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十四五”通辽民政:资金加码、服务升级,筑牢民生幸福基石

0
分享至

“十四五”时期,内蒙古通辽市民政事业犹如蓬勃生长的树木,在资金投入、养老服务、困难群众保障、困境儿童守护、社会事务管理与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不断扎根、抽枝、开花、结果,为全市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绘就了一幅温暖人心的民生画卷。

资金投入是民政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十四五”时期,通辽市民政事业投入持续加大,累计支出民政事业发展资金达70.4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加9.4亿元,增长15.4%。充足的资金为各项民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让民政服务能够覆盖更广泛的人群,提供更优质的内容。

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成为现实。通辽市出台9项养老服务政策,如同为养老事业绘制了一幅精准的蓝图。全市现有养老机构87家、农村牧区区域养老服务设施1078个,新增惠民餐厅122个,养老床位5722张,护理型床位占比73.7%。这些数字背后,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显著提升。老人们可以在养老机构里享受到专业的护理服务,在惠民餐厅里品尝到可口的饭菜,在舒适的居住环境中安享晚年。发放老年人补贴资金8670万余元,惠及近5万老年人,完成8132户适老化改造,培训养老护理员近6000人次,持证上岗率提升至80%。每一项举措都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关爱与呵护,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温暖。

困难群众保障持续加力,为他们撑起了一把坚实的保护伞。城乡低保标准年均分别增长2.04%和5.26%,农村牧区低保标准占城市比例75.4%,补助水平提升至月人均600元和375元。这一系列增长的数据,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困难群众的生活。临时救助封顶线提高至5万元,1.3万名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纳入兜底保障,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温暖。创新推出的“2345”工作法成为全区典型,通辽市民政局入选全国社会救助创新实践单位,这不仅是对通辽市困难群众保障工作的肯定,更是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困境儿童守护网络的全面建成,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累计发放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助6200余万元,让这些孩子在经济上得到了保障。建成10所未成年人保护中心、110家保护工作站、446个儿童之家,组建2466人的儿童主任和督导员队伍,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温馨、安全的成长环境。通过排查流动儿童2.47万余人、留守儿童2398人,完成806名散居孤儿监护评估、3422名困境儿童心理辅导,为7325名儿童购买意外险,实施42名困境儿童先心病免费手术,发放孤儿助学资金367万元。

社会事务管理与基层治理效能的双提升,让城市运行更加有序、高效。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五年办理婚姻登记11.2万对,为新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让爱情的见证更加美好。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惠及6.7万人,免除困难群众基本殡葬费用3000余万元,体现了社会对特殊群体的关怀和尊重。规范地名标志牌、楼门牌3.4万余块,让城市的标识更加清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和生活。登记1207家社会组织,开展行业协会商会收费管理等系列行动,为会员企业减免费用197.56万元,促进了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

此外,筹措1.77亿元保障民政中心福利园区项目实施,为民政事业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项目的推进,如同为民政事业搭建了一座坚固的桥梁,连接着现在和未来,让民政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十四五”时期,通辽市民政事业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未来,通辽市将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加大民政事业投入,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效能,让民政事业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张珠海、斯琴)

来源:通辽市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66112文章数 20078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