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中国已没有退路了,如果中国再次衰落,欧美绝不会给中国再次复兴的机会,它们会趁机要我们的命的,就像消灭印第安人一样,无论抵抗的还是投降的都会被消灭。
所以为了防止这种事发生,我们中国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永远强大,但这谁也不敢保证。二是将所有潜在的敌人全部消灭,斩草除根。
1492年,哥伦布踏上海岸的时候,美洲原住民还不知道,眼前这些穿着铁甲的陌生人,会给他们带来一场整整几百年的灾难。
他们没料到,带来的不止是火枪、铁器,还有天花和契约,还有一套他们听不懂却改变命运的逻辑。
到了1830年,切罗基人被逼着走上“眼泪之路”,一边是冷风,一边是白骨,顶不住的老人孩子倒在路上,没人等,没人埋。
再往后,1890年的伤膝河,350多个拉科塔人,包括孩子,成了雪地上的尸体。那一刻,无论曾经是战士还是和平派,都没逃过被“清算”的命运。
这不是野蛮,是规则。当你没有力量,连投降都显得多余。
![]()
跳回现实,2025年的今天,这场“淘汰赛”还在继续,只不过换了打法。
美国不再需要掏枪,只要掏出一份清单。截至 2025 年,美国实体清单中的中国机构、企业和个人已增至 1000 余家,其中 AI 领域 460 余家、芯片领域 370 余家,断供、围堵、限购,一环扣一环。
有些人还抱着幻想,说合作共赢,说全球市场。可看看苏联解体后的下场就知道,大国一旦被撕开口子,剩下的不是重建,是被围剿。
1991年,苏联GDP直接腰斩,西方说好的援助没来,北约的坦克倒是一步步逼到了俄边境。
这些年,美国的动作越来越像当年的欧洲殖民者,只不过从抢黄金,变成抢市场;从打土著,变成打高科技。
这时候,问题来了:中国怎么办?
有人说,那就变得强大,强大到谁都动不了。听起来有道理,做起来可不轻松。
芯片、人工智能、量子通信,这些领域一刻不停地卷着,中国也不是躺着赢。2024年,科创板上110家企业营收涨了二成多,但技术封锁带来的压力也在涨。
人才外流,专利卡脖子,搞科研像打仗,打的是时间,也是耐力。
就算自研成功,还得面对市场门槛、规则歧视、资本围猎。这条路,是能走,但得咬牙,还得咬得住。
也有人提了个更极端的方案:干脆把潜在敌人都清掉,谁敢挡路,就彻底解决。
听着挺硬气,但回头看看历史,这种“斩草除根”的打法,往往最后栽的是自己。
拿破仑当年横扫欧洲,走到滑铁卢就折了,兵力不够,后勤拉胯,反倒成了群殴对象。
二战的轴心国也一样,扩张过快资源跟不上,最后崩的是自己不说,还拉了一片人陪葬。
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号称天下第一,结果在1588年被英军打散,连带着海外殖民也跟着垮。
这些例子说明,单靠消灭对手,不但难,代价还巨大。而且,今天的世界不是靠拳头说话,是靠规则、联盟、话语权。
中国自己也不认同那种“清场”逻辑,外交部早就表态,要走多边主义路线,不搞阵营对抗。这不是软,是看得长远。
当年被打成半殖民地的中国,今天靠科技、工业、全球布局重新站起来,不是靠着“谁不服就打谁”,是靠着一步步构建话语权。
比如TCL在全球建了几十个基地,带动几十万人就业,不靠吼,靠的是产品和效率。
“一带一路”也不是去“扩张”,而是让别人也能赚点,这是利益共同体,而不是权力扩张。
当然,危机感不能丢。中国一直没说“天下太平”,反而一直在提醒,要准备应对“风高浪急”的局势。
这话不是吓人,是认清现实。全球竞争不会停,围堵也不会消失,中国能做的,是不掉队、不犯错、不乱拳打死自己。
如果说中国真没退路,那退的不是领土,也不是面子,是不能退掉“自主性”。
今天的局面,说白了,不是要不要斗的问题,是斗的时候怎么斗,斗完之后能不能站得住。
要是硬刚,那就得硬到最后;要是谈,那就得谈出空间。没有人能保证永远强大,但中国能做到的,是不轻易跪。
历史已经写过太多次剧本,印第安人、切罗基人、拉科塔人、晚清的中国,都是“别人写的”。
这一次,中国要自己写。
写得好不好不重要,关键是,不能交出去再写一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