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警服非道具,违法穿着必追责!

0
分享至

来源:中国警察网

警服非道具 违法穿着必追责

呼和浩特严打非法使用警用装备行为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公安局赛罕区分局快速查处一起婚庆公司人员穿着仿制警服为婚车开道的案件,依法严惩违法行为人,有力维护了执法权威和公共秩序。

11月2日,呼和浩特市公安局赛罕区分局巧报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在某小区一个婚礼现场,有8人驾驶摩托车为婚车开道,所穿服装与公安骑警制式服装高度相似。接警后,巧报派出所迅速组织精干警力赶赴现场核查,很快锁定主要违法行为人夏某。

经查,夏某及另外7名涉案人员日常以提供婚庆服务、租赁婚车为业,均非人民警察或警务辅助人员。为了增加竞争力,达到所谓“气派”的婚庆效果,夏某从网上购置仿制警用制式服装,让团队成员身着“山寨警服”组成摩托车车队为婚车开道。办案民警进一步核查确认,夏某等8人还违反道路通行规定,驾驶摩托车违法驶入高架快速路,构成双重违法行为。在铁证面前,夏某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

巧报派出所依法对夏某等8人作出罚款1000元的行政处罚,并查扣仿制警用制式服装。同时,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管支队高速快速路大队依法对8人分别作出记1分、罚款150元的处罚。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始终保持对非法制造、贩卖、持有、使用警用装备及冒充警察等违法行为的严打态势,查处多起案件,形成强大法律震慑。

近期,在土默特左旗,民警在金川治安检查站执勤期间,发现一辆未年检车辆的驾驶人孙某身着警用制式T恤、系警用腰带、穿警服裤子,驾驶座后方放置带有警号的警用反光背心,副驾驶座还存放多件警用装备。面对民警询问,此人却无法出示人民警察证。最终孙某承认,他因醉驾被吊销驾驶证后,从网上购置全套警服及相关装备,企图冒充警察蒙混过关。最终,公安机关依法对孙某作出行政拘留处罚,并对相关网店进行深挖查处。

7月12日,武川县公安局迎宾派出所民警对辖区重点区域开展全方位排查时,发现辖区居民王某非法持有警用装备。民警当场查获警用肩灯、手铐、警用报警器等一批,收缴管制刀具2把。武川县公安局依法对王某作出行政拘留处罚,对其非法持有的警用装备予以没收。

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和特巡警支队队建警务大队民警布龙介绍:“法律对警用装备的管理作出明确刚性规范,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和警械由国务院公安部门统一监制管理,其他个人和组织不得非法制造、贩卖、持有、使用。”

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将持续深化打击非法使用警用装备行动,坚持前端查处与后端溯源追查并重,深挖彻查非法生产、销售链条,实现全链条精准打击。同时,加大法治宣传力度,通过典型案例剖析、法律条文解读等多种方式,持续提升群众法律意识,鼓励群众积极举报相关违法行为,凝聚社会共治合力,共同守护警用装备的严肃性和执法权威,筑牢社会治安防控屏障。

相关报道:某演员穿警服直播带货被行拘

日前,李先生在观看直播时发现,有人身着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带货,于是向事发地所属的云南警方报了警。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公安局调查发现,演员谢某某在拍摄电影休息期间,身着带有明显警用标志的服装直播带货,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决定对其行政拘留7日。

警用装备使用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三十六条规定:

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和警械,由国务院公安部门统一监制,会同其他有关国家机关管理,其他个人和组织不得非法制造、贩卖。

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警械、证件为人民警察专用,其他个人和组织不得持有和使用。

违反前两款规定的,没收非法制造、贩卖、持有、使用的人民警察警用标志、制式服装、警械、证件,由公安机关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管理规定》第十一条规定:

影视制作单位和文艺团体因拍摄、演出需要,使用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的,应当报省级公安机关批准,并严格保管。非拍摄、演出时不得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二条规定:

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冒充军警人员招摇撞骗的,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九条规定:

不得使用或者变相使用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或者形象。

短评:警用装备不可乱用 执法权威不容侵犯

张渊

近期两起热点事件引发公众对警用装备使用的关注:某婚庆公司人员身着网购的仿制警服为婚车开道,某演员违规穿着警服直播带货,他们最终均被警方依法处罚。警服、警用装备是执法权的象征,是执法公信力的载体,是警务人员用汗水和鲜血守护的职业尊严,绝非装点门面、博取流量的牟利工具,民警执法权威不容任何形式的侵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管理规定》,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警械、证件为人民警察专用,其他个人和组织不得持有和使用。穿仿制警服开道,本质是利用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为自己谋取私利;穿警服直播带货,则是利用公众对警察的信任变现。两起行为均触碰了法律红线,挑战了执法权威。

值得肯定的是,两地警方快速响应、依法处置,及时回应了群众关切。警用装备的严肃性,直接关系到公众对法治的信仰和对执法机关的信任,任何试图借警用装备谋取私利的行为都将付出法律代价。公安机关必须持续加大对非法制造、贩卖、使用警用装备行为的打击力度,筑牢法治防线。唯有严守法律边界,切实保障警用制服和警用装备的专用性和严肃性,才能更好地捍卫执法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作者丨陆晗 王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环球网资讯 incentive-icons
环球网资讯
环球网,了解世界,融入世界
1277521文章数 270618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