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月4日,作家三毛在台北某医院自缢身亡。
可诡异的是,1.63 米身高的她,竟吊死在了 1.6 米的架子上,而吊绳只是一条丝袜。
有人说她“研究通灵之术、看过生死簿,自杀是为了顺应天命”。
直到一封封存了17年的遗书的公开,才让我们真正走进这位浪漫文豪的内心世界......
![]()
撒哈拉的爱恋
三毛离世的消息传开时,整个台湾都震动了。
谁也想不到,这个笔下满是烟火气、性格爽朗的作家,会以这样的方式告别。
而关于她的死因,众说纷纭,她的挚友眭澔平后来坦言:“她的离开,终究和荷西脱不了干系。”
![]()
这段牵扯她一生的缘分,始于上世纪 60 年代的西班牙马德里。
那年 24 岁的三毛在马德里大学求学,邻居家 18 岁的西班牙少年荷西,成了她的小跟班。
荷西个子高高的,眼睛很亮,每天放学就跟着三毛,帮她搬书、买东西。
![]()
有一天,荷西突然认真地对三毛说:“等我长大,我要娶你。” 三毛只当是孩子话,笑着摸了摸他的头:“你还小,等你 22 岁再说吧。”
那时候的三毛,心里装着对爱情的憧憬,却没把这个少年的承诺放在心上。
后来她返回台湾,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婚姻,不料丈夫突发心脏病离世。
![]()
巨大的打击让她身心俱疲,最终还是收拾行囊,再次回到了西班牙。
这一去,就和荷西重逢了。此时的荷西已经 22 岁,成了一名帅气的潜水员。
他真的兑现了当年的承诺,捧着戒指站在三毛面前:“现在,我可以娶你了吗?”
这一次,三毛没有拒绝。
![]()
1973 年,他们在撒哈拉沙漠的阿尤恩法院登记结婚。
没有盛大的婚礼,三毛穿了一件蓝色的连衣裙,荷西穿了件白色的衬衫,就算是礼成了。
![]()
在沙漠的日子很苦,住的房子是土坯墙,没有自来水,买东西要走很远的路,可三毛却把日子过成了诗。
她会捡回别人丢掉的骆驼头骨,摆在桌上当装饰;会和荷西一起去沙漠里探险,看日落,听风声。
荷西每天去海边潜水工作,三毛就在家里写文章。
![]()
傍晚时分,荷西会带着一身海水的咸味回来,给她带一块她爱吃的巧克力。
那段时光,是三毛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她在文章里写:“荷西是我生命里的肋骨,没有他,我就不完整。”
然而,幸福总是那么短暂。
![]()
1979 年 9 月 30 日,荷西像往常一样出海执行潜水作业,谁也未曾预料,这竟是一场永别。
海底突发的强劲暗流,毫无预兆地将他卷入深海,从此再也没有浮出水面。
![]()
荷西走了,三毛的世界彻底垮了。
她离开了撒哈拉,带着荷西的骨灰四处漂泊,从西班牙到美国,再回到台湾,可无论到哪里,都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
以前那个爱说爱笑、充满灵气的三毛,变得沉默寡言,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有时候会突然对着空气说话,像是在跟荷西聊天。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三毛开始接触通灵之术。
![]()
通灵与 “生死簿”
经朋友辗转牵线,三毛认识了一位隐居在台北近郊的老者。
这人据说能以 “灵媒” 的身份,为阴阳两界搭起沟通的桥。
老者听了三毛的执念,没多言,只说 “缘到自会相见”,让她三日后凌晨,带一束荷西生前最爱的雏菊来见他。
![]()
三毛揣着满心的期待赴了约,回来后,她兴冲冲地跟朋友们说,她真的见到荷西了。
荷西跟她说,他在那边过得很好,让她好好活着,把今生该做的事做完。
这次经历给了三毛极大的安慰,但也让她更加沉迷于通灵之术。
![]()
从那以后,三毛开始大量研究各种玄学书籍,她的家中摆满了罗盘、水晶球等神秘物品。
更令人担忧的是,她还随身携带着一张据说是 “生死簿” 的纸条。
她告诉身边的人,从这张纸条上,她看到了自己的寿命期限,还说上面写着自己一生要出版 23 册著作,等写完了,荷西就会来接她团聚。
![]()
那时她已出版 14 本散文集,便把剩下的几本当作活下去的目标。
哪怕深夜写到手指发麻,只要想到 “荷西的等待”,就咬牙坚持。
![]()
朋友们看着她这样,心里急得不行,纷纷劝她不要过度沉迷于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要积极面对生活。
然而,深陷其中的三毛根本听不进任何劝告。
![]()
她的文学创作风格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前的文字充满阳光、温暖和对生活的热爱,
后来的作品却常常带着悲凉和宿命感,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死亡的向往和对另一个世界的憧憬。
![]()
1990 年底,三毛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住进了台北荣民总医院。
手术很成功,术后恢复也很顺利,医生说再恢复一段时间就能出院。
可谁都没想到,1991 年 1 月 4 日,她会以这样的方式离开。
![]()
17 年遗书公开
据当时照顾三毛的护士回忆,悲剧发生的前一天晚上,三毛的精神状态很好,还跟护士开玩笑说 “等我好了,要去吃台北最好吃的牛肉面”。
结果第二天清晨,清洁工去打扫浴厕时,发现门反锁着,敲门没人应,推门进去就看到了令人心碎的一幕。
现场没有挣扎痕迹,三毛的表情平静得像睡着了一样。
![]()
她的床头,一本《红楼梦》还翻着页,旁边放着一张写了几行字的纸条。
这张纸条,就是三毛的遗书。可当时为了保护三毛的隐私,遗书被她的家人封存了起来。
一直到 2008 年,也就是三毛去世 17 年后,她的家人才决定公开这封遗书,里面的内容让所有人心疼不已。
![]()
遗书里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话,全是琐碎的叮嘱:“妈妈,我走了,别难过,家里的钥匙在玄关的抽屉里,记得帮我喂楼下的流浪猫。”
最后一行字,她写得很轻:“荷西,等我很久了吧,我来了。”
![]()
直到这时,大家才明白,三毛的死,不是什么 “顺应天命”,也不是沉迷通灵的糊涂账,而是她对荷西太深的思念。
荷西走后,她独自活了 12 年,这 12 年里,她靠着回忆支撑,把对荷西的爱写进文章里,可午夜梦回,还是会因为思念而哭醒。
她研究通灵,并非真的相信 “生死簿”,只是想找个精神寄托,想知道荷西在那边过得好不好。
![]()
结语
三毛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也是悲情的一生。
虽然她选择的方式让人心痛,但谁又能真正理解一个失去挚爱之人的痛苦呢?
或许,在另一个世界,他们真的重逢了,继续着未完的爱情故事。
![]()
信息来源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