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代表刚开口数落我国“人权”,我方代表孙磊一句“那冲绳呢?”当场把会场气氛点成红灯,日媒当天晚上就急出专栏,让咱收回这句话。看着他们火急火燎,我脑子里只有一句:急什么,你们平时不也拿人权当棍子乱敲吗?今天尝尝被敲的滋味。
我记得小时候打弹珠,谁先提对方家长就算输。日本这回也差不多,自己先拿“涉疆”当招牌,结果孙磊顺手翻台,把冲绳的问题搬到桌面,他们就喊“干涉内政”。兄弟,你们刚刚才把鼻子插到我家灶台底下闻烟味,现在被人问一句,你就受不了?
别看冲绳被日媒包装成“阳光海岛”,实际日常就是两组声音——美军飞机轰隆隆,县民抗议声嘶力竭。当地人均收入垫底,全岛三分之一土地被基地占着,臭味噪音一起送,还常出事故。冲绳人怨声载道,可东京电视台里永远播着富士山和樱花,好像冲绳只存在旅游广告里。
![]()
再说历史。琉球王国几百年前本就是独立的,被日本吞了还改名“冲绳县”。二战打成焦土,战后又成美军跳板。说白了,冲绳人一直是被摆布的棋子。日媒怕什么?怕国际上有人把“原住民”这顶帽子给冲绳戴回去,到时联合国的人权问责、赔偿账单一股脑砸过来,东京要头疼。
我看《产经新闻》那篇社论,一个劲儿嚷“绝不接受中国无端指责”。啧,语气跟咱排队买烧饼被插队似的急。他们最怕的不是事实,是失控。原本冲绳在国内可以用补贴、用宣传哄过去,现在有人在联合国说话,问题就不是自家小院能遮的。
有人问:我们是不是想趁机“挑事”?我心里话,今天的世界,谁先扯别人袖子,别人就能拉你胳膊。你说我这不好那不好,我当然翻出你压箱底的小辫子。公平交易,真没多高深的外交理论。
![]()
看会后走廊里几个日本记者追着孙磊想堵麦克风,结果人家笑了笑就走,留下一句:“问题存在,你得面对。”那表情,我隔着屏幕都能感到稳。不像某些人把嗓门当底气,其实心里慌得一批。
顺嘴提个日常。前几天我跟朋友订机票去冲绳看海,结果本来八百块的票临时涨到三千,我一合计不去了。朋友说没事,岛民都想赶走美军,同心协力搞旅游。我琢磨着,等他们真把基地清了,机票也许能降。要是东京继续装聋作哑,谁敢大撒币去那儿度假?
有网友留言:“日本人权纪录册写满文章,却天天给别人打分。”我点赞。人权这东西,不是西装革履站讲台就能拥有,而是看谁家小民有没有机会好好活。冲绳那么多孩子连安静上课都做不到,飞机一低飞,老师停课,学生塞耳塞。这叫啥“先进国家”?
![]()
也有人担心,中日舆论火药味越来越重,旅游、贸易都不妙。我觉得大可不必害怕,大家心里有杆秤。谁真把枪口对准自己人民,群众看得清楚。日本与其让媒体日日哀嚎,不如实打实给冲绳一点喘息空间。基础设施改善一点,民怨就少一点,这才是治本。
想远点,假如哪天冲绳民众真的抬着标语去日内瓦,请求“观察员”身份,东京挡得住吗?美军已宣布要扩基地,飞机起降量再涨50%。忍无可忍嘛。到那时,国际话筒不在日本手里,不在中国手里,而在冲绳人自己手里。那可真叫现场教学。
我个人猜测,日本政府接下来会有两条路:一是继续硬扛,在媒体上加倍吵,把“外部势力”挂嘴边;二是悄悄给冲绳加预算,拉拢几个地方议员出来说:“我们过得挺好,不用联合国操心。”第一条路吵归吵,问题照旧;第二条路或许能拖点时间,但治标不治本。
国际社会今天更像一个直播间。你不解决噪音、人权、历史旧账,随时有人在弹幕提醒你。删评论也没用,镜头还在。把事情亮出来并不是“阴招”,而是让大家都按同一套规则。日本人喜欢讲“规则秩序”,那就麻烦他们先把冲绳的卷宗补齐。
接下来会怎样?或者说,我们还会把什么议题拿到台前?我不好下断言。如果谁再拿莫须有的材料来指我们,我猜“北海道阿伊努”“美墨边境难民”之类的文件,早就备好,只等有人按铃。到时又有人拍桌子喊“收回言论”,那就再聊呗。
悬念放这:东京到底选哪条路?是继续把冲绳当远房亲戚,逢年过节发点红包;还是痛快承认过去的糊涂账,大刀阔斧给岛民一个交代?下个月G7外长会,他们若还是只顾着端着西餐刀晃来晃去,联合国的发言台下一定会再响起熟悉的提问:“那冲绳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