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已获取你的信息,知道了你的住址,如果你不按照我的要求操作,警察就会抓你的父母!
能不能不抓我的爸爸妈妈?
![]()
![]()
可以,但你要照我说的做。
各位家长请注意!近期,一种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新型诈骗手段出现,骗子利用孩子的恐惧心理,恐吓威胁,已有家庭辛苦积攒的数万元钱被骗走。请您务必提高警惕,并加强对孩子的反诈教育。
那么,骗子是如何一步步得逞的?我们通过一个真实案例来揭秘骗子的套路。
01
真实案例回顾
10月底,学生小何(化名)在用家长手机看短视频时,点击了一个商品广告,进入了一个小程序。随后,一名自称“客服”的人发来私信,严厉地告诉小何:“因为你是未成年人,你的操作导致我们公司6万元资金被冻结了,我们已经报警了!”
紧接着,骗子发出恐吓:“现在必须配合警察调查,不然就抓你爸妈去坐牢!”听到这样的话,年幼的小何瞬间被吓住了。
在骗子的指示下,小何添加了一位自称“北京警察”的人。对方甚至通过视频通话,亮了一下假的“警官证”,进一步博取信任。随后,这位“警察”要求小何提供家长的手机号和银行发来的验证码,声称这是“调查需要”。
![]()
![]()
![]()
、、
在连环的恐吓和欺骗下,惊慌失措的小何照做了。结果,家长银行卡里的2万多元存款,瞬间被骗子转走。

02
诈骗套路解析
广告引流
犯罪分子从青少年感兴趣的动漫周边、游戏、明星等方面发布引流广告,以“免费赠送卡片或领取游戏皮肤”“低价出售卡片”“包含明星社交账号的视频”等噱头为诱饵,诱导青少年添加社交账号。
获取信息
以交易、邮寄、填写登记资料为由获取真实姓名、年龄、地址等个人信息,以筛选未成年人为作案目标。
实施诈骗
冒充工作人员、律师甚至公检法人员,以“违规操作致账号冻结,需及时解绑”“需配合警方调查排除犯罪嫌疑,否则会面临刑事处罚”等话术恐吓,利用未成年人畏惧心理,欺骗或胁迫未成年人以视频通话、屏幕共享等方式,远程操控孩子操作家长手机,配合转账、消费。
03
警方提示
1.关键信息绝不透露:务必告知孩子,手机验证码就是“钱”,和密码一样重要!任何人,无论他以什么理由(包括警察、客服、老师)索要验证码和密码,都是骗子!
2.普及常识,消除恐惧:告诉孩子,真正的警察绝不会通过电话或网络来吓唬小孩,更不会因为一个操作失误就来抓父母。公检法机关有严格的办案程序。
3.加强监护,设置防护:不要轻易将支付密码告知孩子,家长的手机支付操作最好避开孩子,并可为支付软件设置安全锁,防止意外发生。

编 辑:江贞蓓
审 核:刘 柳
审 定:聂子奇
来 源:市公安局顺庆区分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