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揽金861.3亿元
![]()
图片来源/ 宜宾市融媒体中心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彩娜 ■韩清华 张丽
11月12日,以“新视野·新生态·新机遇”为主题,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省宜宾市拉开帷幕。本届大会通过“1场开幕大会+1场全体大会+6场专题会议+多场展览展示与项目签约”的丰富形式,汇聚全球行业精英,共话动力电池产业未来。
本次共签约项目180个,总金额达861.3亿元,涵盖动力电池、新型储能、光伏、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绿色新能源关键领域,展现出强劲的产业集聚效应与发展动能。
中国产业规模连续8年居首,技术突破打开新视野
当前,我国动力电池产业规模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一,无模组电池包、电池底盘一体化等关键技术实现“从0到1”突破并落地应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动力电池销量达786GWh,出口量超129GWh,同比分别增长48.9%和32.75%。
在开幕大会上,全球嘉宾围绕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提出五大建议:加强动力电池多元化创新、强化智能化技术赋能、推动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提升产业可持续能力、深化高水平国际合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则表示,将从绘制发展新蓝图、构建融合新生态、优化产业新环境、拓展合作新空间四个方面发力,助力全球能源绿色转型。
龙头企业动向备受关注。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以“推动新能源产业加速迈入‘全域增量时代’”为题演讲,提出从技术突破、场景拓展、模式创新、零碳生态四大维度破局,强调产业将从高速度向高质量、局部突破向全域增量跨越。
中国华电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聚焦新型储能,建议通过强化关键技术研发、完善政策市场机制、筑牢全链条安全防线,推动其成为能源转型核心力量。大会还同步发布2020—2025动力电池重大成果与2030全球发展展望,明确全固态电池、AI赋能制造、全链条回收等未来方向。
5万平方米展会覆盖全产业链,构建应用新生态
除高层对话外,大会还通过专题会议与展览展示,搭建产业技术交流与生态共建平台。6场专题会议围绕“全球动力电池前瞻技术”“回收利用体系”“新型储能发展”“多场景创新应用”等热点,多维度拆解产业难题、探寻发展路径。
11月12日至15日在宜宾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动力电池应用生态展览会,成为展现产业生态的核心窗口。本届展会以“材料革新—智能智造—场景重构—循环再生”为脉络,线下展览面积达5万平方米,吸引超230家企业与机构参展,构建起从实验室到商业化的生态闭环。
展会还创新设置“十四五”成果展示、国际展区、电动船舶科技展区、低空经济展区等特色板块,并同步开展“大学生主展演”“新能源汽车消费节”等互动活动。
180个项目签约落地,共享产业未来新机遇
作为全球动力电池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已在宜宾举办三届,累计发布新技术新产品600余项、签约重大项目200多个。本届大会再结硕果,共签约项目180个,涵盖动力电池、新型储能、光伏、数字经济等绿色新能源领域,彰显强劲产业集聚效应。
近年来,四川依托能源、产业、人才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今年前三季度,四川动力电池产量达168.1GWh,同比增长49.2%,全年有望突破200GWh。而宜宾作为四川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链核心承载地,2023—2024年动力电池产业产值连续超千亿元,成为继白酒之后的第二大千亿元级产业。截至目前,宜宾已引进上下游配套项目120余个,规划产能300GWh、建成210GWh,构建起从原材料到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闭环,跻身全国产业链最完整、配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列。
总 监 制丨王列军车海刚
监 制丨陈 波 王 彧 杨玉洋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蒋 帅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