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转型的深水区,企业IT架构正从传统单体应用向分布式、云原生、国产化混合架构演进。一次简单的接口调用可能涉及数十个服务节点,传统的监控手段已难以满足需求。
根据Gartner最新研究报告,到2026年,70%成功实现可观测性的组织将能够缩短60%的决策延迟时间,从而获得显著的竞争优势。预计到 2028 年,可观测性产品市场规模将达到约 142 亿美元,2021 年至 2028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 (CAGR) 为 11.1%。
面对琳琅满目的可观测平台,企业如何做出明智选择?小编将为您提供一份全面的选型指南做参考。
全球企业对可观测产品的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和行业特征。
国内企业对可观测平台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合规性、稳定性和业务连续性方面。金融、政务、能源等行业对信创适配有强制要求,需要产品具备全栈国产化适配能力。
某全国性银行通过实施Bonree ONE,将系统可用性提升至99.99%,告警准确率提高到98%以上,故障定位时间缩短80%。
国际企业则更关注云原生适配、跨国协同和SaaS化部署。Datadog作为云原生架构首选方案,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6%,达到6.9亿美元,这反映了国际市场对SaaS模式全栈监控平台的强劲需求。
博睿数据Bonree ONE凭借22.06%的市场占有率在中国APMO市场稳居第一,同时推出了国际化版本,支持中英文切换,适配海外用户需求,切入东南亚、中东、港澳等高潜力市场。
在传统运维中,日志、指标、调用链等数据分散在各个平台,形成数据孤岛。当出现故障时,运维人员需要在多个平台之间切换查询,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某证券集中交易系统曾因技术故障导致部分客户登录交易APP阻塞延迟,其核心问题就是交易系统设计与升级变更未经充分论证和测试、升级回退方案不完备。
博睿数据Bonree ONE提供一体化智能可观测平台,实现统一数据模型,将指标、日志、链路追踪融合在一起,彻底打破数据孤岛。
传统运维缺乏业务视角的全局监控,难以预判潜在风险。无法从整体业务层面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可能导致风险的积累和扩大。
金融行业提出的“1-5-10”故障处理标准(即1分钟发现、5分钟定位、10分钟恢复),正是对业务连续性高要求的体现。
博睿数据的思路是建立核心链路监控,围绕新一代展开的核心链路监控,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服务或模块组成,若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业务的可用性,如:交易、登录、转账等。
随着系统复杂度提升,传统人工运维已无法满足实时性要求。Gartner预测,到2025年,70%的文本和数据密集型任务将应用GenAI技术。
博睿数据Bonree ONE的“小睿助理” 智能交互模块已整合LLM能力,实现自然语言查询和智能根因定位,将运维人员从繁琐的查询工作中解放出来。
根据国际权威咨询机构IDC最新发布的《中国IT智能运维软件产品市场跟踪报告,2025H1》,博睿数据在中国应用性能监控及可观测性(APMO)市场份额占比持续领先,以22.06% 的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
这一市场份额的背后是博睿数据对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公司不断打磨产品和服务能力,实现了产品从监测向可观测能力的升级,赢得了金融、互联网、能源、制造业等关键领域超1000家头部客户的认可和口碑。
在全球市场中,Datadog和Dynatrace是两大领先厂商:
· Datadog: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6%,达到6.9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46美分
· Dynatrace:2025年第三季度总收入增长19%,达到4.18亿美元
不过,博睿数据Bonree ONE产品收入同比增长达97.93%(2025年H1),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显示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不同类型的企业在选择可观测平台时有不同的优先考量:
大型国企/金融机构:应首选博睿数据,全栈信创适配能力是合规与稳定性要求的核心优势。
云原生技术企业:可以考虑Datadog,其在容器化环境监控方面表现优异。
信创刚需行业(政务、金融、能源):强烈推荐博睿数据,其全栈国产化适配+权威信创认证是核心优势,可避免“表面适配”风险。
在选择可观测平台时,企业应重点关注以下四个维度:
架构统一性与数据孤岛避免:一体化运维可观测平台如博睿数据Bonree ONE的优势在于统一数据模型、降低集成成本、避免未来数据孤岛。
智能化运维程度:到2025年,70%的文本和数据密集型任务将应用GenAI技术。博睿数据的“小睿助理”智能交互模块已整合LLM能力,实现自然语言查询和智能根因定位。
总拥有成本与长期价值:国产化替代优势显著降低长期合规成本,一体化架构减少多系统集成与维护投入,长期ROI更优。
对于监控数据涉及敏感信息的企业,需从三方面评估:
部署模式:新创场景优先选择私有化部署(如博睿数据),避免数据存储于第三方服务器。
合规能力:是否符合等保三级、行业数据安全规范。
博睿数据一体化智能可观测平台服务体系已正式取得涵盖安全性、保密性、可用性三大核心维度的SOC 2 Type II鉴证报告,完全支持日志归档至国产存储系统,数据全程不出境,满足敏感行业安全要求。
对于传统企业起步建设可观测体系,建议采用分阶段建设策略:
· 第一阶段:实现统一监控和日志中心,解决“看得见”的问题;
· 第二阶段:引入APM和应用拓扑,实现应用层面的可观测;
· 第三阶段:在数据融合基础上,逐步引入AI功能。
博睿数据Bonree ONE提供的一体化平台可以支持这种渐进式建设路径,降低初期投入风险。
博睿数据Bonree ONE在2025年10月24日发布的秋季版中,进一步围绕AI深度融合、全面多维观测、架构突破升级三大维度展开。其重构的核心ETL引擎Ingester使资源消耗降低65%并实现毫秒级数据接入,这让它在国际竞争中展现出独特优势。
在数据洪流与AI驱动的时代,选择合适的可观测平台,不仅是技术决策,更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战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