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抓我啊!”
2025年11月13日,一句极度嚣张的中文,配上一张在德国联邦议院门口的自拍,瞬间引爆了舆论。
![]()
发出这句挑衅的,正是被大陆以“分裂国家罪”立案侦查的民进党籍“立委”沈伯洋。
他似乎觉得,只要脚踏在德国的土地上,就拿到了一块免死金牌,可以肆无忌惮地嘲讽和叫板。
![]()
很多人看到这一幕的第一反应是愤怒,但如果冷静下来仔细琢磨,你会发现这出闹剧背后,藏着一盘远比想象中更复杂的棋局。
沈伯洋自以为是棋手,殊不知他从头到尾都只是棋子,而真正的棋手们,早已在他看不见的地方完成了布局和反制。
![]()
德国的外交把戏
我们先把目光从跳梁小丑沈伯洋身上移开,看看他背后的“东家”——德国,到底在玩什么把戏。
邀请一个被中国大陆官方定性为“分裂国家罪”嫌犯的人,到自己国家的最高议会参加所谓的“听证会”,这绝不是一次简单的“学术交流”,更不是什么外交失误。
![]()
这是德国现任默茨政府一次精心策划的政治表演,是其对华“意识形态化”政策的又一次露骨展示。
回顾一下最近的动作,脉络就非常清晰了。
从高调接待蔡英文,到11月6日宣布要对中国钢铁、电动车搞审查、加关税,再到德国央行行长鼓动欧盟联合反制中国的稀土产业,最后到11月12日把沈伯洋请到柏林。
![]()
这一套拳,招招都打在敏感点上,充满了对抗意味。
有趣的地方来了。
就在德国政府大搞政治操弄的同时,德国的经济界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的CEO马库斯·凯礼,几乎是公开喊话,敦促总理默茨赶紧访华。
为什么?
![]()
因为中国连续七年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德国无数企业的身家性命都系于中国市场。
更具戏剧性的一幕是,就在不久前,德国经济部长瓦德富尔满怀信心地准备访华,临行前却想耍个小聪明,拿台湾问题当筹码,试图施压中国在稀土合作上让步。
结果呢?中方直接给了他一个“冷处理”,原定的高级别会见全部取消,瓦德富尔的访问行程被迫推迟,最后只能灰溜溜地致电中方“认错”,重申支持“一个中国”政策。
![]()
大家看明白了吗?
这就是德国当前极度矛盾和“精分”的状态:
政治上,一些政客想扮演“价值观卫士”,通过在台湾问题上搞小动作来博取眼球,满足国内某些政治势力的需求;经济上,却又完全离不开与中国的深度合作。
![]()
他们一手想从中国这里拿到维持其工业运转的稀土和庞大的市场,另一只手却又毫不犹豫地向中国递刀子。
这种自相矛盾的操作,在默克尔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那时的德国对华政策以“务实、低调、有效”著称,闷声发大财。
![]()
而现在,默茨政府似乎认为可以“既要又要”,既能挑衅中国的底线,又能让中国继续敞开市场大门。
沈伯洋的德国之行,就是这种天真幻想下的产物。
他们以为请来一个沈伯洋,就能恶心一下中国,却没料到,这恰恰给了中国一个向全世界展示其反制工具箱的机会。
![]()
原计划下周访华“修补裂痕”的德国财政部长拉尔斯·克林贝尔,恐怕现在的处境会非常尴尬,这趟修复之旅“或要黄了”的预测,并非空穴来风。
大陆的“手术刀”
如果说德国的动作是笨拙的拳脚,那么中国大陆的回应则更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冷静,且直击要害。
![]()
就在沈伯洋抵达德国,在社交媒体上狂欢的几乎同一时间,福建省泉州市公安局发布了一则悬赏通告,公开悬赏通缉两名台湾网红——温子渝(网名“八炯”)和陈柏源(网名“闽南狼”),罪名是“涉嫌煽动分裂国家”。
悬赏金额最高达25万元人民币。
![]()
这个时间点绝非巧合。
大陆方面没有在第一时间对远在德国的沈伯洋发出全球通缉令,而是先拿他“产业链”上的外围打手开刀。
温子渝和陈柏源这类人,长期在网络上散布“仇中”言论,制造两岸对立,是“台独”舆论链条上的末端执行者。
![]()
对他们发出悬赏,传递了三个清晰的信号:
第一,大陆的打击是全链条的。
从核心头目(如沈伯洋),到外围的舆论打手,一个都跑不了。这打破了某些人“法不责众”或“只打首恶”的幻想。
![]()
第二,这是沈伯洋未来结局的“提前预演”。
通告一出,等于是在告诉所有“台独”分子,尤其是沈伯洋本人:你的嚣张毫无意义,法律程序正在一步步推进,今天悬赏的是他们,明天就可能是你。
你的“立委”身份不是护身符,德国国会更不是避难所。
![]()
第三,法律工具的威慑力。
这次行动的主体是地方公安局,使用的是公开悬赏这种极具震慑力的民间动员手段。
这表明“依法惩独”已经从中央层面的政策宣示,落实到了地方层面的具体执法行动,它正在变得越来越具体、越来越有形。
![]()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沈伯洋的案子。
他目前处于“立案侦查”阶段。
这意味着大陆的司法机关已经掌握了初步证据,并正式启动了刑事追诉程序。
一旦证据链完整闭合,下一步就是发布全球通缉令。
很多人可能对这个没什么概念,中国目前与全球83个国家签有司法协助或引渡条约。
![]()
这意味着,一旦通缉令发出,沈伯洋的“免死金牌”范围将急剧缩小。
他今天能在德国作秀,不代表他明天还能在另一个国家安然无恙。
更重要的是,大陆的反制是立体的。
除了法律上的步步紧逼,经济上的制裁也早已落下。
沈伯洋父亲的企业“兆亿有限公司”被大陆制裁,直接打到了他的痛处。
![]()
这种“一人作恶,全家受累”的精准打击模式,远比空洞的谴责要有效得多。
所以,沈伯洋在德国国会门口那句“来抓我啊”,听起来更像是一种无知者无畏的悲鸣。
他可能还没意识到,一张由法律、经济和国际合作编织而成的大网,正在缓缓收紧。
而在台湾岛内,这出闹剧也催生了另一场政治交锋。
赖清德试图捆绑整个“立法院”,要求韩国瑜带头声援沈伯洋,结果被韩国瑜反将一军。
![]()
韩国瑜直接抛出“废除台独党纲、撤销敌对言论、接受九二共识”三大前提,把皮球狠狠踢了回去。
这番操作等于是在告诉所有人:问题的根源在于赖清德当局的“台独”路线,沈伯洋只是这个错误路线下的牺牲品,解铃还须系铃人。
参考资料: 国台办回应“沈伯洋窜德” 2025-11-14 11:27·界面快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