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适逢习近平法治思想暨“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治国方略应运而生五周年,本书意在对涉外法治的相关内容进行体系化研究。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涉外法治的基本理论问题,对涉外法治的基本概念,涉外法治建设的时代逻辑、根本遵循、国际维度等进行全面的阐释;下篇为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实践路径,以实践中备受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为依托,探索加强我国涉外法治建设的可行性方案。
作者简介
![]()
黄惠康,法学博士,国际法教授,资深外交官。现任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常设仲裁法院仲裁员,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曾任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司长、外交部法律顾问、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唐山市副市长等职。著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与国际法》《国际法上的集体安全制度》等十余部专著及数十篇学术论文。
前言
2025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重大战略思想五周年。2025年7月出版发行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在“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标题下,首次公开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11月27日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该讲话思想深邃、视野宏阔、论述精辟、与时俱进,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新形势下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涉外法治建设的宏伟蓝图已然绘就,体系和能力建设进入加速运行的快车道。
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其中第九章聚焦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并设专门一节部署“加强涉外法治建设”,要求建立一体推进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务、法治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和法治实施体系,深化执法司法国际合作;完善涉外民事法律关系中当事人依法约定管辖、选择适用域外法等司法审判制度;健全国际商事仲裁和调解制度,培育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新时代新征程上,涉外法治建设既形势喜人,又催人奋进。
“涉外法治”是一个应运而生的原创性概念,内涵十分丰富。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实践的一项重要创新发展。作为国家法治中的涉外一翼,涉外法治在国家法治和国际法治两个独立的法治体系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五年来,法学界和实务界就加强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这一主题,做了大量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路径探索,成果丰硕。笔者也积极参与其中,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并应邀在2020年4月17日全国政协以“建设高素质涉外法律服务人才队伍”为主题的第34次双周协商座谈会、2022年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涉外法治问题的第27次专题讲座、2023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涉外法制建设的第十次集体学习中担任主讲人或主旨发言人,为加强涉外法治的体系和能力建设建言献策,提供智力支撑。
实践在发展,理论探索无止境。目前,无论是学界还是实务界,对涉外法治概念的内涵,本质属性,涉外法治与国内法治、国际法治的相互关系等基本理论问题以及在实践中如何深入推进涉外法治建设的问题,尚存在不同的认知和解读,甚至偏差,在一定程度上还出现了泛化“涉外法治”的现象。
方向决定道路,理论引导实践,涉外法治基础理论研究亟待进一步加强。
应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之约,笔者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以及一体推进涉外法治建设的实践路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系统的研究。呈现在各位读者面前的《涉外法治论纲》(简称《论纲》)就是这一研究的成果。
《论纲》分上下两篇:上篇聚焦涉外法治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下篇集中探讨一体推进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践路径。
其中,上篇第一章至第四章从涉外法治的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实践维度和国际维度出发,厘清了人类法治文明的发展演进,阐释了涉外法治与时俱进的历史逻辑,得出了加强涉外法治建设乃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由之路的结论;界定了涉外法治概念的内涵和法律属性,阐释了涉外法治根深叶茂的理论逻辑,得出了涉外法治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结论;探讨了新形势下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阐释了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应运而生的实践逻辑,得出了其乃“长远所需”和“当务之急”的结论;分析了涉外法治与国际法治的相互关系,阐释了涉外法治在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方面“天下为公”的国际逻辑,得出了大国外交必重国际法的结论。第五章着重阐释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11·27”重要讲话对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宏观谋划和顶层设计,为涉外法治建设提供行动指南。
下篇在涉外法治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别从一体推进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服务和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共建“一带一路”法治保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五个方面入手,对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实践路径做了初步的探讨,以期为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在《论纲》付梓之际,衷心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领导特别是法治分社总编辑刘骁军女士的信任和精心策划,感谢责任编辑李天君博士的辛勤付出。还要特别感谢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国际法研究所和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为笔者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一流学术平台和诸多便利;感谢外交部国际法咨询委员会的同仁们多年来给予的支持和协助;感谢《武大国际法评论》《国际法研究》《国际法学刊》《法治现代化研究》《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民主与法制》《人民检察》《红旗文稿》《当代世界》《国际问题研究》等期刊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法治日报》等央媒在发表笔者前期学术成果方面提供的支持;感谢北京大学法学院何其生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孔庆江教授的专家评审意见;感谢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彭芩萱博士、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钟佳博士作为第一读者对书稿的认真审读;感谢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董华亮、江夏、史晓斌、沈祺、白晓航、沈文东、武艺、李进璇等博士研究生为相关涉外法治研究课题所做的贡献。最后,我还要特别感谢夫人赵舒美40多年来的执手相伴和默默奉献。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涉外法治建设奉献微薄之力。但唯笔者才疏学浅,功力不足,不妥及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和广大读者惠正。
黄惠康
2025年9月25日于北京朝阳区和谐雅园
![]()
涉外法治论纲究
黄惠康 著
2025年10月出版
ISBN 978-7-5228-5839-5
目 录
导言
上篇 涉外法治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章 涉外法治的历史维度
第一节 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法治的认知演进
第三节 涉外法治建设提上治国理政重要议程
第二章 涉外法治的理论维度
第一节 涉外法治概念的理论探索
第二节 准确把握“涉外法治”概念的内涵
第三节 相关联的其他几对法律概念
第四节 深化涉外法治理论研究
第三章 涉外法治的实践维度
第一节 世界变局催生“涉外法治”时代命题
第二节 统筹“两个大局”的战略举措
第三节 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战略举措
第四节 汲取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战略举措
第四章 涉外法治的国际维度
第一节 涉外法治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第二节 中国为促进国际法治进步所做贡献
第三节 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第四节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增强国际法话语权
第五章 涉外法治建设的根本遵循
第一节 推进涉外法治工作的根本目的
第二节 加强涉外法治体系建设的顶层擘画
第三节 对外关系的基本法律制度
下篇 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实践路径
第六章 一体推进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
第一节 涉外法治体系建设宏伟蓝图已然绘就
第二节 涉外法治建设的战略布局
第三节 一体推进涉外法治建设的实践路径
第四节 完善对外关系基本法律制度
第七章 服务和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
第一节 夯实高水平开放的法治基础
第二节 加强自由贸易区体制机制建设
第三节 协同推进大湾区涉外法治体系建设
第四节 推进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法治化建设
第八章 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第一节 新时代法学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第二节 加快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第三节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第九章 共建“一带一路”法治保障
第一节 春发其华 秋收其实
第二节 “工笔画”新阶段面临的新形势
第三节 稳步推进“一带一路”法治建设
第四节 加强中资企业海外安全保障
第十章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外交国策的传承与发展
第二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法意义
第三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法内涵
第四节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法律法规名录(1950—2025)
( 上下滑动浏览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