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场大战即将开始?11月8日,德国国防高官亚历山大・弗兰克公开表态:德国已经做好与俄罗斯直接开战的准备,并且随时能协助北约向俄罗斯边境部署80万部队。
![]()
这话一出口,国际舆论直接沸腾了,因为这明显就是赤裸裸的战略威胁。
要知道二战后一直夹着尾巴做人、凡事看美国脸色的德国,这次居然敢直接跟普京叫板,还放出“80万大军”的狠话,到底是真要动真格,还是另有图谋?
更让人揪心的是,就在德国放话两天后,乌克兰方面突然承认:俄军已经渗透到顿涅茨克州波克罗夫斯克南部郊区,乌军在顿巴斯前线的补给通道,如今只剩下最后一条还在勉强运转。
![]()
而这场博弈的核心焦点红军城,已经被俄军压得喘不过气,一旦失守,乌克兰东线战场就会像决堤的大坝一样彻底崩溃。
一边是德国高调“宣战”,一边是乌军补给线岌岌可危,俄罗斯总统普京又会怎么接招?这场牵扯到北约、欧盟、俄乌四方的生死较量,到底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门道?
![]()
德国打响反俄第一枪,80万北约大军压境
很多人都纳闷,二战后德国一直奉行“低调外交”,军事上跟着美国和北约走,从来不敢单独挑事,这次为何突然变得这么强硬?
![]()
其实是因为德国不想再当“跟班”了,想借着俄乌冲突的机会,成为欧洲的“话事人”。
这些年,德国在北约框架下深度参与东欧军事部署,虽然平时兵力不多,但早就悄悄做了万全准备。
尤其是在顿巴斯地区,德国军方早就摸透了地形和战局特点,知道红军城是“胜负手”,所以才在这个关键时刻发声。
![]()
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心里打得一手好算盘,如果能借着援助乌克兰的机会,牵头组织北约部队施压俄罗斯,既能让乌克兰把俄罗斯拖在战场上,又能彰显德国在欧洲的领导力,一举两得。
而且德国很清楚,“80万大军”其实是个“心理威慑,现实中要集结这么多兵力几乎不可能。
![]()
但这话一放出来,就能让俄罗斯投鼠忌器,同时给乌克兰打气,还能试探一下北约和欧盟的态度:到底愿不愿意一起对抗俄罗斯?
果不其然,德国一表态,英国马上跟上了,11月12日,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宣布:给乌克兰提供1700万美元专项资金,专门用来修复被炸毁的能源系统,同时还要限制俄罗斯液化天然气运输服务,从能源上给俄罗斯“釜底抽薪”。
![]()
这波操作看起来是“英德联手援乌”,但其实是各自打着小算盘,德国想当军事领头人,英国想在能源领域卡俄罗斯的脖子,两人一拍即合,既给了乌克兰实际帮助,又巩固了自己在欧洲的地位。
不过话说回来,英德的援助真能救乌克兰,答案可能没那么乐观。
![]()
西方援乌的“困境”
德国的“80万大军”狠话虽然听着过瘾,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更像是一场“政治表演”,欧美国家其实早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要知道,美国是乌克兰最大的援助国,一旦美国彻底停援,乌克兰的战争机器马上就会“停转”。
![]()
这让泽连斯基陷入了两难境地,继续打下去,没资源没补给,想停火,又怕被国内民众指责为“投降”,真是左右为难。
除了美国,英德法三国国内也乱成一团,经济停滞导致民众生活水平下降,能源短缺让冬天取暖都成了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对战争,反战呼声越来越高。
虽然还有一部分人喊着“支持乌克兰”的爱国口号,但更多人只想“过安稳日子”。
![]()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高调发声,其实也是在“试探”,看看国内民众能不能接受更深度的介入,看看其他欧洲国家愿不愿意一起承担风险。
而普京这边也看得明明白白,德国的表态就是“拖延战术”,想逼着俄罗斯从红军城后撤。
但普京也知道,红军城绝不能丢,一旦撤退,前线士气会一落千丈,西方就会重新振作,到时候俄罗斯就没了主动权。
![]()
现在的情况就像一场“豪赌”,普京赌红军城能拿下,打破西方的包围圈,泽连斯基赌西方会持续援助,撑到俄罗斯撤军,德国赌自己能牵头北约,成为欧洲“老大”,但最终的赢家是谁,现在还很难说。
德国打响的“反俄第一枪”,表面看是军事威胁,其实是政治、经济、能源的多重博弈。
80万大军压境的狠话,更像是一场“心理战”,红军城的生死较量,才是真正决定俄乌战局的“关键战”,而背后的能源战和西方援乌困境,早就注定了这场战争没有赢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