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中铁十八局集团黄百铁路(贵州段)项目部获悉,凭借旱季施工优势,大云山隧道最后一个辅助坑道——大云山隧道二号斜井完成施工任务,标志着大云山隧道正式全面进入正洞施工阶段。
![]()
大云山隧道全长12940米,是黄百铁路(贵州段)第二长隧,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境内,隧道存在岩溶、顺层偏压、软岩变形、隧道底鼓4种严重不良地质,穿越5处断层、4处褶皱,隧道最大埋深520米,为Ⅰ级风险隧道,是本标段控制性工程,同时也是全线重难点工程。为保障隧道正常掘进,如期安全顺利贯通,大云山隧道设置了进口、1号斜井、2号斜井、出口4个工点共6个工作作业面。
据中铁十八局集团黄百铁路(贵州段)项目部总工程师赵明雨介绍,本次完成施工的辅助坑道为大云山隧道二号斜井,该斜井全长1430米,施工区域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极具挑战性,岩层破碎易坍塌,给掘进作业带来多重考验。应对复杂的地质条件,我们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勤量测的原则开展施工,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工作,并引入隧道安全管理系统,全天候监控洞内施工情况,保障施工安全。
![]()
现场技术负责人庄乾杰介绍,大云山隧道二号斜井最大坡度为5.3%,并伴随着复杂的地质条件,给隧道施工带来很大的挑战,我们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黄百铁路起自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黄桶站,途经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凌云县,接入百色站,正线全长约315公里,其中,贵州段正线长约173公里,桥隧比达81.6%。设计时速160公里,为国家Ⅰ级单线电气化铁路。项目建成后将大幅缩短四川、重庆、贵州等西南省区的入海距离,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改善沿线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出行条件具有实质性意义。
文/图 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恒 通讯员 罗学鹏
来源: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