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南亚最大的国家,面积达到了29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4.4亿。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为印度斯坦族,约占印度总人口的46.3%。印度的人种多样,有白色人种,黄色人种,也有黑色人种,被称为人种博物馆。印度雅利安人属于白色人种,印度尼格罗人属于黑色人种,印度东北阿萨姆人,曼尼普尔人属于黄色人种。印度东北一直试图脱离印度独立,那么印度东北独立,对印度有什么影响呢?
![]()
第一,印度东北独立问题。印度东北部分布着六个邦,分别是曼尼普尔邦、阿萨姆邦、那加兰邦、米佐拉姆邦、特里普拉邦、梅加拉亚邦。这六个邦属于印度黄种人的聚居区,历史上并不属于印度。印度在历史上只是一个地理名词,并没有建立统一的国家。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古印度文明没有流传下来,随着雅利安人的入侵,古印度文明被灭亡。雅利安人统治印度后,建立了种姓制度,将印度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种姓制度影响深远,直到现在仍然影响着印度。
雅利安人并没有建立统一的国家,灭亡古印度文明之后,印度出现了很多雅利安人国家,印度历史上称为“十六雄国”。后来印度历经多个王朝,都没有实现统一,而是维持着土邦林立的状态。在英国殖民印度之前,整个印度分布着大大小小550多个土邦,这些土邦各自为政,整个印度就是一盘散沙。
![]()
而印度东北的黄种人聚居区,和印度的历史没有太多关联,一直处在独立发展状态。印度东北历史上属于梅泰人、那加人、库基人和潘高人等民族聚居区,这些民族都属于黄种人,形成了那加部落,库基部落,米佐部落等等部落。到了13世纪,傣族首领思嘎法率领一支傣族人从云南猛卯经过缅甸北部,迁徙到了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
这支傣族人在阿萨姆平原地区建立了阿洪王国,定都迪潘城,后来又迁都查莱碉。阿洪王国鼎盛时期,版图不断扩大,控制了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大片土地。除了阿洪王国,曼尼普尔人也建立了康格雷帕克王国。这些国家一度遭到印度莫卧儿帝国的进攻,但最终击败了莫卧儿帝国,使印度无法控制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
![]()
到了16世纪,缅甸东吁王朝崛起,侵入了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曼尼普尔人建立的康格雷帕克王国实力弱小,面对缅甸进攻,王室三次跑到阿洪王国避难。到了17世纪,缅甸王室开始和曼尼普尔、阿洪王国联姻,通过联姻以及武力威胁的方式,控制了阿洪王国,康格雷帕克王国。
19世纪时期,英国整合了印度,侵入了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驱逐缅甸势力,将阿洪王国,康格雷帕克王国纳入了英属印度版图。就这样,这些黄种人聚居区,成为了英属印度的一部分,1947年,印巴分治后,印度东北黄种人试图独立,印度武力侵入这些地区,稳固了统治。
![]()
印度控制阿萨姆,曼尼普尔等地后,武力镇压当地人反抗,而且疏于对这些地区的建设。比如印度在上世纪90年代,对印度东北的投入只有220多亿卢比,对马哈拉施特拉邦,就投入了6790多亿卢比,是东北6邦的30倍以上。这导致印度东北非常贫困,人均收入不足印度平均水平的一半。此外印度还对东北六邦的黄种人非常歧视,他们因外貌和文化差异常被印度污名化。这都导致印度东北独立愿望高涨。
第二,对印度的影响。印度东北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和印度主体领土通过狭窄的西里古里走廊相连。印度东北地区处在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在河流的冲积下,形成了阿萨姆大平原,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是印度主要农业区。阿萨姆平原地区广泛种植水稻,玉米,棉花,甘蔗等农作物。此外阿萨姆平原还种植茶树,拥有800多个中型和大型茶叶种植园,以及20多万个小型茶园。这里的茶叶品质好,产量大,茶叶年产量达到了世界的20%。这里的茶叶远销欧美国家,为印度创造了丰厚的利益。
![]()
而且印度东北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充足,分布着广阔的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不乏珍稀树种。印度东北的伐木业规模很大,木材出口世界多个国家。此外印度东北的石油和煤炭资源丰富,建有很多炼油厂,是印度六大炼油基地之一。
除了经济利益,还有地缘利益,印度东北只有1%的土地和西里古里走廊相连,其余99%都是国际边界,和我国,缅甸,孟加拉国,不丹接壤。南亚次大陆整体非常封闭,北部到达喜马拉雅山,南部深入印度洋,西部是兴都库什山脉,而东北部地形比较平坦,是印度次大陆的东大门。因此印度东北独立,印度不仅会失去很多经济利益,还会失去战略利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