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总觉得老师的工作很轻松,把矛盾都放在他们的那三个月的小长假身上。暑假和寒假以及其他零零总总的假期加起来确实打造出一种假象。
让大家觉得一年当中有三个月的时间,老师们都在休息,无事可做,真的是不要太滋润。可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大家没有看到的是每逢节假日,很多老师甚至要自费赶去学习一些专家的讲座。但是这有用吗?
![]()
“开车六小时,来听专家口嗨”,中学校教师看清真相,不想为虚荣买单了
对于专家,以前的各位内心抱有着还是比较大的敬意的。但是很多人喜欢在网络上胡言乱语之后,大家也就不那么习惯于听专家说话了。
可是如果你从事教育行业,那么教育专家的话当然不得不听。况且作为中小学老师总觉得专家比自己是要厉害很多的。
否则他们怎么可能被称为专家,还有那么高的层次和薪资呢?学校也经常会组织老师们一起去听专家的讲座。但是有一位浙江的老师却不乐意了。
![]()
他终于看清了现实。在一次6小时的车程奔波之后,他彻彻底底的去除了对于专家那种魅力的想象。
作为一场针对中小学数字化教育的研讨会,本来想着会有很多老师们急需去弄明白的问题。比如现在大热的AI到底怎么跟教育结合到一起,才能让教学质量提升呢?
可是这位老师驱车3小时来到台州之后,却没有听到一丁点的干货。第一个报告开始。还是一个著名的师范类高校的教授来说的。
![]()
他开始洋洋洒洒的讲自己读博求学,去香港、美国旅游等事情。但是到了最关键的AI改进教学方式的具体应用这个模块儿的时候,突然被提醒时间到了。
他便直接说不讲了,下一位会比我讲的更深入更好。让老师们都大失所望。
![]()
这位老师才发现,原来很多专家来这一趟走穴,本质上为的是赚钱
他们一场讲座都抵得过中小学教师大半个月的工资了。那么老师来来回回6个小时的车程就是为了听他们吹嘘的嘛。
他再也不想为一个专家的虚荣和口嗨买单了。因为这对他的教学也没有任何的影响。还有的老师更看清了深一层的东西。
就说在教学领域何尝不存在鄙视链的现象呢。有一些专家他们本质上也是看不起老师的,毕竟老师工资比他们低,职称也没有他们好,赚钱还辛辛苦苦的。
![]()
而专家来走穴,其实糊弄一下也无可厚非。如果这本质上就是利益问题的话,那确实没有办法给老师带来多大的干货。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心态和视角,即使是口嗨的讲座,也可能变得有用,可以把这当成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然后用教师的智慧,让它产生最大价值。
学校强制要求,与其带着抵触情绪坐在那里生闷气,消耗自己的精力和情绪,不如坦然接受这个事实。反抗不了,就聪明地利用它。
![]()
再水的讲座,也可能包含一两个没听过的概念、一个有意思的案例,或是一份最新的动向。我们的目标不是全盘接受,而是 沙里淘金。
把他当成一个教学案例来解剖。他的PPT做得怎么样?演讲结构是什么?用了哪些技巧来调动气氛?思考这些问题,能反过来提升自己的表达和演讲能力。
问自己几个问题:他的观点有数据和实例支撑吗?他提出的方法考虑到一线教学的复杂性和差异性了吗?他的理论和我课堂上的现实,差距在哪里?这个过程,是极好的思维训练。
![]()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