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3日,渭南市“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华阴市专场举行。记者 罗娜 摄
陕西网讯(记者 罗娜)11月13日,渭南市“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华阴市专场举行。华阴市委副书记、市长孟渭川以“聚势赋能、提质焕新”为核心,介绍了华阴市“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华阴市发改局局长李小波,华阴市教体局局长吴永涛,华阴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屈锋利,华阴市文旅局局长段鹏涛分别回答记者提问。
![]()
华阴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屈锋利回答记者提问。记者罗娜 摄
记者:华阴在“十四五”农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作为国家级小麦制种大县,华阴在“十五五”期间将如何进一步推动种业发展,并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屈锋利:“十四五”期间,华阴市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聚焦特色产业培育、农业基础巩固和农民增收致富,农业农村发展呈现稳中有进、提质增效的良好态势。
农业基础不断夯实。坚决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播种面积38万亩左右,粮食总产量常年稳定在12万吨以上。累计建成设施大棚 1600 余座,“华阴甜柿”成功获评中国绿色食品 A 级认证,并入选“十四运”官方特许商品。2022年华阴市成功入选国家级小麦制种大县,为种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农村环境持续优化。深入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三大革命”,35 个村完成实用性规划编制初步成果,累计实施农村改厕 3.7 万余户,建成村级污水处理站 36 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 95.3%,生活污水治理率达 43.85%,农村生活垃圾实现 100%有效治理。岳庙办土洛坊等 4 个村成功创建首批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
农民增收成效突出。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实现 3366 户 9594 名脱贫人口、266 户 797 名监测对象帮扶全覆盖。培育“示范村”18 个,“薄弱村”全面清零,累计培育职业农民 1800 余名。高质量完成华西镇土地延包试点工作,相关经验在全省推广,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华阴样本。
“十五五”期间,华阴市将立足“关中粮仓、华山门户”资源优势,锚定“关中平原小麦种业创新示范区、秦岭北麓农旅融合发展先行区、全省粮食农机装备应用引领区”定位,以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为核心,重点从三方面推动种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聚焦种业振兴,打造创新示范高地。依托国家级小麦制种大县优势,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体系。联合科研机构完善种质资源库和育种实验室,攻关优质小麦新品种。推进标准化制种基地建设,健全质量检测与溯源体系,培育2—3 家区域领军种业企业,做强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建成陕西核心繁育区。
优化空间布局,构建特色发展格局。打造“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带”,串联特色民宿、非遗文化和田园综合体。划分北部现代农业核心区、中部三产融合示范区、南部生态农业保育区“三大区域”。布局甜柿、葡萄等特色产业基地,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强化科技赋能,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小麦、玉米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加快新品种选育。提升种子生产加工现代化水平,打造知名种业品牌,通过龙头企业引领,推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化生产体系。
到“十五五”末,华阴市将力争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达到 2.9:1,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拓展至 10 万亩以上,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到 98%以上,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富裕的目标。
![]()
11月13日,渭南市“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华阴市专场活动现场。记者 罗娜 摄
![]()
华阴甜柿。(图源网络)
![]()
“华阴甜柿”成功获评中国绿色食品 A 级认证,并入选“十四运”官方特许商品。(图源网络)
![]()
2022年华阴市成功入选国家级小麦制种大县。(图源网络)
![]()
华阴市粮食总产量常年稳定在12万吨以上。(图源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