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印江自治县板溪镇渠沟村的朝阳水库,宛如一颗镶嵌在群山中的绿宝石,在暖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迷人。成群结队的野生鸳鸯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自由嬉戏、觅食,时而低头啄食,时而站立枝头休息,时而振翅高飞,翱翔在青山绿水之间,为冬日寂静的山谷增添了几分生气和活力。据当地水库巡管员和护林队长期观测,每年来此栖息越冬的鸳鸯种群数量比往年明显增多。
![]()
贵州印江迎来首批鸳鸯集结越冬。
“每年进入冬季,这些鸳鸯陆陆续续就飞来了,最多的时候有100多只,经常在水面上游来游去的,非常壮观,我们当地群众也非常爱护。”印江自治县板溪镇朝阳水库管理员马洪江说。
野生鸳鸯种群数量显著增长,离不开印江自治县近年来在生态保护方面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为了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野生动物保护体系,该县严格落实了林长制、河长制,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廊道以及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措施,对野生动物栖息地进行保护,组织护林员定期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进行巡查防治,确保这些珍贵的自然资源得到妥善保护。
![]()
贵州印江迎来首批鸳鸯集结越冬。
印江自治县板溪镇林业环保站工作人员柳冰鑫说,“每年一进入冬季,鸳鸯都到朝阳水库来越冬,为了保护这个区域,我们采取了封山育林的措施来进行保护,每日也会安排护林员到周边来巡护巡查,同时也会向群众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让鸳鸯在这里安全越冬。”
![]()
贵州印江迎来首批鸳鸯集结越冬。
据了解,鸳鸯隶属于雁形目鸭科鸳鸯属,是我国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它们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化、观赏和科学研究价值,更是湿地及河流湖泊生态系统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指示物种。野生鸳鸯较大种群在印江湖库的发现并出现逐年增长,是当地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的有力证明。(图/文 田林、王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