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轻飘飘一句关于台海局势的言论,不仅捅了马蜂窝,更让整个日本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外交风暴。
11月7日,高市早苗声称"如果台海有战,日本将使用集体自卫权"。更令人咋舌的是,她还煞有介事地辩解说这符合历届日本政府的见解。这话一出,立即在亚太地区引发连锁反应。
![]()
有分析认为,她选择在这个时间点抛出如此敏感的言论,可能与日本国内政治斗争有关——执政党内部派系倾轧,需要借助外交议题转移视线。
但这种火中取栗的冒险行为,最终引火烧身。
11月13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当被问及此事时,发言人林剑直接甩出"侵略"这个重磅词汇。
要知道,这可是中国外交部首次在台海问题上使用这个词,其分量不一般。
![]()
林剑明确表示,如果日本武力介入台海局势,就构成对中国的侵略行为,中方必将采取坚决措施予以回击。
这话说得斩钉截铁,没有留下任何模糊空间。
更值得玩味的是中国驻大阪领事薛剑在社交媒体上的回应。他用了一句特别形象的比喻:"肮脏的脑袋已经伸过来了,我们只能毫不犹豫地斩掉它!"
![]()
这种带着江湖气的硬核回应,不仅迅速在中文互联网刷屏,也被各国媒体广泛转载。
但日本国内自己先炸锅了。
前首相石破茂在11月13日的电视访谈中直接打脸高市早苗,他皱着眉头说:"历届日本政府都避免发表这种可能引发误判的敏感言论。"
这已经是第三位站出来批评她的日本前首相了。
![]()
据日本媒体报道,执政党内部对此也存在严重分歧,有资深议员私下表示"这种鲁莽言论让日本外交陷入被动"。
看来高市早苗这波操作,不仅没赢得国际支持,连自家人都看不下去了。
但如果深入剖析日本政坛的生态,就会发现高市早苗的言论并非偶然。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不断抬头,试图通过打"台湾牌"来牵制中国。
![]()
而这次他们显然玩过火了。日本宪法对行使集体自卫权有严格限制,不能随意用于台海局势。
眼看着事情闹大了,高市早苗使出了一招"摇人战术"——就是把能找的帮手都找来。可惜啊,这场跨国求援演变成了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尴尬独角戏。
找帮手的尴尬之旅
![]()
先看看她找的第一个帮手澳大利亚。
日本驻澳大利亚大使铃木量博屁颠屁颠地跑到堪培拉的国家新闻俱乐部发表演讲,提出了三点诉求:希望和中国对话、期盼日澳联手应对中国、还要在台海和稀土问题上合作。
他语气恳切。可台下澳大利亚外交部的官员们面无表情,后续的新闻发布会上,澳方发言人只字未提日本的相关诉求。
![]()
这种冷处理让日方十分难堪。
更让日本尴尬的是,就在同一天,澳大利亚贸易部长在接受采访时特意强调"澳中经贸关系正在回暖"。这种明显的信号,说明澳大利亚不愿被日本拖下水。
毕竟,澳大利亚虽然在安全问题上与美国保持一致,但在经济上严重依赖中国市场,这种双重性使其在处理中日纠纷时格外谨慎。
![]()
接着高市早苗又把希望寄托在G7身上。
在加拿大召开的G7外长会议本应是她的救命稻草,但结果却成了大型尴尬现场。
日本外长茂木敏充在会议期间大吐苦水,花了整整二十分钟讲述日本的"委屈",特别指责中国外交官薛剑的言论对日本首相"极为不礼貌"。可当他讲完后,会场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
随后加拿大外长只是淡淡地表示"注意到日方的关切",其他五国外长则默契地转移了话题。
这种冷遇并非偶然。
G7成员国各自打着算盘:法国正忙着处理国内事务,德国关注俄乌冲突,意大利则担心经济衰退。
![]()
而这些国家都明白,在台海问题上选边站要付出巨大代价。更何况,他们都在观望美国的態度——而拜登政府至今保持沉默。
最扎心的可能还是俄罗斯的介入。
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在接受俄新社采访时毫不留情地痛批高市早苗,说她领导的政府已经从美国的"盟友"沦为了"附庸"。
这话说得够狠的,简直是把日本的面子按在地上摩擦。
![]()
更让日本难堪的是,俄罗斯总统新闻发言人佩斯科夫还趁机在北方四岛问题上补了一刀,明确表示"俄罗斯对该地区的主权不容讨论",让日本在这事上彻底死心。
新加坡、印尼、越南等国都对此事保持沉默,而这种普遍的中立态度,实际上反映了地区国家不愿在中日之间选边站的心态。
现在的高市早苗可谓进退两难:她明确表示不会撤回言论,但又说今后不再提及,既想保住面子又想息事宁人。
![]()
可惜国际政治不是过家家,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了。
其实,日本之所以陷入孤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外交政策过于依赖美国,缺乏独立性。
日本近年来在外交上"过度投机",试图利用中美矛盾牟利,结果反而让自己陷入被动。这种战略上的短视,最终导致了今日的困境。
而美国的沉默,是最耐人寻味的。
![]()
按理说,日本是美国在亚太最重要的盟友,但这次美国却异常谨慎,可能与美国国内政治有关——中期选举在即,特朗普政府不愿在外交上节外生枝。
也可能是美国在重新评估亚太战略,毕竟同时与中俄对抗并非明智之举。
而这场风波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
![]()
最直接的可能是军事层面的反应。有消息称,中俄正在商讨在日本周边举行联合军演的可能性。如果成真,这将是史无前例的,对日本的安全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
在经济层面,中日关系紧张可能影响双边贸易。
日本企业界已经流露出担忧情绪,丰田、索尼等大公司的高管纷纷表示希望局势缓和。毕竟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任何政治风波都可能转化为经济损失。
![]()
在外交层面,这场风波可能促使日本重新思考其外交战略。
对于地区国家而言,这场风波也是一个警示。韩国、菲律宾等国都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他们既担心被卷入大国冲突,也希望从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
中国用"侵略"二字划出的红线,让所有相关方都不得不慎重考虑后果。而日本四处求援却无人响应的尴尬处境,则提醒所有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乱说话是要付出代价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