐晕倒被送医

极目新闻
2025-11-14 14:44:15
校运动会上高中女生被弓箭射中面部,校方:已妥善救治,情况稳定

校运动会上高中女生被弓箭射中面部,校方:已妥善救治,情况稳定

大风新闻
2025-11-14 19:22:32
国家统计局:下阶段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国家统计局:下阶段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证券时报
2025-11-14 10:35:02
资金用完!全国多地已暂停汽车报废更新补贴

资金用完!全国多地已暂停汽车报废更新补贴

极目新闻
2025-11-12 22:48:27
王楚钦胜林高远晋级,怒怼裁判:拿我毛巾前,能不能先打声招呼?

王楚钦胜林高远晋级,怒怼裁判:拿我毛巾前,能不能先打声招呼?

徐竦解说
2025-11-14 08:07:59
王曼昱赢了!刚看完这场球,我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

王曼昱赢了!刚看完这场球,我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

小光侃娱乐
2025-10-09 19:00:03
警告高市早苗涉台言行 外交部日英双语连发六帖

警告高市早苗涉台言行 外交部日英双语连发六帖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4 19:56:03
外交部:任何势力胆敢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都是痴心妄想、螳臂当车

外交部:任何势力胆敢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都是痴心妄想、螳臂当车

澎湃新闻
2025-11-14 18:02:26
中日两国必有一战,谁也无法调和,谁也无法阻挡中华民族统一大业

中日两国必有一战,谁也无法调和,谁也无法阻挡中华民族统一大业

易玄
2025-11-13 06:25:22
全运会男子200米混合泳:老将汪顺实现四连冠,夺全运会第18金

全运会男子200米混合泳:老将汪顺实现四连冠,夺全运会第18金

全景体育V
2025-11-14 19:28:50
大反转!狗咬人事件凶器上只有死者DNA,重伤者疑被自己人所伤?

大反转!狗咬人事件凶器上只有死者DNA,重伤者疑被自己人所伤?

乌娱子酱
2025-11-14 16:46:28
大反转!狗主人上门打砸遭反杀续:重要证据出现,谁杀了谁不好说

大反转!狗主人上门打砸遭反杀续:重要证据出现,谁杀了谁不好说

吭哧有力
2025-11-14 10:22:35
6国外援候命,高市通知全球,对华打响第二枪,解放军被逼上硬菜

6国外援候命,高市通知全球,对华打响第二枪,解放军被逼上硬菜

起喜电影
2025-11-14 16:13:13
虽败犹荣!河南女排0-3江苏,朱婷双拳难敌四手,吴梦洁强攻发威

虽败犹荣!河南女排0-3江苏,朱婷双拳难敌四手,吴梦洁强攻发威

骑马寺的少年
2025-11-14 20:49:43
新加坡前总理大胆预言:中国已经“老”了,将来经济会被印度超越

新加坡前总理大胆预言:中国已经“老”了,将来经济会被印度超越

历史求知所
2025-11-14 11:10:03
2025-11-14 22:00:49
洞察IPO incentive-icons
洞察IPO
报道新三板,关注政策发展
787文章数 15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头条要闻

警告高市早苗涉台言行 外交部账号用日英双语连发六帖

头条要闻

警告高市早苗涉台言行 外交部账号用日英双语连发六帖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家居
房产
时尚
艺术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这样的“恶女”人设,真太爽了!

艺术要闻

伟人写给宋庆龄的信:狂草艺术的巅峰之作

军事要闻

国防部:日方若胆敢铤而走险必将碰得头破血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