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福建有哪些坚持?

0
分享至

东南网11月14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今日上午,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六场)。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玉梅表示,多年来,全省各地各部门接续推进生态省建设,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日益清晰,山海画廊、清新福建正在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福建坚持山上山下联动,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上游山区强化源头预防,全面推进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强化“两屏一带”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全省森林覆盖率65.12%、连续46年保持全国首位,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经验入选世界生态修复典型案例。流域沿线,紧盯结构性污染问题,推动流域生猪养殖、水口库区网箱养殖等绿色转型,区域性、行业性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国家考核连续6年获评优秀,形成宁德霍童溪、泉州晋江、莆田木兰溪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系统保护治理模式。下游沿海统筹治理修复,河口—湾区污染物削减协同推动,陆海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改善;厦门漳州携手“智”理陆源污染物和海洋垃圾;福州闽江河口湿地积极保护修复鸟类迁徙通道,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福州获评“国际湿地城市”。

坚持大江小河联动,全省12条主要河流、636条小流域信息全部数字化,形成流域脉络“一张图”;建立水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一张网”,全面及时掌握水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实现监测数据波动涉及到哪里,流域治理就推进到哪里,责任传导就压实到哪里。全省每年安排20亿元用于重点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闽江、九龙江等重点流域管理协调机制不断完善,深化汀江—韩江跨界河流联防联治,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保护治理体系,推动实现“小河净”“大河清”。

坚持城市农村联动,以一域带全局,发挥福州都市圈、厦漳泉都市圈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持续补齐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收集处理短板,整县推进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保护城乡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地理,系统规划重要绿地空间、生态廊道,建设依山傍水、串联城乡的“万里福道”,城内“小山水”与城间“大山海”贯通融合。推进全域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全省共44个市、县(区)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8个县(市)和1条流域获评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坚持陆地海洋联动,强化陆源污染管控、推进海岸带整体保护修复、深化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逐步建立起从源头至末端的全链条海洋治理体系。入河入海排污口全面“查、测、溯、治、管”,除黑消劣、降磷减氮。“一湾一策”开展重点海湾综合治理,在厦门等地打造全域美丽海湾,组建“海上环卫”队伍,搭建智慧化监管网络,海洋垃圾治理常态化、专业化、精准化。2024年全省主要流域优良水质比例100%、排名并列全国第1;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92.6%、同比上升3.9个百分点;5条美丽河湖、5个美丽海湾入选全国优秀案例。

张玉梅表示,今年8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的意见》,明确提出要聚焦“八个统筹”实施“八大工程”,全力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下一步,将进一步强化要素统筹和城乡融合,在九龙江流域先行开展试点,逐步拓展至闽江、敖江、汀江等流域,一体推进美丽山川、美丽蓝天、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建设,奋力谱写山海交相辉映、城乡相得益彰的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为全国“山水城海”全域系统治理提供福建方案。

来源:东南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incentive-icons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北青网官方网易号
1032496文章数 85345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