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凭借“南丝绸之路”而兴盛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如今又因苹果扬名海内外。在盐源县,一颗苹果串起种植、科技、加工、物流、文旅的完整产业链,带动万户果农稳步增收。小苹果撬动大产业,撑起了盐源乡村振兴的“半壁江山”。
拓宽销售路 促果农致富增收
走在盐源县田间地头,漫山遍野的苹果园里果香四溢。这片盛产高原苹果的沃土,正以最鲜活的丰收图景,讲述着一场从“传统种植”到“全链振兴”的产业蜕变。
目前,盐源县苹果种植总面积达43.2万亩,年综合产值40亿元;苹果从业人员约1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8.5%。在卫城镇,红彤彤的苹果缀在枝头,果农穿行果树间忙着采摘;苹果交易市场、苹果仓库、物流基地呈现一派繁忙景象,一箱箱、一车车苹果不断运出。在润盐镇,“红将军”“红富士”等多个品种挂在枝头,果农们背着竹篓,穿梭林间,分拣、装箱,田间地头不时回荡着欢声笑语。润盐镇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全镇苹果种植面积达6.7万亩,预计产量达10.4万吨、产值超4亿元。
盐源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表示:“盐源苹果生长在海拔2300—2700米的高山环抱的断陷盆地内,以其出色的着色、高糖度、脆嫩的果肉以及浓郁的风味,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自1958年苹果在盐源县引种试栽以来,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与演变,该县苹果产业已从无到有,从弱小逐渐壮大,取得了显著成就,如今已经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
随着网络和电商平台的发展,盐源县对果农进行直播培训,许多果农开始尝试从线下销售转到线上。“通过网络销售苹果,销路打开了,生意也日渐红火。”许多果农表示,除负责自家种植的苹果销售外,还能帮助周边果农销售。
东西部协作也为盐源苹果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去年12月1日,首列“甬凉号”乡村振兴班列(盐源苹果专列)从四川凉山州西昌南站发车,满载110吨盐源苹果,经过50小时运输后抵达宁波,随后通过物流配送直达苏浙沪地区的水果批发市场、商超及连锁超市。该班列采用全冷链运输,直接从盐源县装车至宁波,减少中转环节,确保水果新鲜度。截至今年10月,“甬凉号”已累计开行19次,运输货物1334吨。
在东西部协作中,还有一段感人故事。2021年6月,首批宁波驻凉山州挂职干部发现,由于交通等多种因素,盐源县每年约有10万吨优质苹果烂在枝头或库房。如何将“高原金果”转化为“共富密码”,成为挂职干部心头沉甸甸的使命。在挂职干部牵线下,宁波鄞州东柳街道商会考察团走进盐源。利用商会企业在农产品精深加工的技术优势,破解盐源苹果深加工缺失的瓶颈。同年10月,两地签署《甬盐苹果产业振兴项目(苹果酒)框架协议》,苹果酒试验间在盐源挂牌成立。2022年3月,两地共商品牌化突围路径,决定差异化打造高端果香型水果白酒品牌——“云沽”。今年6月1日,“云沽”苹果酒已从川西高原启程走向我国东部市场。
在卫城镇苹果产业园施工现场,机械轰鸣,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开展作业。作为东西部协作在推动盐源农业产业升级方面的重点项目,该产业园在卫城镇建设约3000平方米的苹果集散标准厂房,完善配套基础设施,采购并建设苹果筛选线,致力于打造农特产业集散园。“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盐源苹果的集散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卫城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产业园将为苹果产业提供从分拣、储存到销售的全链条服务,进一步完善当地苹果产业链,助力盐源苹果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据统计,“盐源苹果”种植带动盐源县农户3.5万余户户均收入6.6万元,脱困村苹果种植面积近1.8万亩,涉及22个村,带动1488户脱困户户均增收2.2万元。苹果产业生产经营用工带动全县苹果主产区周边和移民村脱困人口增加劳务收入5亿元以上。
延伸产业链 提升苹果附加值
近年来,盐源县持续推进苹果种植技术升级,在传统的种植模式基础上,创新采用“现代矮砧集约化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管理技术简单,易于标准化操作,有效提升了苹果的品质和产量。记者在卫城镇大堰沟村看到,去年新种植的苹果树苗长势良好。据果农介绍,这些树苗采取高标准矮砧密植栽培,是盐源县实施的苹果产业提质增效建设项目。
去年7月,“四川盐源苹果科技小院”挂牌成立,该科技小院团队由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和盐源县当地多位相关专家组成,主要开展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科普、培训等。今年6月,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专家赴大堰沟村开展苹果产业技术培训及示范基地建设指导,针对夏季果园管理关键技术开展实地培训,并推进《盐源苹果特色优势产业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项目示范基地建设工作。
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等院校多次赴盐源县调研考察,结合实际为盐源研发出品质优良的种苗,指导果农们改善果形,发展林下种植、养殖,打造立体农业,构建生态循环型果园,提升综合效益。
在科技赋能苹果种植的同时,盐源县近年来不断擦亮“盐源苹果”金字招牌。盐源苹果不断开拓营销推广路径,通过直播带货、参加展会等方式提升盐源苹果品牌营销力,多次在昆明、上海、宁波等地参展,提升品牌影响力。
盐源县紧紧围绕建设全国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和苹果产业强县的目标进行产业创新,目前已创建国家级优质苹果标准化示范区、四川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四川省五星级苹果现代农业园区,盐源县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一方面,财政投入不断增加。盐源县已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68亿元,推进适宜区“水、电、路、网、信、管”等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直播带货、电商下沉等新模式,助力缩短“果园到餐桌”距离。另一方面,推动苹果产业链延伸,挖掘苹果的附加值。推出苹果酒、苹果汁、苹果脆片等新品,配套发展包装、冷链配送等产业。
盐源县还持续挖掘苹果资源,拓展果业功能,努力引导果业新型经营主体在苹果生产过程中加入农业劳动、赏花、赏果、采摘、加工、餐饮等业态,实现从单一产业向全链条、多功能、新业态转型,积极促进一二三产业互融互动;坚持实施名牌打造战略,通过苹果节、电视广告、国内外博览会以及抖音、微信等新媒介,向海内外宣传推介盐源苹果,并设计能充分体现盐源苹果“香、脆、甜”等特点的商标,统一规范“盐源苹果”纸箱包装设计,努力构建盐源苹果品牌体系;推动苹果规模化和现代化生产,不断延伸产业链。
详见《中国食品报》(2025年11月14日2版)
排版、美编:林倩
审核:欧阳美华
01
0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